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佳丽;白琴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化疗患者不良事件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成管理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管理,管理组予护理风险管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差错、坠床跌倒、静脉渗漏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管理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汤小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医护小组联合查房在规避ICU患者护理缺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ICU科室自2014年8月起改革查房模式,实施医护小组联合查房,由值班医生、责任护士搭配对患者进行查房.比较医护小组联合查房前后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患者护理缺陷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变化.结果 医护小组联合查房后,责任护士疾病诊断、诊疗方案、护理落实等方面的掌握率显著高于联合查房前(P<0.05),ICU患者的压疮、意外拔管、VAP等发生率低于联合查房前(P<0.05),患者家属在风险防范、护理操作、护理结果方面的满意度高于联合查房前(P<0.05).结论 医护小组联合查房能够提高责任护士对ICU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规避护理缺陷,改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申桂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30例.常规组行一般护理,干预组行延续性护理.采用Piper疲乏量表及自制生存质量测评表评价患者疗效.结果 治疗2个月后,干预组癌性疲乏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社会融入度、家庭融入感等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患者满意度为70%,显著低于干预组93.3% (P <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显著改善乳腺癌患者的术后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
作者:古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药蜡疗缓解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中药蜡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腰腿部疼痛程度评分.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6.0% (48/50),高于对照组的84.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蜡疗应用于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好,镇痛效果较好.
作者:黄裕;姚文凤;李哲琳;周玉球;宁阿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术后上肢血肿护理.方法 选取60例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术后发生上肢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行针对性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为83.33%,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6.67%,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术后出现上肢血肿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止血,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吴雯亚;李园;陈菊;晏晓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抑郁、焦虑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2例本院接收的伴有抑郁、焦虑情绪的冠心病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心理疏导联合健康教育的护理方式,观察2组护理后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在SAS、SDS评分上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心理疏导联合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抑郁、焦虑患者进行护理,能显著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邬洋;饶玉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后焦虑的影响.方法 82例胃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DS和HAMA评分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SDS和HAMA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 对胃癌化疗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
作者:侯旭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理配合对提升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加强系统化手术室护理配合,比较2组患者手术室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患者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手术室护理配合可以有效改善手术室护理服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俞广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中国术前术后访视及其健康教育的现状.方法 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收集、整理2011-2015年395篇术前术后访视相关文献,归纳文献类型、分析访视侧重层面及实施健康教育的程度.结果 中国术前术后访视文献主要分为应用类、体会类、综述类和调查类4大类,侧重于访视的模式、制度、方法和内容4个层面,具体表现在访视模式种类不均衡,访视制度缺乏理论支持,访视方法过于固定,访视内容拘于形式且显现健康教育的脆弱性.结论 临床需丰富访视模式,以相关理论为基础,深化健康教育内容,增强术前术后访视的实效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苏丽;李丹琳;裴霄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结膜囊冲洗法治疗流行性结膜炎的效果.方法 150例流行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应用传统的药水滴眼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结膜囊冲洗法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且3、5d治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传统疗法结合结膜囊冲洗法治疗流行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好.
作者:黄景银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210名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210名护士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及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婚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高于已婚护士,不值夜班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高于值夜班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总体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为(2.84±0.25)分,其中工作本身及工作负荷这一因子得分低,其余由低到高依次分别为工作/家庭的平衡、个人发展工资及福利、工作被认可、管理、与同事关系.结论 医院管理者应注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临床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作者:高云珠;欧贵雪;薛少芳;林惠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2015年5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这是首个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国家级规划,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全民健康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在各级领导和广大护理工作者的关怀与支持下,《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正式创刊,实乃中国中医药领域的一件喜事,亦是中西医结合护理学界的新的里程碑.她将构建国内外护理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融合中西医健康服务理念,促进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培养中西医结合国际人才,为我国健康服务业贡献力量.
作者:赵金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孕妇分娩前后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组总产程为(12.08±1.44)h,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8.34±2.46)h(P <0.05).护理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分别为77.50%、22.5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5.00%、45.00%(P<0.05).护理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能缓解产妇抑郁、焦虑情绪,缩短总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葛志会;宋宁艳;刘雪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低眼压性浅前房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低眼压性浅前房患者90例,根据病历号分组,单数为实验组,双数为对照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整体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结局.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实验组患者的二次手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前房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2组患者的眼压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眼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整体护理的实施对促进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低眼压性浅前房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丽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技术在酒精中毒致挤压综合征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5例酒精中毒致挤压综合征患者接受局部枸橼酸抗凝CBP治疗及护理,观察患者转归及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磷酸激酶同工酶(CPK)、尿肌红蛋白(Mb)、血K+和尿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5例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治愈出院.患者治疗后BUN、Scr、CPK、Mb、血K+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尿量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局部枸橼酸抗凝技术对改善酒精中毒致挤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张海燕;牛冬花;柳臣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负压吸引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2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根据负压吸引程度不同分为高负压吸引组与低负压吸引组.实验组22例术后采用高负压吸引,水封瓶波动-15~-20 cmH2O,对照组30例术后采用低负压吸引,水封瓶波动-8~-12 cmH2O.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2~5天的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第4天的体温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负压吸引能够减少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引流量,缩短术后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负担.
作者:王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评估及预防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护理风险评估实施后6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研究组)和实施前患者40例(对照组).比较2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0% (P <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 (P <0.05).结论 实施护理风险评估及预防可以明显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梁艳;王玮玮;袁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舒适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给予个体化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焦虑水平.结果 2组患者血压水平、焦虑水平较手术前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血压水平、焦虑水平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个体化舒适护理能显著改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焦虑水平与血压水平.
作者:陈洪丽;李坤娟;朱雪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胃肠道手术患者急性术后精神障碍的原因和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发病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 本组患者发生术后急性精神障碍21例(11.6%).症状轻微者采取心理干预,予约束性保护,合理控制疼痛;重症者予以抗精神类药物治疗.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顺利康复.结论 患者的年龄、手术级别、饮食、睡眠等因素与急性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术前合理的风险评测及心理沟通,术后积极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是预防胃肠道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重要措施.
作者:徐海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探究流程再造在麻醉护理的相关效果和应用情况.方法 选择本院就诊的择期手术患者58例,依照是否实施麻醉护理流程再造,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和麻醉师术后满意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施麻醉护理后,对照组术后患者满意率为82.76%,麻醉师满意率为79.31%;观察组术后患者满意率为96.55%,麻醉师满意率为1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为17.24%,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为3.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患者实施麻醉护理流程再造,可提升患者手术质量,对疾病转归具有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唐秀玉;刘金碧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