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对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桂娟;殷培培;吴燕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肝硬化,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76例设为对照组,治疗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76例设为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慢性肝病问卷(CLDQ)中困乏、系统症状、活动能力、焦虑和情感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4%(74/76),高于对照组的80.3%(6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1例膝关节感染MRSA后并发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护理

    膝关节是关节化脓性感染好发的部位之一[1],其中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引起全球性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2].膝关节是下肢活动和负重的重要关节,膝关节感染MRSA若不能有效控制,很有可能导致膝关节活动障碍,严重者可能会截肢.2015年7月21日骨科收治了1例膝关节感染MRSA后并发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患者,一方面膝关节感染MR-SA的护理难度大,另一方面患者后期的合并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感染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为其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经过严格预防交叉感染,密切观察膝部症状,及时处理并发症,严格遵医嘱用药,做好宣教工作,在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患者治愈出院,随访复查恢复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代丽;刘晓新;刘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维护体会

    目的 总结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日常维护方法.方法 收集150例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记录留置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150例患儿中发生不良事件10例,不良事件发生率6.7%;一次穿刺成功率92.7% (139/150),留置针留置平均(4.6±0.5)d.结论 掌握和采用正确的小儿留置针日常维护方法,对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留置时间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郭其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Teach-back法健康教育在胸外科术后疼痛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Teach-back法对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控制的影响.方法 80例行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疼痛宣教,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Teach-back法开展疼痛教育.对比2组患者的疼痛控制基础知识知晓程度、术后24 h及48 h疼痛NRS评分、睡眠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疼痛控制基础知识知晓程度优于对照组,术后1周内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术后48 h 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each-back法能有效改善胸外科术后患者的疼痛控制效果,提高患者疼痛控制知识掌握程度.

    作者:陆小萍;吴金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普外科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普通外科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术后镇痛效果,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随着护理干预时间延长,2组疼痛程度呈现下降趋势;研究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8.00% (48/50),高于对照组的84.00% (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作者:朱月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8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循证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化疗期间睡眠质量、情绪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第二周期化疗和化疗结束时实验组患者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化疗期简间明心境问卷(POMS-SF)量表总分和紧张-焦虑(TA)、抑郁-沮丧(DD)、疲乏-迟钝(FI)分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缓解负性情绪.

    作者:施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2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心理、饮食、康复运动、家庭氧疗等常规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记录2组因COPD急性期发作去门诊或急诊治疗次数,干预后1年时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运动耐力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门诊或急诊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 nin步行(6MWD)距离较对照组远,COPD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问卷(CAT)评分较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外延续性护理能进一步促进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兴燕;唐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药薰洗联合液体敷料治疗新生儿红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薰洗联合液体敷料治疗新生儿红臀的效果.方法 100例红臀新生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肛周吹氧和氧化锌软膏外涂患处,观察组采用中药薰洗、肛周吹氧联合3M液体敷料护理患处.观察2组红臀治疗疗效及治愈时间.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度、Ⅱ度、Ⅲ度红臀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药薰洗、肛周吹氧联合3M液体敷料治疗新生儿红臀,可加快红肿消退,促进皮肤愈合.

    作者:臧立娜;占小兵;刘丽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干预式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干预式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0例糖尿病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教育,观察组应用干预式健康教育模式.比较2组血糖控制效果、治疗依从性和糖尿病认知水平.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糖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和糖尿病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干预式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提高治疗治疗依从性和糖尿病认知水平.

    作者:浦亚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药护协同管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药护协同管理模式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行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36例患者设为实验组,给予药护协同管理模式护理.观察2组急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急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出院时,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输出量(SV)升高,脑钠肽(BNP)下降,较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实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药护协同管理模式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效果显著,有效缩短了抢救时间和急诊停留时间,对改善心功能、促进早期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杨秀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作用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82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评价2组患者足功能恢复情况,测量治疗前后患者跟骨Bohler角和Gissane角.结果 观察组足功能恢复优良率100%(41/41),高于对照组的73.17% (3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2组Gissane角减小、Bohler角增大,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Gissane、Bohler角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 <0.01).结论 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术后给予积极、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作者:郭春红;孟淑英;王会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老年肠梗阻患者非手术治疗的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肠梗阻患者非手术治疗中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1-12月收治的52例非手术治疗的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15年1-12月收治的58例非手术治疗的老年肠梗阻患者设为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肠梗阻改善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肠梗阻改善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非手术治疗的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加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于芬;朱坚;朱娟;耿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耳穴贴压联合针对性出院指导在稳定期COPD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耳穴贴压联合和针对性出院指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COPD住院患者5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耳穴贴压联合针对性的出院指导.对比出院后3个月时2组治疗依从性和咳嗽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出院后3个月时,干预组在准时服药、定期复诊和及时就诊方面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咳嗽症状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贴压联合与针对性出院指导能提高COPD患者准时服药、定期复诊和及时就诊依从性,改善咳嗽症状.

    作者:吴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实习护士对患者安全态度的认知情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实习护士对患者安全态度的认知程度,提出相关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医院实地调查和网络客户端调查实习期间的实习护士的对患者安全态度的认知情况.结果 随机发放问卷385份,收回问卷为380份,有效问卷378份,有效率为98.18%.实习护士安全态度调查问卷的31项条目中,各条目总分均值(2.90±1.135)分,其中“科室管理工作中视患者安全为第一要务”项目评分高,为(3.33±0.957)分;“在科室里,如果我察觉到与患者治疗或护理有关的问题,我想针对此问题畅所欲言是困难的”项目评分低,为(2.12±1.28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实习医院等级是实习护士安全态度调查问卷总得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 实习护士的患者安全态度认识不够,学校和医院应加强对实习护士安全态度的培养和管理力度.

    作者:袁迎迎;徐永哲;杨占慧;宝仲琪;史国阳;陈松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营养指导小组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营养指导小组干预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肛肠科收治的直肠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围术期常规膳食护理,干预组成立营养指导小组,实施系统干预措施.观察2组入院时、术前1d、术后8d及术后半年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 2002)评分、体质量指数(BMI)和临床生化指标.结果 术后半年,干预组NRS 2002量表评分低于常规组,BMI值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指标均低于常规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经营养指导小组干预,回归社区后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对改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徐海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早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早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禁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 (1/30)低于对照组的20.0% (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早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许德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性脑梗死伴偏瘫患者实施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的效果

    目的 探讨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伴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68例急性脑梗死伴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统计2组患者跌倒发生情况,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Holden FAC)、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患者步行能力、平衡功能,采用SF-36简易健康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结果 对照组跌倒发生率25.71% (9/35),高于观察组的9.09%(3/3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olden FAC和BBS量表评分较之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Holden FAC和BBS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36量表中躯体疼痛、生理机能、精力、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脑梗死伴偏瘫患者实施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机体功能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侯才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食管癌放疗患者营养评定和干预的研究进展

    食管癌由于肿瘤生长部位的特殊性,直接影响营养的摄入和吸收,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肿瘤.相关研究报道,食管癌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可高达80%[1-2],营养不良可导致患者治疗耐受性下降、疗程中断、住院时间延长和治疗费用增加等不良结局,影响患者康复效果,因此早期营养干预对改善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意义重大.本研究归纳、整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食管癌放疗患者营养评定、营养干预的文献报道,旨在为临床开展食管癌营养干预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陆雁;蔡晓娟;张兰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 总结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行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相关护理配合措施.结果 5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发生阴道残端伤口延长愈合1例、术后尿潴留2例、输尿管瘘1例,并发症发生率7.5%(4/53).结论 完善术前准备、术中熟练配合、术后严密监测和积极预防并发症是确保患者手术和术后康复效果的关键因素.

    作者:杜丽萍;徐立红;唐娜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药湿敷联合生化汤剂治疗产后会阴水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湿敷联合生化汤剂治疗产后会阴水肿的疗效.方法 80例自然分娩后的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消毒后仅使用碘伏消毒液湿敷,治疗组采用自制中药湿敷方剂会阴湿敷联合生化汤剂口服.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8 h2组产妇会阴疼痛和肿胀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会阴疼痛、会阴水肿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会阴疼痛评分、会阴水肿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会阴疼痛和会阴水肿疗效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中药湿敷联合生化汤剂治疗产后会阴水肿的疗效满意,操作简单,使用安全.

    作者:朱华萍;马永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实践与探索

    目的 探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与管理体系.方法 对2010年8月-2014年1月238名新入职护士开展岗前知识培训和临床跟班培训,采用护理单元每月行为素质评价结合护理部年度临床工作能力考核评价培训结果.结果 实施新入职护士培训6个月后,96.2%新入职护士能够胜任本科室各班次岗位职责并排班上岗,12个月后上升至99.6%.新入职护士护理差错年发生人次数由2010年度的14.6%下降至2014年度的3.7%.结论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有助于帮助护士建立临床护理思维模式,培养其所在临床岗位必需的知识、技术及其职业价值观

    作者:胡艺;袁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