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麻醉恢复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彭晓瑜;戴婷婷

关键词:术后跌倒, 术后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摘要:目的 探讨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麻醉恢复护理干预对患者意外跌倒发生的影响.方法 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术后麻醉恢复专项护理干预,观察2组术后跌倒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跌倒发生率(2.44%)低于对照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给予患者麻醉恢复专项护理干预,可降低跌倒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透析相关性疲乏状况调查及其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相关性疲乏状况及与自我管理行为的关系.方法 选取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基本情况调查表、疲乏评定量表和自我管理行为评估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透析相关性疲乏(DRF)发生率为80.83%,其中轻度DRF为9例(7.50%),中度DRF为59例(49.17%),重度DRF为29例(24.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肾性贫血及矿物质-骨代谢紊乱是DRF的危险因素,自我管理行为是DRF的保护因素.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疲乏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能有效缓解患者的DRF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新美;吴建华;朱小玲;张勤;陈艳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ICU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原因分析和护理策略探讨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原因和护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322例次ICU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2015年1-7月对94例次ICU患者实施护理改革.结果 322例次患者发生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55例(17.1%),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76.4%(42/55).感染原因主要和年龄、侵入性操作等有关.实施护理改革后的感染率为5.3% (5/94).结论 针对鲍曼不动杆菌加强护理制度管理,注重老年ICU患者护理,能有效防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作者:李建英;黄伟民;吴晓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温泉浸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失眠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温泉浸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睡眠状况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缺血性脑卒中伴失眠患者71例,分为观察组(n=37例)和对照组(n=34例).对照组实施原发病基础治疗和耳穴贴压护理技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温泉浸浴.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积分变化,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入睡预备时间、夜间实际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改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PSQI总积分均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入睡预备时间、夜间实际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 <0.05或P<0.01).结论 温泉浸浴配合耳穴贴压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睡眠状况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技术.

    作者:何洁;何安琪;王筱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妇科护理模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比2组术后康复状况及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结果 治疗组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 在妇科手术患者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何翠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急诊护理路径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0.4±0.2) min,急诊停留时间为(9.1±1.2) 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5±0.5) min和(25.3±2.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8.0%(2/25),低于对照组32.0%(8/25).结论 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可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分诊评估和急诊停留时间,降低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生率,值得借鉴.

    作者:施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饮食宣教对痔疮术后疼痛及出血的影响

    目的 探讨痔疮手术前后饮食宣教减少术后疼痛和出血的效果.方法 行痔疮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饮食宣教,观察2组术后疼痛及出血情况.结果 术后第8天,观察组切口疼痛分级0级例数、出血分级0级例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 在痔疮手术前后进行饮食宣教可减轻术后切口疼痛、减少出血,促进切口愈合,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邱小青;李雪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慢性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与管理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管理干预对慢性高血压病患者疾病认知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110例慢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除常规健康宣教外,不施加干预措施,观察组实施社区护理管理干预,对比干预后2组患者疾病认知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率和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高血压病患者开展社区护理管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疾病认知和治疗依从性.

    作者:李静;王绍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手术室舒适护理对老年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手术室舒适护理对老年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 100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比2组入院和术前焦虑状况.结果 实验组中、重度焦虑状态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老年行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状态.

    作者:俞广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在卵巢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治疗卵巢肿瘤中人性化护理的辅助作用.方法 选取卵巢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2组住院期间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100)中社会情感、精神状态、睡眠质量和躯体功能4项内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在卵巢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个体化音乐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体化音乐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音乐干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结果 术后实验组睡眠障碍发生率为21.1% (8/38),低于对照组47.5% (1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个体化音乐干预可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季烨;孙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穿刺后局部按压时间与出血情况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穿刺后局部按压时间与出血面积和出血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穿刺16次/例,共1 280例次)分成8个小组,按压时间分别为5、6、7、8、9、10、11、12 min,观察皮下出血发生率与出血面积.结果 按压时间越长出血率越低,其中按压8 min与按压9min时比较,按压9 min时出血率低于按压8 min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按压5、6、7 min时,出血面积>2.5 cm2发生率高于出血面积≤2.5 cm2.按压8、9、10 min时,出血面积≤2.5 cm2发生率高于出血面积>2.5 cm2.结论 在口服阿司匹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静脉穿刺时适当延长局部按压时间,能够有效预防皮下出血的发生.

    作者:沈雪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孕症患者宫腔镜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手术治疗反复移植失败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给予68例反复移植失败的宫腔镜手术患者一对一口头讲解与书面材料相结合的术前宣教、心理护理及详细的术后指导,观察干预前后焦虑、恐惧的心理状态,及对富腔镜手术治疗的顾虑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前有焦虑、恐惧情绪的患者占88.24% (60/68),干预后则为10.29%(7/68),对宫腔镜手术治疗有顾虑的患者占92.65%(63/68),干预后则为8.82% (6/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状态,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

    作者:葛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5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除对症治疗外,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依据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 Index(BI)评分以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评价2组康复效果,比较2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出院时,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1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缺血性脑卒中康复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促进肢体康复效果.

    作者:朱炳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的改进与应用

    目的 探讨减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方法.方法 选取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98例为观察组,采用定位卡规律轮换注射部位,10 s持续注射后等待10s再拔针,注射后不按压,如有出血和血肿按压3-5 min.另选取同期患者122例为对照组,常规方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结果 观察组皮下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规律的轮换注射部位,规范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操作流程,能有效减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发生.

    作者:陆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围手术期间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2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护理的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给予优质护理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崔益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1例氯氮平中毒合并急性肺水肿患者的急救护理报告

    氯氮平可抑制中脑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镇静催眠作用明显,用于急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各个亚型.氯氮平临床使用广泛,但因自杀、误服等原因,氯氮平中毒在临床上时有发生[1].氯氮平中毒是较严重的临床急症,多见于精神疾病这一特殊人群中,病死率10%~12%[2].另一方面,急性肺水肿是心内科急症之一,精神疾病患者往往由于精神症状或口服精神药物的影响,主诉不准确或没有不适主诉,临床医生和护士积极落实病情观察和急救措施尤为重要.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于2014年7月收治氯氮平中毒合并肺水肿患者1例,经治疗,病情好转稳定.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彭爱琴;李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持续性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持续性护理干预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持续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出院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WHOQOL-BREF评分除认知功能维度外各维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对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实施持续性护理可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卫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大黄敷脐治疗糖尿病患者便秘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大黄敷脐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 60例T2DM伴便秘症状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大黄敷脐组和对照组,各30例.除对症治疗外,对照组常规护理,大黄敷脐组在对照组上给予大黄粉加薄荷油敷脐,24 h更换1次,7d为一个疗程.比较2组排便和便秘改善情况.结果 大黄敷脐组总有效率93.3% (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 (20/30) (P <0.05);大黄敷脐组排便间隔时间和排便困难程度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大黄粉、薄荷油敷脐能有效改善T2DM患者便秘症状.

    作者:姜锡;万燕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PDCA循环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BP)治疗患者压疮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178例行285例次CBP治疗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013年1-12月,n=127)和干预组(2014年1-12月,n=158).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应用PDCA循环模式对CBP患者、家属及护士规范管理.结果 CBP患者压疮的发生率由对照组的10.24%(13/127)下降至于预组的1.27% (2/158),满意度由对照组的70.87%(90/127)提升至干预组的94.30% (149/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CBP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牛冬花;张海燕;赵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诊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院前急诊护理包括现场急救护理、转运护理及院前溶栓处理.结果 经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干预,患者均安全转送至急诊科或心血管内科给予静脉溶栓或介入治疗,治疗结束后5例死亡(10.42%).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有效的院前急诊护理,能够使患者安全、及时的到达医院进行就诊,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谢妮;刘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