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旭荣
目的 探讨术后分期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105例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分期护理,观察2组患者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变化.结果 经治疗,2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ADL评分均得到提升,而观察组患者的上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分期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作用明显,能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康晓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30例.常规组行一般护理,干预组行延续性护理.采用Piper疲乏量表及自制生存质量测评表评价患者疗效.结果 治疗2个月后,干预组癌性疲乏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社会融入度、家庭融入感等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患者满意度为70%,显著低于干预组93.3% (P <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显著改善乳腺癌患者的术后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
作者:古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疼痛管理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疼痛管理.比较2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及术后焦虑情绪指标.结果 2组术后12、24、48 h的VAS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术后焦虑、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及强迫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疼痛管理能明显缓解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焦虑情绪.
作者:陈晓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辨证施护在社区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辨证施护,6个月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0% (21/30),观察组为93.3% (28/3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社区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中采用辨证施护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幽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舒适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给予个体化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焦虑水平.结果 2组患者血压水平、焦虑水平较手术前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血压水平、焦虑水平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个体化舒适护理能显著改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焦虑水平与血压水平.
作者:陈洪丽;李坤娟;朱雪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患者家属对MDRO感染认知度和自我防护情况,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方法 选取MDRO感染患者陪护家属2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影响家属感染防护效果的原因,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家属对MDRO感染相关知识认知情况.结果 26例(100.0%)患者家属“不知道怎样防护”,22例(84.6%)认为“不是传染病、无需防护”,21例(80.8%)出于“节省开支”而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8例(30.8%)“担心患者有病耻感”.干预后患者家属在MDRO感染、手卫生、物品消毒和病室环境消毒知识方面知晓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开展家属健康宣教、完善防护措施和用品、加强患者家属培训、强化患者家属手卫生意识和规范医疗垃圾处理,能有效改善MDRO感染患者家属对疾病认知情况.
作者:薛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人格特征与严重烧伤患者创伤性成长(PTG)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量表中文版(EPQ)与PTG量表,对68例重度烧伤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烧伤患者EPQ中P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常模,E、N、L量表评分则显著高于常模(均P <0.05):EPQ中测量的N因子与PTG呈正相关(P<0.05),E因子和P因子与PTG呈负相关(P<0.05).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进行个性化心理疏导,可促进其创伤后成长,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梁英;肖文芳;焦丹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中国术前术后访视及其健康教育的现状.方法 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收集、整理2011-2015年395篇术前术后访视相关文献,归纳文献类型、分析访视侧重层面及实施健康教育的程度.结果 中国术前术后访视文献主要分为应用类、体会类、综述类和调查类4大类,侧重于访视的模式、制度、方法和内容4个层面,具体表现在访视模式种类不均衡,访视制度缺乏理论支持,访视方法过于固定,访视内容拘于形式且显现健康教育的脆弱性.结论 临床需丰富访视模式,以相关理论为基础,深化健康教育内容,增强术前术后访视的实效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苏丽;李丹琳;裴霄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法.方法 将10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相关护理措施,通过心理护理、卧床护理、饮食指导、预防肺栓塞护理、溶栓护理、患肢护理与健康宣教,观察患者经中医护理后患肢症状,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后所有症状均显著改善,患者患肢肿胀消失,经临床检查深静脉血栓大幅消失,治疗有效率为100%.其中,9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肺栓塞,经保守治疗得到治愈;2例患者发生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改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后逐渐自行痊愈,并发症发生率为11.0%.结论 采取中医方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手段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促进患者血液循环.
作者:许萌;金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负压吸引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2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根据负压吸引程度不同分为高负压吸引组与低负压吸引组.实验组22例术后采用高负压吸引,水封瓶波动-15~-20 cmH2O,对照组30例术后采用低负压吸引,水封瓶波动-8~-12 cmH2O.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2~5天的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第4天的体温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负压吸引能够减少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引流量,缩短术后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负担.
作者:王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药蜡疗缓解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中药蜡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腰腿部疼痛程度评分.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6.0% (48/50),高于对照组的84.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蜡疗应用于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好,镇痛效果较好.
作者:黄裕;姚文凤;李哲琳;周玉球;宁阿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研究拉环式塑料瓶塞在开启后消毒与不消毒的效果差异.方法 在本院拉环式塑料输液瓶中随机选取完好的输液瓶600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0瓶.在同一个病区治疗室内将2组拉环式塑料输液瓶开启,实验组不消毒直接在瓶塞上采集样本,对照组在拉环式塑料输液瓶开启后用复合碘消毒瓶口,2 min后再采集样本.将2组样本进行统一的细菌培养,观察2组样本的细菌生长情况.结果 2组拉环式塑料瓶塞的采集样本经过培养后均无细菌生长.结论 拉环式塑料瓶开启后,在正常的临床护理操作中无需对瓶塞进行再次消毒,瓶塞处于无菌状态.
作者:仲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电动吸引装置在洗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行洗胃抢救的急诊口服中毒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20例.对照1组采用电动洗胃机洗胃,对照2组采用注射器洗胃,研究组采用电动吸引装置洗胃.观察3组清除食物残渣有效率、清除毒物有效率、洗胃总时间、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1组清除食物残渣有效率、清除毒物有效率及洗胃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1组清除食物残渣有效率、清除毒物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2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1组洗胃总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2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动吸引装置洗胃可取得与洗胃机相同的洗胃效果.
作者:孙欣;黎东眉;莫永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后焦虑的影响.方法 82例胃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DS和HAMA评分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SDS和HAMA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 对胃癌化疗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
作者:侯旭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术后上肢血肿护理.方法 选取60例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术后发生上肢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行针对性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为83.33%,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6.67%,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术后出现上肢血肿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止血,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吴雯亚;李园;陈菊;晏晓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脑血管患者生活质量及血管性痴呆的预防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就诊的100名老年脑血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2年后患者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2年后轻、中度以及重度血管性痴呆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脑血管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方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张英;刘帆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隔姜灸加耳穴按压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采用隔姜艾灸气海、关元、三阴交、子宫四穴,配合耳穴按压内生殖器、内分泌、皮质下3个穴位.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的改变.结果 隔姜灸加耳穴按压能明显缓解疼痛程度.结论 隔姜灸加耳穴按压治疗护生原发性痛经效果良好.
作者:龚媛媛;张玉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颅脑损伤所致的精神障碍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结局.结果 护理后2组患者MOCA及MMSE的评估结果均显著优于护理前(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MOCA及MMSE的评估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有效治疗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
作者:吴莉蓉;石利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老年肺心病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 将80例老年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以及症状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老年肺心病患者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对老年患者的健康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武清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急救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0例高热惊厥患儿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除对症治疗外,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急救护理措施.对比2组退热时间、止惊时间、复发次数和并发症发生率,运用自制满意度量表评价2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和止惊时间分别为(19.4±7.3) min和(27.4±8.2) min,对照组分别为(28.5±10.1)min和(39.5±9.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复发次数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急救护理干预能有效治疗高热惊厥患儿.
作者:林惠玲;范玉梅;陈燕;林淼雄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