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炳蓉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在住院患者营养筛查中的作用及培训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及2014年10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化疗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肝胆外科、血液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住院的100例患者的营养筛查状况资料.结果 2013年7月尚未对护理人员进行营养筛查培训,漏筛率达13%,且与营养师筛查符合率仅为45%.实施营养筛查培训后,2014年10月调查结果发现漏筛率为0%,且与营养师筛查符合率为78%.结论 对护理人员开展营养筛查培训工作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对营养筛查工作的认识和技能.
作者:李素珍;方建萍;赵久红;杨沅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产科留置导尿产妇中的应用.方法 240例留置导尿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干预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2组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导尿管留置时间、症状自评量表(SCL-9)得分、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 干预组产妇泌尿系统感染率(1.67%)低于对照组(1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导尿管留置时间、SCL-90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92.50%)优于对照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科术后留置导尿产妇行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率、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增进产妇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术后的舒适度,有效降低医疗成本,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佳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麻醉恢复护理干预对患者意外跌倒发生的影响.方法 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术后麻醉恢复专项护理干预,观察2组术后跌倒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跌倒发生率(2.44%)低于对照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给予患者麻醉恢复专项护理干预,可降低跌倒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彭晓瑜;戴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妇科护理模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比2组术后康复状况及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结果 治疗组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 在妇科手术患者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何翠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减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方法.方法 选取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98例为观察组,采用定位卡规律轮换注射部位,10 s持续注射后等待10s再拔针,注射后不按压,如有出血和血肿按压3-5 min.另选取同期患者122例为对照组,常规方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结果 观察组皮下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规律的轮换注射部位,规范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操作流程,能有效减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发生.
作者:陆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开展眼科日间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8月-2014年12月眼科日间病房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同期普通病房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2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2组平均住院费用、床位使用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相比于普通病房日间手术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缩短,人均住院费用下降,床位使用率、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 开展眼科日间手术可减少人均住院费用、增加床位使用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曹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管理干预对慢性高血压病患者疾病认知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110例慢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除常规健康宣教外,不施加干预措施,观察组实施社区护理管理干预,对比干预后2组患者疾病认知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率和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高血压病患者开展社区护理管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疾病认知和治疗依从性.
作者:李静;王绍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大黄敷脐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 60例T2DM伴便秘症状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大黄敷脐组和对照组,各30例.除对症治疗外,对照组常规护理,大黄敷脐组在对照组上给予大黄粉加薄荷油敷脐,24 h更换1次,7d为一个疗程.比较2组排便和便秘改善情况.结果 大黄敷脐组总有效率93.3% (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 (20/30) (P <0.05);大黄敷脐组排便间隔时间和排便困难程度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大黄粉、薄荷油敷脐能有效改善T2DM患者便秘症状.
作者:姜锡;万燕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5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除对症治疗外,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依据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 Index(BI)评分以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评价2组康复效果,比较2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出院时,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1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缺血性脑卒中康复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促进肢体康复效果.
作者:朱炳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式.方法 3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毁损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沟通,术后加强病情观察、积极预防并发症.术后随访,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并发症方面,术后面部感觉迟钝36例、咀嚼困难2例、面部肿胀3例、角膜炎1例.结论 三叉神经痛患者经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后应积极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作者:毛冬兰;印红梅;李安宝;王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原因和护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322例次ICU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2015年1-7月对94例次ICU患者实施护理改革.结果 322例次患者发生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55例(17.1%),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76.4%(42/55).感染原因主要和年龄、侵入性操作等有关.实施护理改革后的感染率为5.3% (5/94).结论 针对鲍曼不动杆菌加强护理制度管理,注重老年ICU患者护理,能有效防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作者:李建英;黄伟民;吴晓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14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2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14% (68/70)高于对照组的88.57% (6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总满意度95.71% (67/70)高于对照组的85.71% (6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作者:施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0.4±0.2) min,急诊停留时间为(9.1±1.2) 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5±0.5) min和(25.3±2.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8.0%(2/25),低于对照组32.0%(8/25).结论 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可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分诊评估和急诊停留时间,降低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生率,值得借鉴.
作者:施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持续性护理干预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持续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出院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WHOQOL-BREF评分除认知功能维度外各维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对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实施持续性护理可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卫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院前急诊护理包括现场急救护理、转运护理及院前溶栓处理.结果 经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干预,患者均安全转送至急诊科或心血管内科给予静脉溶栓或介入治疗,治疗结束后5例死亡(10.42%).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有效的院前急诊护理,能够使患者安全、及时的到达医院进行就诊,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谢妮;刘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舒适护理对老年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 100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比2组入院和术前焦虑状况.结果 实验组中、重度焦虑状态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老年行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状态.
作者:俞广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中风护理单元对中风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中风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根据中风护理单元内容进行护理,评估患者出院时日常生活功能及应对方式.结果 观察组日常生活功能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退避维度外,观察组应对方式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风患者进行中风护理单元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及应对方式,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韦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肺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肺炎患者的作用.方法 60例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观察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强化观察.观察2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效果满意度为93.4%(28/30);对照组为53.3%(1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患者,应强化院内观察,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提高护理干预效果.
作者:陈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应用微创钻孔引流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微创钻孔引流术,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变化、意识状态、神经系统症状以及生命体征,保持引流管畅通,注意引流液的量与色,进行健康宣教.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复查CT血肿量减少.结论 对慢性硬膜下血肿应用微创钻孔引流术后,需进行全方位、科学、有效的护理.
作者:邵文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诊开展品管罔活动对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滞留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4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于2014年4月实施品管圈护理干预,选取2014年4月-2014年6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7例为观察组,对比2组入院心电检查时间、心内科会诊时间、使用溶栓药物时间、患者入导管室时间.结果 观察组入院心电检查时间、心内科会诊时间、使用溶栓药物时间、患者入导管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品管圈应用于临床抢救护理实践中,能够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滞留时间,优化急诊流程.
作者:蒋丽芬;吴荣钰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