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科开放病房护士心理压力因素调查研究

崔鹤;贾聪玲;魏小方;祝宾华

关键词:精神科开放病房, 护士, 心理压力
摘要:目的 调查精神科开放病房护士的心理压力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35名精神科开放病房护士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41名护士进行分析,根据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护士心理压力情况进行分析,并分析影响护士心理压力的因素.结果 根据症状自评量表(SCL-90),精神科开放病房护士焦虑、恐怖这2个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因素,教育程度高护士敌对因子得分高于教育程度低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科开放病房护士要加强心理健康干预.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混合线性模型在婴幼儿生长发育中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混合线性模型应用于婴幼儿生长发育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104例婴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生长发育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混合线性模型指导护理干预措施制定和实施.比较2组婴幼儿护理干预后体质量、身高增加情况及干预期患病情况.结果 干预3、6个月后,观察组婴幼儿体质量增加和身高增加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期各类疾病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婴幼儿生长发育护理中应用混合线性模型有助于提高其生长发育水平.

    作者:韩艳梅;韩宇洲;苗耐英;韩丽红;郜恋恋;白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Dieulafoy病致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配合与体会

    目的 探讨Dieulafoy病致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并总结对28例Dieulafoy病致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诊治及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对消化道大出血急救、病情观察、内镜治疗的护理配合、健康宣教等.结果 本组患者均在消化道出血24h内行急诊内镜治疗,26例经内镜成功止血,其中1例患者出现十二指肠球降部血肿,后转其他医院诊治;另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1例死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Dieulafoy病出血严重,可危及患者生命,护上应熟练掌握消化道大出血急救护理方法,急诊内镜诊治应争取在消化道出血后24h内进行,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可在内科抗休克的同时进行内镜下治疗.

    作者:陈晓晶;余文琴;徐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 研究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92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护理.观察干预前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 干预7d后,观察组SAS、SDS、SCL-90、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可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其心理状况与睡眠质量.

    作者:翟飞飞;陈莉莉;周丽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品管圈活动对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研究品管圈活动对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效果及并发症预防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进行评管圈活动小组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管理.比较2组康复管理前后患者康复效果及并发症预防效果.结果 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管理2、4周后Barthel指数(B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康复训练前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误吸、偏瘫、跌倒及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品管圈活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康复训练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华敏;荣燕;李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对急诊科实习护士业务技能及实习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对急诊科实习护士业务技能及实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诊科实习护士7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报到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名.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带教,对照组实施传统模式带教,观察2组护士带教前后业务技能和实习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习后,观察组实习护士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评分分别为(92.24±4.12)分和(87.96 +5.32)分,显著高于实习前和对照组实习后(P<0.05).观察组实习优良率为8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57% (P <0.05).结论 循证护理对提高急诊科实习护士专业护理技能和实习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孙文娟;夏瑜青;王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肌梗死患者输液室静滴药物所致疼痛的护理配合

    目的 研究对输液室静滴药物的心肌梗死(AMI)患者给予疼痛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76例AMI患者,治疗静滴药物均为1,6-二磷酸果糖1,6-FDP.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用药说明、体征观察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途径疼痛护理.比较2组护理对患者疼痛的影响及不良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静滴后疼痛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症状发生率为7.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2% (P <0.05).结论 多途径疼痛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输液室AMI患者静滴药物的疼痛感,减少不良症状的发生.

    作者:黄态斐;杨君;冯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整体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在行清除术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中实施整体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30例接受清除术治疗的外伤性颅内血肿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行整体护理,对照组行常规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者出院前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 (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 (P <0.05).结论 对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全面提升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沈凤丹;倪美玉;王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精神科开放病房护士心理压力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精神科开放病房护士的心理压力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35名精神科开放病房护士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41名护士进行分析,根据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护士心理压力情况进行分析,并分析影响护士心理压力的因素.结果 根据症状自评量表(SCL-90),精神科开放病房护士焦虑、恐怖这2个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因素,教育程度高护士敌对因子得分高于教育程度低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科开放病房护士要加强心理健康干预.

    作者:崔鹤;贾聪玲;魏小方;祝宾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经尿道双频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与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护理对照

    目的 对比经尿道双频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与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护理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其中51例应用经尿道双频半导体激光剜除术治疗,42例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对2组患者术前各项资料、术后血红蛋白变化率、钠离子变化率、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服务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半导体激光组术后血红蛋白变化、钠离子变化、膀胱冲洗时间、术后拔出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指标均显著优于TURP组(P<0.05).结论 经尿道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与TURP疗效相近,且具有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

    作者:滕玉娟;范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动机性访谈对促进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服用华法令的依从性的调查

    目的 通过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实施动机性访谈(MI),评价患者服用华法令的依从性.方法 将80例老年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MI干预.随访6个月,对干预前、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进行问卷调查法分别评估MI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服用华法令的依从性的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经MI干预后出院时、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患者服药依从意愿和信心显著提高(P<0.05).结论 MI可促进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服用华法令的依从性.

    作者:章琳慧;苏严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集束化护理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34例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7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时生存质量评分,并统计2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2组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生存质量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或P<0.01),且观察组干预后上述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随访过程中,观察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为1/87.75月,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4.00月(P<0.05).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运用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感染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洪丽萍;胡向荣;王雅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80例老年耳鼻喉手术患者全麻术后卧位改良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老年耳鼻喉手术患者全麻术后卧位改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进行耳鼻喉手术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研究组采取改良卧位,对照组采取传统体位.结果 研究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5.0% (2/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5% (1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0 min、2h血氧饱和度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耳鼻喉手术患者全麻术后卧位改良可促进其伤口积血渗出,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产生,使呼吸保持通畅,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顾敏晖;朱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原因及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分析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原因,探讨对应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CT增强检查的17 1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造影剂外渗的原因,总结预防造影剂外渗的护理措施.结果 17 198例患者中18例(0.10%)发生造影剂外渗.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10岁或≥60岁)、合并肿瘤、穿刺血管部位(前臂小静脉、手背静脉)、注射速度快(3~4 mL/s)及注射渗透压高(>500 mOsm/kgH2O)是引发造影剂外渗的原因(P<0.05).结论 CT增强扫描发生造影剂外渗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重视医学健康教育、提高穿刺与注射技术、合理选择穿刺静脉、科学使用高压注射器,是降低造影剂外渗的有效护理措施.

    作者:梁俊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协同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干预模式(CCM)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PSD患者给予CCM护理干预,运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SF-36量表分别于入组时和干预第3个月后评估患者的抑郁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PSD患者HAMD评分(10.20±4.06)分,低于干预前的(20.38±5.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PSD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分数均较干预前提高,除生命力(VT)外,其余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CM干预后患者SF-36量表中躯体疼痛(BP)、总健康(GH)、情感角色(RE)、心理健康(MH)维度与中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同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PSD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

    作者:高凤;田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减轻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减轻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效果.方法 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2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献血者相关不良心理、献血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验组献血者恐惧心理发生情况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献血者紧张情绪及不良心理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o1);实验组献血者献血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献血者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理护理降低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效果显著.

    作者:潘国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营养护理干预对同步放化疗患者营养免疫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营养护理干预对同步放化疗患者营养免疫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118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办法,观察组患者实施营养护理干预措施,收集2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免疫的各项指标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18例患者与干预前相比,自身营养免疫状况得到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营养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放化疗患者改善自身营养免疫状况,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徐小青;魏红霞;刘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1例复发巨大垂体瘤卒中患者的护理体会

    垂体瘤为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0%~15%,肿瘤大径达4 cm或以上者称之为巨大型垂体瘤,按此标准,在需行手术治疗的垂体瘤中,巨大型约占5%.由于巨大型垂体瘤显著向鞍上、鞍旁生长,可严重推挤压迫视神经和鞍上血管,并常侵入海绵窦内,手术全部切除困难且并发症率高[1].垂体瘤卒中(PA)是垂体腺瘤由于梗塞或出血所引起的一组综合症[2].临床上PA多发生于较大腺瘤,微腺瘤罕见[3].2014年3月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了1例复发巨大垂体瘤卒中的患者,经过手术和精心护理,患者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房会娥;陈香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协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依从性和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依从性和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10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干预前后依从性和相关代谢指标水平,并评价2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 ①干预后,观察组饮食依从性评分中“近7d内遵从饮食计划的天数”、“近7d内摄入高脂食物的天数”和“近7d内完成体质量监测的天数”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干预后,2组尿素氮及尿蛋白水平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餐后2h血糖、尿素氮及尿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39% (P <0.01).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依从性,改善相关代谢指标水平,值得借鉴.

    作者:王春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吞咽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生后24 h生命体征平稳且奶量小于10 mL的早产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试验组进行微量喂养配合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仅进行微量喂养,观察并记录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2组在喂养耐受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2组在反流次数及胃残留次数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非营养性吸吮能有效改善早产儿吞咽功能障碍,缩短病程且减少喂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莉;顾惠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1例高血糖高渗综合征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护理

    高血糖高渗综合征是临床上少见的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死率达50%[1],其临床特点为高血糖、高血钠、高血浆渗透压、严重脱水伴不同程度神经精神表现等,及时抢救至关重要,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平稳降低血浆渗透压、血糖[2].本科室2016年1月成功救治1例高血糖高渗综合征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现将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陆海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