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与心理护理

柳静虹

关键词:早期功能锻炼, 心理护理, 脑卒中, 康复
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使用早期功能锻炼与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收集脑卒中患者80例,分为37例对照组和43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早期功能锻炼与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与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叩背法与传统叩背法治疗脑卒中肺部感染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改良叩背法与传统叩背法治疗脑卒中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叩背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叩背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叩背效果、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以及叩背的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的痰液黏稠程度优于对照组,叩背后的排痰量大于对照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叩背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叩背法能够促进脑卒中患者痰液的排出,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提高叩背的舒适度.

    作者:赵红;袁娟娟;红群;王敏;肖灵子;周会;李小云;刘英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分阶段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阶段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3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16例,分别给予分阶段护理和常规护理.运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Fugl-Meyer评分法(FMA)评价运动能力,并观察治疗期间2组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 出院前,2组Barthel指数和FMA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对照组肺部感染1例,消化道出血1例、褥疮1例、情感障碍1例,观察组肺部感染和消化道出血各1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阶段护理有效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过程,值得借鉴.

    作者:高琴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无负压自然引流在食管癌术后胃肠减压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无负压自然引流在食管癌术后胃肠减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常规负压引流,观察组术后无负压引流,比较2组术后引流量、康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术后当天的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术后1d、2d、3d的引流量以及不良反应、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负压引流不会影响食管癌术后的胃肠减压效果,且能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施雯;王玉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情景模拟教学结合青年护士培养在实习助产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教学结合青年护士培养在实习助产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在产科实习的助产士18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导师制及跟班制的带教方法;2014年在产科实习的助产士26名作为观察组,在常规带教方法基础上采用情景模拟训练结合青年护士培养的方法带教,比较2组实习生的带教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采用情景模拟训练结合青年护士培养的方法带教后,实习生带教效果提高,阶段性考核平均分95分以上者由83.33%上升至96.15%,实习生满意度由88.89%上升至96.15%.结论 情景模拟训练结合青年护士培养的带教方法可提高产科助产专业实习生的带教效果及满意度,有利于实习生更好地掌握产科专科理论与操作技能,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提高产科助产专业临床实习带教质量.

    作者:何晓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评价50例MHD患者自我效能感状况,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社会支持、MHD知识掌握程度、护患关系等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结果 50例MHD患者自我效能感(GSES)平均得分为(24.23±4.34),GSES得分19分及以下21例,20~29分20例,30分及以上9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缺少社会支持(OR=4.30)、护患关系一般(OR=3.93)、MHD知识缺乏(OR=3.70)、SDS评分≥53分(OR=2.92)是影响MHD患者自我效能的因素(P<0.05).结论 MHD患者自我效能感得分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有社会支持、护患关系、MHD的知识及抑郁.良好的护患关系,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及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能有效提高MHD患者自我效能感.

    作者:张云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穴位贴敷缓解骨质疏松性疼痛的护理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缓解骨质疏松性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腰背疼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穴位贴敷疗法,对比2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疼痛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能够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文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患沟通技能培训在优质护理实施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加强护患沟通技能培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护理部低年资护士50例,对其进行护患沟通技能培训,观察培训效果.结果 培训后,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评分显著增加(P<0.05),护士对护患沟通培训的主观评价较高;患者对护士护患沟通技巧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培训前(P<0.05).结论 加强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可取得良好的收益,值得推广.

    作者:熊安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保温方法下膀胱冲洗液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保温方法下膀胱冲洗液保温效果及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 105例前列腺增生行TURP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1、观察组2,各35例.对照组采用直接从恒温箱取出的等渗冲洗液;观察组1采用恒温箱取出的等渗冲洗液,外周套用特殊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套;观察组2采用在恒温箱取出的等渗冲洗液的两侧各贴有一片输液加热器,每3~4 h更换一次.观察膀胱冲洗量、天数以及冲洗过程中膀胱冲洗液温度、膀胱痉挛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2保温效果优于对照组及观察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膀胱痉挛发生率观察组2低于观察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取在恒温箱取出的等渗冲洗液的两侧各贴有一片输液加热器,每3~4h更换一次,能够维持膀胱冲洗液的温度相对恒定,减少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侯雪琴;陶敏;王祝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面瘫患者分期施治与分期施护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面瘫分期施治与分期施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0例面瘫患者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分期施治和分期施护.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面瘫患者分期施治和施护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周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睡眠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72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伴睡眠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实验组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治疗后2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中医证候评分、血压进行分析.结果 经治疗,2组均可以有效改善血压,降低中医证候评分及PSQI评分(P<0.05).治疗后,2组PSQI、中医证候、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及睡眠障碍,并可以改善患者整体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文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指法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的临床效果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阴式分娩中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正常分娩的初产妇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指法无保护会阴接生,对照组采用传统保护会阴方法接生.比较2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会阴阴道裂伤率及会阴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会阴侧切率为30%,会阴中度疼痛率为7.5%;对照组的会阴侧切率为80%,会阴中度疼痛率为32.5%.观察组会阴侧切率及会阴疼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指法无保护接产与传统的保护性接产相比较,能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减轻产妇会阴疼痛,提高产妇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周洁;何晓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骨科护理中的疗效.方法 18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2组均予以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加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4%(P<0.05).2组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骨科患者实施顶见性护理可明显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永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下桡动脉采血在ICU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桡动脉采血在ICU困难穿刺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ICU桡动脉穿刺困难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直接穿刺采血法(触摸法),实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桡动脉采血法,记录2组的穿刺次数、穿刺成功率和穿刺所需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高,平均穿刺次数较少,平均穿刺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困难穿刺患者行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采血进行血气分析可以减少穿刺次数,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血气分析的准确率.

    作者:唐小林;黄丽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6S管理”结合目视管理在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进展研究

    “6S管理”是现代企业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由日本企业的5S扩展而来,其作用是: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使工作环境整洁有序,预防为主,保证安全[1-2].“6S管理”的本质是一种执行力的企业文化,强调纪律性及规范性的文化,排除困难,思想行为统一.现代医院的管理已经将企业的管理理论与经验应用于医院管理中.而“6S管理”结合目视管理则能更好地将病区药品管理工作推上规范化的轨道,近几年“6S管理”结合目视管理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已受到护理人员及药剂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章西萍;王慧琴;邵在宏;陈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改善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疼痛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改善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疼痛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也好于对照组.结论 对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产生疼痛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克桂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膀胱扫描仪在测定SCI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残余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膀胱扫描仪在测定SCI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残余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59例脊髓损伤后患者,患者能够部分排尿,在排尿后10 min内使用膀胱扫描仪来测定患者的残余尿.结果 59例患者住院期间,共使用膀胱扫描仪进行残余尿测定472次,其中19例患者每次测得的残余尿均≥100 mL,给予患者规律的间歇性导尿;有28例患者测得残余尿在73~226 mL,给予患者早晚各清洁导尿1次,每天早晚清空患者膀胱;有12例患者每次测得的残余尿均<100 mL,无需导尿,患者基本恢复膀胱功能.结论 使用膀胱扫描仪不仅可以动态地监测患者的残余尿情况,而且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案.

    作者:纪婕;宋佳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诊急救意外创伤患者临床护理评估存在问题及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 研究急诊急救意外创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人院急诊急救的意外创伤患者450例,观察总结临床护理评估过程中医护人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同时选取入院救治的意外创伤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急救护理办法,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改良护理评估方法,观察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评估过程中,医护人员存在缺乏护理诊断知识、思维局限、缺乏沟通与交流的技巧、不注重护理查体在护理评估中的应用、责任心不强、不认真收集患者资料、主观臆断、不亲自从护理角度收集完整的护理范围资料等问题.对上述问题进行相应护理干预后,护理人员的操作考核合格率为96.43%,理论测试为100%,并且患者对改进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3.34%.结论 回顾性分析既往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评估中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相应的护理改进,通过考核的方式提升护理科室的理论水平与操作技能,可以更好地服务临床.

    作者:王艳珂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在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择住院肺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PICC组60例和VPA组60例.比较2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VPA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100%,与PICC组的96.67%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VPA组留置时间1年以上的患者为52例,PICC组为32例(P<0.05);VPA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3%,显著低于PICC组的5.6%(P<0.05). VPA组生活质量评分B级以上患者42例(70%),多于PICC组的28例(46.67%)(P<0.05).结论 VPA组在留置时间、并发症、生活质量等方面较PICC组有明显的优势(P<0.05).如不考虑价格因素,VPA应作为肺癌患者静脉输液的首选通路.

    作者:杨新雅;蔡萍;蔡东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便秘患者的疗效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60例COPD稳定期且合并慢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通便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该治疗外另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及护理干预.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开始排便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便秘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COPD患者便秘效果显著,临床护理人员应重视对COPD伴便秘患者的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导.

    作者:曹小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妊高征患者产前心理评估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前心理情绪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5例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为观察组,以同期的85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将2组产妇产前的Zung自评量表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中不同年龄、疾病严重程度、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者的评估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Zung自评量表评分与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者的评估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年龄者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前心理情绪状态相对较差,且受疾病严重程度、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的影响较大.

    作者:李霞;刘继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