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俊丽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舒适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舒适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立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精神科开放病房护士的心理压力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35名精神科开放病房护士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41名护士进行分析,根据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护士心理压力情况进行分析,并分析影响护士心理压力的因素.结果 根据症状自评量表(SCL-90),精神科开放病房护士焦虑、恐怖这2个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因素,教育程度高护士敌对因子得分高于教育程度低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科开放病房护士要加强心理健康干预.
作者:崔鹤;贾聪玲;魏小方;祝宾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垂体瘤为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0%~15%,肿瘤大径达4 cm或以上者称之为巨大型垂体瘤,按此标准,在需行手术治疗的垂体瘤中,巨大型约占5%.由于巨大型垂体瘤显著向鞍上、鞍旁生长,可严重推挤压迫视神经和鞍上血管,并常侵入海绵窦内,手术全部切除困难且并发症率高[1].垂体瘤卒中(PA)是垂体腺瘤由于梗塞或出血所引起的一组综合症[2].临床上PA多发生于较大腺瘤,微腺瘤罕见[3].2014年3月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了1例复发巨大垂体瘤卒中的患者,经过手术和精心护理,患者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房会娥;陈香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34例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7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时生存质量评分,并统计2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2组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生存质量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或P<0.01),且观察组干预后上述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随访过程中,观察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为1/87.75月,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4.00月(P<0.05).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运用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感染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洪丽萍;胡向荣;王雅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CCU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对限制陪护制度认知的差异和需求情况.方法 选取CCU病房收治的患者200例、患者家属200例、及CCU病房的医护人员85例.在患者入院48 h后采用自制设计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①在“限制陪护对病情是否有利”、“患者及家属能否配合限制陪护制度”方面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3类人群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在“令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主要原因”方面,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调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1%患者认为“亲人不在身边的孤独感和恐惧感等不良情绪”是产生不良情绪的主要原因,62.4%而医护人员认为是“紧张而忙碌的病房气氛”.③87.2%的家属有担忧心理,而担忧的原因主要为“因为不能看见患者而缺乏安全感”和“担心护理人员因工作忙而忽略生活护理”.结论 应重视CCU住院患者、家属对限制陪护的需求,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关护模式,探索新型探视模式,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
作者:陈丽娜;卢回芬;周焕芳;胡雪萍;朱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实施动机性访谈(MI),评价患者服用华法令的依从性.方法 将80例老年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MI干预.随访6个月,对干预前、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进行问卷调查法分别评估MI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服用华法令的依从性的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经MI干预后出院时、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患者服药依从意愿和信心显著提高(P<0.05).结论 MI可促进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服用华法令的依从性.
作者:章琳慧;苏严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干预模式(CCM)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PSD患者给予CCM护理干预,运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SF-36量表分别于入组时和干预第3个月后评估患者的抑郁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PSD患者HAMD评分(10.20±4.06)分,低于干预前的(20.38±5.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PSD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分数均较干预前提高,除生命力(VT)外,其余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CM干预后患者SF-36量表中躯体疼痛(BP)、总健康(GH)、情感角色(RE)、心理健康(MH)维度与中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同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PSD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
作者:高凤;田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机械通气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危急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机械通气在发挥其治疗作用的同时,改变了正常的呼吸生理、血流动力学、重要脏器血供等,以及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上呼吸道的防护作用丧失,易导致各种并发症[1-3].气管插管是机械通气人工气道建立常用方法.研究[4-5]表明,因气管导管固定不当导致的插管脱落占非计划拔管的9.7%~43.7%,非计划性拔(脱)管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除气管插管或气管插管脱落,和气管插管的途径、未采用适当的约束方法、缺乏科学的镇静措施、缺乏有效的固定和护理不当等因素有关.一旦发生脱管、导管移位,则可能引起呼吸困难、窒息,甚至导致死亡.
作者:莫永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高血糖高渗综合征是临床上少见的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死率达50%[1],其临床特点为高血糖、高血钠、高血浆渗透压、严重脱水伴不同程度神经精神表现等,及时抢救至关重要,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平稳降低血浆渗透压、血糖[2].本科室2016年1月成功救治1例高血糖高渗综合征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现将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陆海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住院患者康复护理安全管理中PDCA循环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常规康复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的出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并加强康复护理安全管理,观察组接受PD-CA循环康复护理安全管理,比较2组患者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第三方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住院康复护理安全管理中,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率,保证患者安全和提高第三方满意度.
作者:魏艮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4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开展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下降程度优于常规组(P<0.05),且实验组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各项评分、总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开展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马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经尿道双频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与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护理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其中51例应用经尿道双频半导体激光剜除术治疗,42例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对2组患者术前各项资料、术后血红蛋白变化率、钠离子变化率、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服务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半导体激光组术后血红蛋白变化、钠离子变化、膀胱冲洗时间、术后拔出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指标均显著优于TURP组(P<0.05).结论 经尿道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与TURP疗效相近,且具有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
作者:滕玉娟;范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对输液室静滴药物的心肌梗死(AMI)患者给予疼痛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76例AMI患者,治疗静滴药物均为1,6-二磷酸果糖1,6-FDP.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用药说明、体征观察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途径疼痛护理.比较2组护理对患者疼痛的影响及不良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静滴后疼痛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症状发生率为7.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2% (P <0.05).结论 多途径疼痛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输液室AMI患者静滴药物的疼痛感,减少不良症状的发生.
作者:黄态斐;杨君;冯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计划性剖宫产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计划性剖宫产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CNP模式.对比2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 (P <0.05).结论 在计划性剖宫产产妇护理中,应用CNP能降低产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英;周宪群;王霜;沈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品管圈活动(QCC)实施对急诊、病房护士工作交接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QCC实施前急诊室收治6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另选取QCC实施后急诊室收治的患者68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流程进行急诊、病房护士工作交接;观察组则在QCC下进行相关工作的交接.观察2组患者急诊、病房转运、交接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急诊、病房护士工作交接过程中,项目漏交接、交接流程错误、语言表达不清、患者身份信息不明、管路固定不规范、管路标志模糊或无标识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CC的实施对改善急诊、病房护士工作交接质量有良好作用,能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治萍;李青玲;周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综合疼痛教育在烧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烧伤患者189例,根据住院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及综合疼痛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强度、疼痛信念、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和对医护人员满意度等条目得分.结果 教育后,2组患者的疼痛强度、疼痛信念、生活质量、对医护人员满意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烧伤患者实施综合疼痛教育,可增强患者对疼痛管理知识的认识,改善疼痛控制效果,减少焦虑、抑郁的发生.
作者:梁英;肖文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保健宣传教育对产褥期妇女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产褥期妇女15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保健服务,试验组实施保健宣传教育,比较2组产褥期妇女的健康状况.结果 试验组饮食适应、睡眠质量以及乳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产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保健宣传教育有利于产褥期妇女的健康,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的产生率,提高产褥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郑莉;沈艳萍;邢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92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护理.观察干预前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 干预7d后,观察组SAS、SDS、SCL-90、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可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其心理状况与睡眠质量.
作者:翟飞飞;陈莉莉;周丽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组织化护理模式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2组均给予早期溶栓治疗,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结合组织化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干预.对比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肌力评估结果.结果 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24 h和30时,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30 d,观察组肌力等级评估≥Ⅲ级者25例(67.6%),对照组为19例(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护理过程中,组织化护理模式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肌力.
作者:凌素连;赵桂艳;欧春燕;阮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9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比较2组护理效果、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自我约束优良率、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优良率、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自我约束优良率、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约束力,提高患者的认可度.
作者:黄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