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飞飞;陈莉莉;周丽芳
目的 通过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实施动机性访谈(MI),评价患者服用华法令的依从性.方法 将80例老年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MI干预.随访6个月,对干预前、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进行问卷调查法分别评估MI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服用华法令的依从性的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经MI干预后出院时、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患者服药依从意愿和信心显著提高(P<0.05).结论 MI可促进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服用华法令的依从性.
作者:章琳慧;苏严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营养护理干预对同步放化疗患者营养免疫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118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办法,观察组患者实施营养护理干预措施,收集2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免疫的各项指标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18例患者与干预前相比,自身营养免疫状况得到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营养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放化疗患者改善自身营养免疫状况,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徐小青;魏红霞;刘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精神科开放病房护士的心理压力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35名精神科开放病房护士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41名护士进行分析,根据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护士心理压力情况进行分析,并分析影响护士心理压力的因素.结果 根据症状自评量表(SCL-90),精神科开放病房护士焦虑、恐怖这2个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因素,教育程度高护士敌对因子得分高于教育程度低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科开放病房护士要加强心理健康干预.
作者:崔鹤;贾聪玲;魏小方;祝宾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抗凝联合溶栓干预的护理配合体会.方法 选取76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抗凝联合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急诊-溶栓再通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治疗期间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急诊停留时间、急诊-溶栓再通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皮下血肿发生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对STEMI患者抗凝联合溶栓干预的护理配合,有利于提高急诊救治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患者康复进程.
作者:章雪;郑颖;杨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246例化疗药物外渗的恶性肿瘤患者,均给予局部封闭治疗,其中54例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持续3d冷敷后症状消失;12例愈合不佳,1个月后出现局部皮肤约1 cm大小质硬的瘢痕.药物外渗分析原因与“化疗前对患者健康宣教不足”、“护理人员与医生交流不足”、“药物因素”、“穿刺部位选择不当”、“操作不当”有关,可使用局部封闭、红外线或超短波照射、局部外敷等方法处理,护士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规范化.
作者:覃秀玉;廖新颖;覃慧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二级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教育中营养与饮食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自行设计《二级医院糖尿病营养与饮食调查》问卷,随机选取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对进行营养教育前后患者对糖尿病均衡营养与合理膳食知识、生活方式等认知情况进行了解,并对调查结果运用数据统计和分析比较.结果 糖尿病营养与饮食教育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对营养和饮食的认知,通过接受教育,糖尿病患者能较好地掌握糖尿病营养与饮食知识,正确进行饮食选择.结论采用多种形式分层级实施糖尿病营养教育,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营养与饮食知识水平,纠正其饮食行为,促进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者:胡新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减轻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效果.方法 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2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献血者相关不良心理、献血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验组献血者恐惧心理发生情况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献血者紧张情绪及不良心理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o1);实验组献血者献血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献血者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理护理降低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效果显著.
作者:潘国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新型“360”健康教育模式在新生儿巨结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巨结肠保守治疗患儿43例为观察组,均接受“360”健康教育.另选取2013年1月—12月巨结肠保守治疗患儿41例为对照组,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儿家属预手术期家庭护理能力、患儿术前一般情况及术前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属预手术期家庭护理能力(91.22±1.93)分,高于对照组的(76.83±2.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术前年龄、体质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营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前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为2.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51%(P <0.05).结论“360”健康教育模式由医、护、患三方共同参与,有效提升新生儿巨结肠保守治疗患儿家属的家庭护理能力,为患儿术前准备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邵丽;张爱玲;张伟;李莉;马艳玲;霍春梅;张林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机械通气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危急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机械通气在发挥其治疗作用的同时,改变了正常的呼吸生理、血流动力学、重要脏器血供等,以及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上呼吸道的防护作用丧失,易导致各种并发症[1-3].气管插管是机械通气人工气道建立常用方法.研究[4-5]表明,因气管导管固定不当导致的插管脱落占非计划拔管的9.7%~43.7%,非计划性拔(脱)管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除气管插管或气管插管脱落,和气管插管的途径、未采用适当的约束方法、缺乏科学的镇静措施、缺乏有效的固定和护理不当等因素有关.一旦发生脱管、导管移位,则可能引起呼吸困难、窒息,甚至导致死亡.
作者:莫永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保健宣传教育对产褥期妇女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产褥期妇女15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保健服务,试验组实施保健宣传教育,比较2组产褥期妇女的健康状况.结果 试验组饮食适应、睡眠质量以及乳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产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保健宣传教育有利于产褥期妇女的健康,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的产生率,提高产褥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郑莉;沈艳萍;邢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舒适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舒适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立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管理对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新生儿126例,将血糖控制理想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设为干预组,将血糖控制不理想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设为对照组,分析2组孕妇娩出的新生儿24 h内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2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前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孕妇新生儿产后0~0.5 h、0.5~2 h、2~6h内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血糖控制能显著降低新生儿出生后低血糖发生率.
作者:卞光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情绪状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100例行化疗的肺癌患者分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患者干预前后情绪状态和睡眠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护理后患者的情绪状态和睡眠质量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模式对化疗的肺癌患者的效果较常规护理更为显著.
作者:蔡萍;曹蓉;姚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对急诊科实习护士业务技能及实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诊科实习护士7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报到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名.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带教,对照组实施传统模式带教,观察2组护士带教前后业务技能和实习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习后,观察组实习护士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评分分别为(92.24±4.12)分和(87.96 +5.32)分,显著高于实习前和对照组实习后(P<0.05).观察组实习优良率为8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57% (P <0.05).结论 循证护理对提高急诊科实习护士专业护理技能和实习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孙文娟;夏瑜青;王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产妇母乳喂养率及认知的影响.方法 506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3例.对照组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比较2组分娩后24h、48 h母乳喂养率,并评估2组母乳喂养认知情况.结果 观察组分娩后24h、48 h母乳喂养率分别为49.8%和74.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2%和50.6% (P <0.05).观察组产妇知识掌握、喂养技巧、自我护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针对产妇实施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能提高母乳喂养率及认知,值得借鉴.
作者:李长萍;李春节;马文敏;周立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垂体瘤为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0%~15%,肿瘤大径达4 cm或以上者称之为巨大型垂体瘤,按此标准,在需行手术治疗的垂体瘤中,巨大型约占5%.由于巨大型垂体瘤显著向鞍上、鞍旁生长,可严重推挤压迫视神经和鞍上血管,并常侵入海绵窦内,手术全部切除困难且并发症率高[1].垂体瘤卒中(PA)是垂体腺瘤由于梗塞或出血所引起的一组综合症[2].临床上PA多发生于较大腺瘤,微腺瘤罕见[3].2014年3月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了1例复发巨大垂体瘤卒中的患者,经过手术和精心护理,患者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房会娥;陈香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92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护理.观察干预前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 干预7d后,观察组SAS、SDS、SCL-90、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可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其心理状况与睡眠质量.
作者:翟飞飞;陈莉莉;周丽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系统性护理,观察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心绞痛发生情况.结果 2组护理后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1),且观察组护理后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P<0.01),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56% (P <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系统性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心绞痛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郭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依从性和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10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干预前后依从性和相关代谢指标水平,并评价2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 ①干预后,观察组饮食依从性评分中“近7d内遵从饮食计划的天数”、“近7d内摄入高脂食物的天数”和“近7d内完成体质量监测的天数”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干预后,2组尿素氮及尿蛋白水平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餐后2h血糖、尿素氮及尿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39% (P <0.01).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依从性,改善相关代谢指标水平,值得借鉴.
作者:王春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原因,探讨对应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CT增强检查的17 1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造影剂外渗的原因,总结预防造影剂外渗的护理措施.结果 17 198例患者中18例(0.10%)发生造影剂外渗.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10岁或≥60岁)、合并肿瘤、穿刺血管部位(前臂小静脉、手背静脉)、注射速度快(3~4 mL/s)及注射渗透压高(>500 mOsm/kgH2O)是引发造影剂外渗的原因(P<0.05).结论 CT增强扫描发生造影剂外渗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重视医学健康教育、提高穿刺与注射技术、合理选择穿刺静脉、科学使用高压注射器,是降低造影剂外渗的有效护理措施.
作者:梁俊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