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冬梅;朱叶春
目的 研究压疮预防护理模式干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重症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压疮预防护理模式,比较2组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1例患者发生压疮,对照组则有5例发生压疮,观察组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压疮预防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预防脑卒中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皮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急救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0例高热惊厥患儿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除对症治疗外,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急救护理措施.对比2组退热时间、止惊时间、复发次数和并发症发生率,运用自制满意度量表评价2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和止惊时间分别为(19.4±7.3) min和(27.4±8.2) min,对照组分别为(28.5±10.1)min和(39.5±9.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复发次数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急救护理干预能有效治疗高热惊厥患儿.
作者:林惠玲;范玉梅;陈燕;林淼雄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舒适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给予个体化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焦虑水平.结果 2组患者血压水平、焦虑水平较手术前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血压水平、焦虑水平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个体化舒适护理能显著改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焦虑水平与血压水平.
作者:陈洪丽;李坤娟;朱雪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探讨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配合及体会.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16例患者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和优化患者术前访视、各项物品的准备、同时加强术中巡回护士及时提供手术用品,掌握手术配合要点,熟悉手术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结果 16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前精心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手术护士做好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是手术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
作者:赵瑞如;丁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整合式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移植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肝移植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整合式心理干预方法.比较2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总体健康评分、生活质量总体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和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整合式心理护理干预能缓解肝移植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查元;师婷;张锦;李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疼痛管理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疼痛管理.比较2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及术后焦虑情绪指标.结果 2组术后12、24、48 h的VAS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术后焦虑、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及强迫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疼痛管理能明显缓解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焦虑情绪.
作者:陈晓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4例行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高压氧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91.5% (43/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 (35/47)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2% (P <0.05).结论 在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治疗中开展预见性护理,能够提高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值得借鉴.
作者:梁维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放松训练联合目标性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情绪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放松训练及目标性康复训练,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情绪及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2组患者干预后FMA评分及ADL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上升,且观察组上升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及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 放松训练联合目标性康复训练可有效缓解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晨茜;杨蓓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电动吸引装置在洗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行洗胃抢救的急诊口服中毒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20例.对照1组采用电动洗胃机洗胃,对照2组采用注射器洗胃,研究组采用电动吸引装置洗胃.观察3组清除食物残渣有效率、清除毒物有效率、洗胃总时间、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1组清除食物残渣有效率、清除毒物有效率及洗胃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1组清除食物残渣有效率、清除毒物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2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1组洗胃总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2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动吸引装置洗胃可取得与洗胃机相同的洗胃效果.
作者:孙欣;黎东眉;莫永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12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产后护理常规,观察组在产后护理常规基础上施行预防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护理疗效.结果 观察组发生深静脉血栓3例(4.41%),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9例(17.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经过治疗后康复出院.结论 产后积极施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可显著减低血栓发生率,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涂美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研究拉环式塑料瓶塞在开启后消毒与不消毒的效果差异.方法 在本院拉环式塑料输液瓶中随机选取完好的输液瓶600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0瓶.在同一个病区治疗室内将2组拉环式塑料输液瓶开启,实验组不消毒直接在瓶塞上采集样本,对照组在拉环式塑料输液瓶开启后用复合碘消毒瓶口,2 min后再采集样本.将2组样本进行统一的细菌培养,观察2组样本的细菌生长情况.结果 2组拉环式塑料瓶塞的采集样本经过培养后均无细菌生长.结论 拉环式塑料瓶开启后,在正常的临床护理操作中无需对瓶塞进行再次消毒,瓶塞处于无菌状态.
作者:仲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药蜡疗缓解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中药蜡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腰腿部疼痛程度评分.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6.0% (48/50),高于对照组的84.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蜡疗应用于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好,镇痛效果较好.
作者:黄裕;姚文凤;李哲琳;周玉球;宁阿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整体性护理对成人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临床症状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50例成人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比较2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呼气高峰流速(PEFR).比较2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FVC、FEV1和PEFR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20% (P <0.05).结论 在成人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整体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极大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焦丹丹;王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理配合对提升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加强系统化手术室护理配合,比较2组患者手术室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患者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手术室护理配合可以有效改善手术室护理服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俞广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7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延伸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管理效能感.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UPPH量表中各评价维度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延伸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
作者:顾月;刘延锦;马艳丽;段兰兰;崔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患者家属对MDRO感染认知度和自我防护情况,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方法 选取MDRO感染患者陪护家属2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影响家属感染防护效果的原因,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家属对MDRO感染相关知识认知情况.结果 26例(100.0%)患者家属“不知道怎样防护”,22例(84.6%)认为“不是传染病、无需防护”,21例(80.8%)出于“节省开支”而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8例(30.8%)“担心患者有病耻感”.干预后患者家属在MDRO感染、手卫生、物品消毒和病室环境消毒知识方面知晓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开展家属健康宣教、完善防护措施和用品、加强患者家属培训、强化患者家属手卫生意识和规范医疗垃圾处理,能有效改善MDRO感染患者家属对疾病认知情况.
作者:薛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下肢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危险因素预防和功能锻炼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DVT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术后DVT发生率为10.0% (4/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9/40)(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95.0% (38/40)和85.0% (3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下肢骨折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危险因素预防和功能锻炼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DVT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胃肠道手术患者急性术后精神障碍的原因和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发病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 本组患者发生术后急性精神障碍21例(11.6%).症状轻微者采取心理干预,予约束性保护,合理控制疼痛;重症者予以抗精神类药物治疗.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顺利康复.结论 患者的年龄、手术级别、饮食、睡眠等因素与急性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术前合理的风险评测及心理沟通,术后积极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是预防胃肠道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重要措施.
作者:徐海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医护小组联合查房在规避ICU患者护理缺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ICU科室自2014年8月起改革查房模式,实施医护小组联合查房,由值班医生、责任护士搭配对患者进行查房.比较医护小组联合查房前后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患者护理缺陷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变化.结果 医护小组联合查房后,责任护士疾病诊断、诊疗方案、护理落实等方面的掌握率显著高于联合查房前(P<0.05),ICU患者的压疮、意外拔管、VAP等发生率低于联合查房前(P<0.05),患者家属在风险防范、护理操作、护理结果方面的满意度高于联合查房前(P<0.05).结论 医护小组联合查房能够提高责任护士对ICU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规避护理缺陷,改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申桂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探究流程再造在麻醉护理的相关效果和应用情况.方法 选择本院就诊的择期手术患者58例,依照是否实施麻醉护理流程再造,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和麻醉师术后满意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施麻醉护理后,对照组术后患者满意率为82.76%,麻醉师满意率为79.31%;观察组术后患者满意率为96.55%,麻醉师满意率为1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为17.24%,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为3.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患者实施麻醉护理流程再造,可提升患者手术质量,对疾病转归具有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唐秀玉;刘金碧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