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管理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关系

卞光华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控制, 新生儿, 低血糖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管理对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新生儿126例,将血糖控制理想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设为干预组,将血糖控制不理想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设为对照组,分析2组孕妇娩出的新生儿24 h内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2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前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孕妇新生儿产后0~0.5 h、0.5~2 h、2~6h内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血糖控制能显著降低新生儿出生后低血糖发生率.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程式化培训策略在心理科带教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2W+1H+1E程式化培训策略在心理科临床带教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2年—2015年本院新招聘并分配于心理科的16名新护士,按2W+1H+1E程式化培训策略进行培训.1年培训期结束后,将全院新护士定级考核均分与心理科新护士定级考核均分作横向比较;对新护士培训前、后综合素质调查考核得分作纵向比较.结果 心理科新护士定级考核总评均分显著优于护理部考核总评均分(P<0.05);心理科新护士培训后综合素质显著优于培训前(P<0.05).结论 心理科2W+1H+1E程式化培训策略实施提高了培训护士的综合素质.

    作者:殷杰梅;陈爱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系统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系统性护理,观察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心绞痛发生情况.结果 2组护理后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1),且观察组护理后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P<0.01),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56% (P <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系统性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心绞痛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郭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山地区急诊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中山地区急诊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抽取中山地区4所不同等级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200名急诊科护士,分析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的相关性.结果 急诊护士在工作量和时间分配方面感知的压力大;压力源得分高是频繁倒班;急诊护士的情感枯竭、去人格化倾向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个人成就感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工作压力与情感衰竭、去人格化成正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负相关(P<0.05).结论 中山地区急诊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杨杏芬;谢彩凤;范玉梅;陈楚云;杨志芹;广明亮;谢箐;戴春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

    目的 探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9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比较2组护理效果、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自我约束优良率、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优良率、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自我约束优良率、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约束力,提高患者的认可度.

    作者:黄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抗凝联合溶栓干预的护理配合

    目的 总结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抗凝联合溶栓干预的护理配合体会.方法 选取76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抗凝联合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急诊-溶栓再通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治疗期间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急诊停留时间、急诊-溶栓再通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皮下血肿发生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对STEMI患者抗凝联合溶栓干预的护理配合,有利于提高急诊救治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患者康复进程.

    作者:章雪;郑颖;杨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的临床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400例行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分娩的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服务,研究组给予人文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率、肩难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锁骨骨折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率、肩难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锁骨骨折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会阴无保护接生产妇施行人文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产妇的妊娠结局,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包理丽;刘玲珍;缪燕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体会

    246例化疗药物外渗的恶性肿瘤患者,均给予局部封闭治疗,其中54例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持续3d冷敷后症状消失;12例愈合不佳,1个月后出现局部皮肤约1 cm大小质硬的瘢痕.药物外渗分析原因与“化疗前对患者健康宣教不足”、“护理人员与医生交流不足”、“药物因素”、“穿刺部位选择不当”、“操作不当”有关,可使用局部封闭、红外线或超短波照射、局部外敷等方法处理,护士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规范化.

    作者:覃秀玉;廖新颖;覃慧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舒适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舒适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立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究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选择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的84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围术期优质护理,对照组经围术期常规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护理后,观察组皮下血肿消失时间,溃疡面消失时间,小腿麻木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的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给予围术期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品管圈活动实施对急诊、病房护士工作交接质量的改善研究

    目的 观察品管圈活动(QCC)实施对急诊、病房护士工作交接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QCC实施前急诊室收治6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另选取QCC实施后急诊室收治的患者68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流程进行急诊、病房护士工作交接;观察组则在QCC下进行相关工作的交接.观察2组患者急诊、病房转运、交接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急诊、病房护士工作交接过程中,项目漏交接、交接流程错误、语言表达不清、患者身份信息不明、管路固定不规范、管路标志模糊或无标识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CC的实施对改善急诊、病房护士工作交接质量有良好作用,能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治萍;李青玲;周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综合疼痛教育在严重烧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疼痛教育在烧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烧伤患者189例,根据住院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及综合疼痛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强度、疼痛信念、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和对医护人员满意度等条目得分.结果 教育后,2组患者的疼痛强度、疼痛信念、生活质量、对医护人员满意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烧伤患者实施综合疼痛教育,可增强患者对疼痛管理知识的认识,改善疼痛控制效果,减少焦虑、抑郁的发生.

    作者:梁英;肖文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脑外伤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急救与护理探讨

    目的 探究脑外伤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急救与护理方式.方法 选择84例脑外伤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系统化护理措施.结果 80例患者总护理有效率为95.24%,4例患者因病情恶化死亡.本次救助效果显著,经护理后,患者的呼吸能力得到显著改善,绝大部分家属与患者满意,未发生和护理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对脑外伤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系统化急救护理措施,可全面提升护理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谭姝;郑红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多元化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元化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常规护理组30例采用一般围术期护理,护理干预组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多元化延续性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对肠造口护理掌握程度、患者满意度、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生活质量、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结果 在肠造口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方面,护理干预组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方面,护理干预组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元化延续性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肠造口护理掌握程度和患者满意度,降低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林睿;杨宁琍;汤娟;郝迎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自发性气胸行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发性气胸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2组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开展护理干预.对比2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施护理于预后,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 (P <0.05).护理满意度干预组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1).结论 针对自发性气胸行手术治疗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作,能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阚小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营养护理干预对同步放化疗患者营养免疫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营养护理干预对同步放化疗患者营养免疫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118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办法,观察组患者实施营养护理干预措施,收集2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免疫的各项指标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18例患者与干预前相比,自身营养免疫状况得到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营养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放化疗患者改善自身营养免疫状况,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徐小青;魏红霞;刘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以身心照护为基础的整体护理策略对青年脑卒中患者消极情感状况及早期康复认知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以身心照护为基础的整体护理策略对青年脑卒中患者消极情感及早期康复认知的影响.方法 选取84例青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以身心照护为基础的整体护理模式.2组患者均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2周末接受焦虑和抑郁测评;记录2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早期康复知识掌握率和康复信心率;比较2组患者于干预后第2周末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脑卒中认知度、早期康复知识掌握率、康复信心率、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身心照护为基础的整体护理策略能改善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早期康复认知状况,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组织化护理模式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组织化护理模式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2组均给予早期溶栓治疗,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结合组织化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干预.对比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肌力评估结果.结果 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24 h和30时,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30 d,观察组肌力等级评估≥Ⅲ级者25例(67.6%),对照组为19例(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护理过程中,组织化护理模式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肌力.

    作者:凌素连;赵桂艳;欧春燕;阮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协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依从性和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依从性和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10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干预前后依从性和相关代谢指标水平,并评价2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 ①干预后,观察组饮食依从性评分中“近7d内遵从饮食计划的天数”、“近7d内摄入高脂食物的天数”和“近7d内完成体质量监测的天数”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干预后,2组尿素氮及尿蛋白水平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餐后2h血糖、尿素氮及尿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39% (P <0.01).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依从性,改善相关代谢指标水平,值得借鉴.

    作者:王春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二级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教育中营养与饮食知信行干预探讨

    目的 探讨二级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教育中营养与饮食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自行设计《二级医院糖尿病营养与饮食调查》问卷,随机选取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对进行营养教育前后患者对糖尿病均衡营养与合理膳食知识、生活方式等认知情况进行了解,并对调查结果运用数据统计和分析比较.结果 糖尿病营养与饮食教育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对营养和饮食的认知,通过接受教育,糖尿病患者能较好地掌握糖尿病营养与饮食知识,正确进行饮食选择.结论采用多种形式分层级实施糖尿病营养教育,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营养与饮食知识水平,纠正其饮食行为,促进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者:胡新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Dieulafoy病致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配合与体会

    目的 探讨Dieulafoy病致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并总结对28例Dieulafoy病致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诊治及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对消化道大出血急救、病情观察、内镜治疗的护理配合、健康宣教等.结果 本组患者均在消化道出血24h内行急诊内镜治疗,26例经内镜成功止血,其中1例患者出现十二指肠球降部血肿,后转其他医院诊治;另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1例死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Dieulafoy病出血严重,可危及患者生命,护上应熟练掌握消化道大出血急救护理方法,急诊内镜诊治应争取在消化道出血后24h内进行,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可在内科抗休克的同时进行内镜下治疗.

    作者:陈晓晶;余文琴;徐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