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急诊护理路径

施芹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护理路径, 分诊
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0.4±0.2) min,急诊停留时间为(9.1±1.2) 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5±0.5) min和(25.3±2.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8.0%(2/25),低于对照组32.0%(8/25).结论 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可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分诊评估和急诊停留时间,降低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生率,值得借鉴.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综合康复护理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老年股骨骨折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行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行临床常规护理.结果 末次随访时,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状况评分优良率为91.89%(34/37),高于对照组的72.97%(2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Fried-man-Wyman评分优良率为94.59% (35/37),高于对照组的75.68%(2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1% (3/37),低于对照组的29.73%(1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能促进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后患肢功能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顾红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诊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院前急诊护理包括现场急救护理、转运护理及院前溶栓处理.结果 经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干预,患者均安全转送至急诊科或心血管内科给予静脉溶栓或介入治疗,治疗结束后5例死亡(10.42%).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有效的院前急诊护理,能够使患者安全、及时的到达医院进行就诊,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谢妮;刘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孕症患者宫腔镜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手术治疗反复移植失败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给予68例反复移植失败的宫腔镜手术患者一对一口头讲解与书面材料相结合的术前宣教、心理护理及详细的术后指导,观察干预前后焦虑、恐惧的心理状态,及对富腔镜手术治疗的顾虑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前有焦虑、恐惧情绪的患者占88.24% (60/68),干预后则为10.29%(7/68),对宫腔镜手术治疗有顾虑的患者占92.65%(63/68),干预后则为8.82% (6/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状态,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

    作者:葛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1例氯氮平中毒合并急性肺水肿患者的急救护理报告

    氯氮平可抑制中脑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镇静催眠作用明显,用于急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各个亚型.氯氮平临床使用广泛,但因自杀、误服等原因,氯氮平中毒在临床上时有发生[1].氯氮平中毒是较严重的临床急症,多见于精神疾病这一特殊人群中,病死率10%~12%[2].另一方面,急性肺水肿是心内科急症之一,精神疾病患者往往由于精神症状或口服精神药物的影响,主诉不准确或没有不适主诉,临床医生和护士积极落实病情观察和急救措施尤为重要.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于2014年7月收治氯氮平中毒合并肺水肿患者1例,经治疗,病情好转稳定.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彭爱琴;李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在卵巢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治疗卵巢肿瘤中人性化护理的辅助作用.方法 选取卵巢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2组住院期间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100)中社会情感、精神状态、睡眠质量和躯体功能4项内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在卵巢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术后监护体会

    目的 探讨小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术后的监护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体外循环行心内直视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准确把握输液、输血的调控,及时监测血气分析,做好肺部护理,观察尿液及心包纵膈引流情况,维持心功能,保证组织灌注.结果 本研究中患儿死亡1例,死亡率1.4%.并发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低钾血症8例、肺部感染6例.结论 良好的术后监视护理对于降低并发症发生、改善患儿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刘晓红;胡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30例骨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无痛护理管理体系方式护理,观察2组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满意度为96.92%(63/65)高于对照组的81.54%(5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应用于骨科护理能缩短患者疼痛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后并发症护理

    目的 总结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式.方法 3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毁损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沟通,术后加强病情观察、积极预防并发症.术后随访,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并发症方面,术后面部感觉迟钝36例、咀嚼困难2例、面部肿胀3例、角膜炎1例.结论 三叉神经痛患者经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后应积极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作者:毛冬兰;印红梅;李安宝;王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围手术期间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2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护理的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给予优质护理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崔益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穿刺后局部按压时间与出血情况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穿刺后局部按压时间与出血面积和出血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穿刺16次/例,共1 280例次)分成8个小组,按压时间分别为5、6、7、8、9、10、11、12 min,观察皮下出血发生率与出血面积.结果 按压时间越长出血率越低,其中按压8 min与按压9min时比较,按压9 min时出血率低于按压8 min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按压5、6、7 min时,出血面积>2.5 cm2发生率高于出血面积≤2.5 cm2.按压8、9、10 min时,出血面积≤2.5 cm2发生率高于出血面积>2.5 cm2.结论 在口服阿司匹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静脉穿刺时适当延长局部按压时间,能够有效预防皮下出血的发生.

    作者:沈雪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泌尿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

    目的 观察疼痛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泌尿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术后7d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0度-Ⅰ度疼痛程度患者比例为71.4% (40/56)高于对照组的42.9% (2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6.4% (54/56)高于对照组80.4% (4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减轻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赖冬华;白巧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温泉浸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失眠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温泉浸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睡眠状况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缺血性脑卒中伴失眠患者71例,分为观察组(n=37例)和对照组(n=34例).对照组实施原发病基础治疗和耳穴贴压护理技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温泉浸浴.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积分变化,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入睡预备时间、夜间实际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改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PSQI总积分均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入睡预备时间、夜间实际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 <0.05或P<0.01).结论 温泉浸浴配合耳穴贴压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睡眠状况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技术.

    作者:何洁;何安琪;王筱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妇科护理模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比2组术后康复状况及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结果 治疗组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 在妇科手术患者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何翠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风护理单元对中风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中风护理单元对中风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中风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根据中风护理单元内容进行护理,评估患者出院时日常生活功能及应对方式.结果 观察组日常生活功能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退避维度外,观察组应对方式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风患者进行中风护理单元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及应对方式,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韦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个体化音乐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体化音乐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音乐干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结果 术后实验组睡眠障碍发生率为21.1% (8/38),低于对照组47.5% (1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个体化音乐干预可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季烨;孙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自护能力与健康行为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自护能力与健康行为的关系.方法 选取老年COPD患者85例,采用简易健康量表(SF-36)、自护能力量表(ESCA)及健康行为量表进行调查,Pearson相关性分析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自护能力与健康行为的关系.结果 SF-36总评分为(71.55±3.99)分,患者ESCA量表总分为(75.96士3.45)分,健康行为总评分为(116.98±21.75)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健康行为总分与自我护理能力总分、自我护理技能、生理功能、心理职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呈正相关(P <0.05或P<0.01).健康责任感与自我护理技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呈正相关(P<0.05).心理健康与生理功能、心理职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针对患者健康行为实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炎;夏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初产妇头位难产的处理及临床分析

    目的 对初产妇头位难产的处理方式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头位难产初产妇(难产组)和36例正常分娩初产妇(正常分娩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正常分娩组产妇胎头下降停滞30例(83.33%),胎膜早破18例(50.00%),宫颈水肿20例(55.56%),第二产程延长7例(19.44%),原发宫缩乏力导致的潜伏延长24例(66.67%);正常分娩组胎头下降停滞11例(30.56%),胎膜早破2例(5.56%),宫颈水肿2例(5.56%),第二产程延长1例(2.78%),原发宫缩乏力导致的潜伏延长6例(16.67%),难产组各临床表现发生比率均高于正常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难产组产妇行剖宫产17例(47.22%),经阴道分娩19例(52.78%),无产妇死亡.结论 对初产妇的临床表现进行识别,及时纠正胎头异常情况,能够帮助产妇顺利分娩,降低剖宫产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董秋玲;张淑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手术室舒适护理对老年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手术室舒适护理对老年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 100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比2组入院和术前焦虑状况.结果 实验组中、重度焦虑状态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老年行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状态.

    作者:俞广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5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除对症治疗外,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依据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 Index(BI)评分以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评价2组康复效果,比较2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出院时,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1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缺血性脑卒中康复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促进肢体康复效果.

    作者:朱炳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CRT-D植入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植入心室再同步心脏复律除颤器(CRT-D)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40例,均行CRT-D植入术,对其进行术前护理、出院时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观察患者手术完成情况、术后并发症、左室射血分数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经有效的护理,无切口血肿、电极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出院时左室射血分数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植入CRT-D患者进行良好的围术期护理,能够保障手术的顺利完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左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