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拉环式塑料瓶塞开启后消毒与否的效果研究

仲琴

关键词:拉环式塑料瓶塞, 细菌, 消毒
摘要:目的 比较研究拉环式塑料瓶塞在开启后消毒与不消毒的效果差异.方法 在本院拉环式塑料输液瓶中随机选取完好的输液瓶600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0瓶.在同一个病区治疗室内将2组拉环式塑料输液瓶开启,实验组不消毒直接在瓶塞上采集样本,对照组在拉环式塑料输液瓶开启后用复合碘消毒瓶口,2 min后再采集样本.将2组样本进行统一的细菌培养,观察2组样本的细菌生长情况.结果 2组拉环式塑料瓶塞的采集样本经过培养后均无细菌生长.结论 拉环式塑料瓶开启后,在正常的临床护理操作中无需对瓶塞进行再次消毒,瓶塞处于无菌状态.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孕妇分娩前后的心理护理研究

    目的 分析孕妇分娩前后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组总产程为(12.08±1.44)h,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8.34±2.46)h(P <0.05).护理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分别为77.50%、22.5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5.00%、45.00%(P<0.05).护理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能缓解产妇抑郁、焦虑情绪,缩短总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葛志会;宋宁艳;刘雪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手术访视及其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目的 分析中国术前术后访视及其健康教育的现状.方法 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收集、整理2011-2015年395篇术前术后访视相关文献,归纳文献类型、分析访视侧重层面及实施健康教育的程度.结果 中国术前术后访视文献主要分为应用类、体会类、综述类和调查类4大类,侧重于访视的模式、制度、方法和内容4个层面,具体表现在访视模式种类不均衡,访视制度缺乏理论支持,访视方法过于固定,访视内容拘于形式且显现健康教育的脆弱性.结论 临床需丰富访视模式,以相关理论为基础,深化健康教育内容,增强术前术后访视的实效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苏丽;李丹琳;裴霄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预见性护理在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4例行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高压氧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91.5% (43/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 (35/47)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2% (P <0.05).结论 在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治疗中开展预见性护理,能够提高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值得借鉴.

    作者:梁维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评述

    目的 探析健康教育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9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2组护理满意度、新生儿护理知识及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P<0.05);2组在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将健康教育运用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可以提高产妇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以及产褥期保健知识水平,增强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周佳怡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围术期麻醉护理的流程再造应用研究

    目的 探究探究流程再造在麻醉护理的相关效果和应用情况.方法 选择本院就诊的择期手术患者58例,依照是否实施麻醉护理流程再造,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和麻醉师术后满意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施麻醉护理后,对照组术后患者满意率为82.76%,麻醉师满意率为79.31%;观察组术后患者满意率为96.55%,麻醉师满意率为1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为17.24%,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为3.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患者实施麻醉护理流程再造,可提升患者手术质量,对疾病转归具有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唐秀玉;刘金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延伸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7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延伸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管理效能感.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UPPH量表中各评价维度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延伸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

    作者:顾月;刘延锦;马艳丽;段兰兰;崔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医辨证施护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辨证施护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予常规护理和辩证施护,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 (P <0.05).结论 辨证施护更有针对性地应用于不同病机患者的护理中,发挥了中医护理的特色,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饶玉凤;邬洋;胡丽华;舒翠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化疗患者不良事件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化疗患者不良事件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成管理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管理,管理组予护理风险管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差错、坠床跌倒、静脉渗漏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管理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汤小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中西医结合急救护理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急救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0例高热惊厥患儿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除对症治疗外,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急救护理措施.对比2组退热时间、止惊时间、复发次数和并发症发生率,运用自制满意度量表评价2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和止惊时间分别为(19.4±7.3) min和(27.4±8.2) min,对照组分别为(28.5±10.1)min和(39.5±9.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复发次数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急救护理干预能有效治疗高热惊厥患儿.

    作者:林惠玲;范玉梅;陈燕;林淼雄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人格特征与严重烧伤后创伤性成长的相关性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人格特征与严重烧伤患者创伤性成长(PTG)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量表中文版(EPQ)与PTG量表,对68例重度烧伤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烧伤患者EPQ中P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常模,E、N、L量表评分则显著高于常模(均P <0.05):EPQ中测量的N因子与PTG呈正相关(P<0.05),E因子和P因子与PTG呈负相关(P<0.05).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进行个性化心理疏导,可促进其创伤后成长,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梁英;肖文芳;焦丹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医护理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法.方法 将10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相关护理措施,通过心理护理、卧床护理、饮食指导、预防肺栓塞护理、溶栓护理、患肢护理与健康宣教,观察患者经中医护理后患肢症状,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后所有症状均显著改善,患者患肢肿胀消失,经临床检查深静脉血栓大幅消失,治疗有效率为100%.其中,9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肺栓塞,经保守治疗得到治愈;2例患者发生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改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后逐渐自行痊愈,并发症发生率为11.0%.结论 采取中医方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手段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促进患者血液循环.

    作者:许萌;金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后焦虑的影响.方法 82例胃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DS和HAMA评分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SDS和HAMA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 对胃癌化疗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

    作者:侯旭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重症颅脑损伤早期建立人工气道患者60例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早期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6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呼吸道护理,治疗组予早期建立人工气道并实施人工气道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气道阻塞窒息发生率、误吸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建立人工气道并实施科学、规范化的管理,可避免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因呼吸道不畅而发生意外情况,降低窒息风险,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抢救成功率.

    作者:秦冬梅;朱叶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急性精神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胃肠道手术患者急性术后精神障碍的原因和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发病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 本组患者发生术后急性精神障碍21例(11.6%).症状轻微者采取心理干预,予约束性保护,合理控制疼痛;重症者予以抗精神类药物治疗.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顺利康复.结论 患者的年龄、手术级别、饮食、睡眠等因素与急性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术前合理的风险评测及心理沟通,术后积极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是预防胃肠道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重要措施.

    作者:徐海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电动吸引装置在洗胃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电动吸引装置在洗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行洗胃抢救的急诊口服中毒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20例.对照1组采用电动洗胃机洗胃,对照2组采用注射器洗胃,研究组采用电动吸引装置洗胃.观察3组清除食物残渣有效率、清除毒物有效率、洗胃总时间、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1组清除食物残渣有效率、清除毒物有效率及洗胃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1组清除食物残渣有效率、清除毒物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2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1组洗胃总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2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动吸引装置洗胃可取得与洗胃机相同的洗胃效果.

    作者:孙欣;黎东眉;莫永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 研究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具体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30例在职外科护理人员,2013年5月-2014年4月实行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设为A组,2014年5月-2015年5月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设为B组,统计并比较2组护理人员对于2种管理模式的护理管理满意度.结果 A组满意度为60%,B组为90%,B组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 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在提高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增强对工作的积极性,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涂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在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12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产后护理常规,观察组在产后护理常规基础上施行预防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护理疗效.结果 观察组发生深静脉血栓3例(4.41%),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9例(17.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经过治疗后康复出院.结论 产后积极施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可显著减低血栓发生率,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涂美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30例.常规组行一般护理,干预组行延续性护理.采用Piper疲乏量表及自制生存质量测评表评价患者疗效.结果 治疗2个月后,干预组癌性疲乏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社会融入度、家庭融入感等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患者满意度为70%,显著低于干预组93.3% (P <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显著改善乳腺癌患者的术后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

    作者:古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肺心病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老年肺心病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 将80例老年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以及症状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老年肺心病患者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对老年患者的健康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武清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不同负压吸引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不同负压吸引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2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根据负压吸引程度不同分为高负压吸引组与低负压吸引组.实验组22例术后采用高负压吸引,水封瓶波动-15~-20 cmH2O,对照组30例术后采用低负压吸引,水封瓶波动-8~-12 cmH2O.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2~5天的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第4天的体温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负压吸引能够减少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引流量,缩短术后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负担.

    作者:王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