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2096-0867
  • 国内刊号:31-2114/R
  • 影响因子:
  • 创刊:2015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联盟期刊
  • 护理淡定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2016年01期文献
  • 中医辨证施护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辨证施护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予常规护理和辩证施护,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 (P <0.05).结论 辨证施护更有针对性地应用于不同病机患者的护理中,发挥了中医护理的特色,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饶玉凤;邬洋;胡丽华;舒翠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3种评估量表对术中急性压疮预测能力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并评价Braden、Noaon、Waterlow量表对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中急性压疮的预测能力.方法 选取外科病区择期手术患者383例,由手术室注册护士应用3种量表的合并量表于术前访视时对患者进行评估,分析并比较3种量表的条目敏感性及各量表的佳诊断界值.结果 383例患者中术中急性压疮21例(5.48%),均只发生一处部位压疮,仅1例患者于髋部出现了Ⅱ期压疮(4.76%),压疮为多发部位为骶尾部12例(57.14%).Braden量表、Norton量表和Waterlow量表的佳诊断界值分别为16分、18分和14分,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5、0.717和0.624.结论 用于术前评估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中急性压疮发生危险,Norton量表优于Braden和Waterlow量表.

    作者:汪佳丽;白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医护小组联合查房在规避ICU患者护理缺陷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医护小组联合查房在规避ICU患者护理缺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ICU科室自2014年8月起改革查房模式,实施医护小组联合查房,由值班医生、责任护士搭配对患者进行查房.比较医护小组联合查房前后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患者护理缺陷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变化.结果 医护小组联合查房后,责任护士疾病诊断、诊疗方案、护理落实等方面的掌握率显著高于联合查房前(P<0.05),ICU患者的压疮、意外拔管、VAP等发生率低于联合查房前(P<0.05),患者家属在风险防范、护理操作、护理结果方面的满意度高于联合查房前(P<0.05).结论 医护小组联合查房能够提高责任护士对ICU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规避护理缺陷,改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申桂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放松训练联合目标性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情绪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放松训练联合目标性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情绪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放松训练及目标性康复训练,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情绪及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2组患者干预后FMA评分及ADL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上升,且观察组上升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及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 放松训练联合目标性康复训练可有效缓解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晨茜;杨蓓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术后发生上肢血肿的护理研究

    目的 分析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术后上肢血肿护理.方法 选取60例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术后发生上肢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行针对性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为83.33%,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6.67%,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术后出现上肢血肿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止血,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吴雯亚;李园;陈菊;晏晓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人格特征与严重烧伤后创伤性成长的相关性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人格特征与严重烧伤患者创伤性成长(PTG)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量表中文版(EPQ)与PTG量表,对68例重度烧伤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烧伤患者EPQ中P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常模,E、N、L量表评分则显著高于常模(均P <0.05):EPQ中测量的N因子与PTG呈正相关(P<0.05),E因子和P因子与PTG呈负相关(P<0.05).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进行个性化心理疏导,可促进其创伤后成长,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梁英;肖文芳;焦丹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治疗性护理支持对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患者依从性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治疗性护理支持对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患者依从性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以140例行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治疗的胃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围术期给予治疗性护理支持,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支持,比较2组患者对手术的依从性及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0.77±0.25)h和(13.5±4.2)d,术中出血量为(36.3±0.65) mL,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45例完全依从,对照组有28例完全依从,观察组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性护理支持具有明显优势,更符合内镜治疗的护理需求.

    作者:汤红;陶震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术后分期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后分期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105例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分期护理,观察2组患者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变化.结果 经治疗,2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ADL评分均得到提升,而观察组患者的上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分期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作用明显,能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康晓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减轻急性阑尾炎术后腹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减轻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术后腹胀护理及指导,观察组予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术后肠蠕动恢复和肛门排气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能显著减轻急性阑尾炎术后腹胀程度.

    作者:周小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预见性护理在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4例行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高压氧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91.5% (43/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 (35/47)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2% (P <0.05).结论 在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治疗中开展预见性护理,能够提高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值得借鉴.

    作者:梁维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肺心病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老年肺心病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 将80例老年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以及症状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老年肺心病患者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对老年患者的健康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武清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不同负压吸引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不同负压吸引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2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根据负压吸引程度不同分为高负压吸引组与低负压吸引组.实验组22例术后采用高负压吸引,水封瓶波动-15~-20 cmH2O,对照组30例术后采用低负压吸引,水封瓶波动-8~-12 cmH2O.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2~5天的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第4天的体温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负压吸引能够减少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引流量,缩短术后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负担.

    作者:王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多重耐药菌患者家属感染防护现状调查和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患者家属对MDRO感染认知度和自我防护情况,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方法 选取MDRO感染患者陪护家属2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影响家属感染防护效果的原因,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家属对MDRO感染相关知识认知情况.结果 26例(100.0%)患者家属“不知道怎样防护”,22例(84.6%)认为“不是传染病、无需防护”,21例(80.8%)出于“节省开支”而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8例(30.8%)“担心患者有病耻感”.干预后患者家属在MDRO感染、手卫生、物品消毒和病室环境消毒知识方面知晓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开展家属健康宣教、完善防护措施和用品、加强患者家属培训、强化患者家属手卫生意识和规范医疗垃圾处理,能有效改善MDRO感染患者家属对疾病认知情况.

    作者:薛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围术期麻醉护理的流程再造应用研究

    目的 探究探究流程再造在麻醉护理的相关效果和应用情况.方法 选择本院就诊的择期手术患者58例,依照是否实施麻醉护理流程再造,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和麻醉师术后满意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施麻醉护理后,对照组术后患者满意率为82.76%,麻醉师满意率为79.31%;观察组术后患者满意率为96.55%,麻醉师满意率为1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为17.24%,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为3.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患者实施麻醉护理流程再造,可提升患者手术质量,对疾病转归具有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唐秀玉;刘金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低眼压性浅前房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低眼压性浅前房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低眼压性浅前房患者90例,根据病历号分组,单数为实验组,双数为对照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整体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结局.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实验组患者的二次手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前房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2组患者的眼压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眼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整体护理的实施对促进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低眼压性浅前房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丽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局部枸橼酸抗凝在酒精中毒致挤压综合征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技术在酒精中毒致挤压综合征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5例酒精中毒致挤压综合征患者接受局部枸橼酸抗凝CBP治疗及护理,观察患者转归及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磷酸激酶同工酶(CPK)、尿肌红蛋白(Mb)、血K+和尿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5例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治愈出院.患者治疗后BUN、Scr、CPK、Mb、血K+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尿量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局部枸橼酸抗凝技术对改善酒精中毒致挤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张海燕;牛冬花;柳臣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延伸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7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延伸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管理效能感.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UPPH量表中各评价维度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延伸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

    作者:顾月;刘延锦;马艳丽;段兰兰;崔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品管圈活动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调查活动前6个月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开展头脑风暴,分析患者服药依从性低的原因,拟定对策,运用PDCA循环程序,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分析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效果满意度情况.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发生率为3.51%,显著低于活动前的9.32%;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为95.27%,显著高于活动前的8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达成率为129.98%,进步率为62.34%.结论 实施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满意度.

    作者:闫玲;常丽;周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结膜囊冲洗法治疗流行性结膜炎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结膜囊冲洗法治疗流行性结膜炎的效果.方法 150例流行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应用传统的药水滴眼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结膜囊冲洗法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且3、5d治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传统疗法结合结膜囊冲洗法治疗流行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好.

    作者:黄景银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PICC导管在骨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骨科重症患者PICC导管的应用和护理.方法 39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PICC组和留置针组.比较2组患者静脉炎、渗出、静脉器材花费情况.结果 PICC组静脉炎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留置针组的100%(P<0.05);PICC组渗出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留置针组的53%(P<0.05);PICC组日花费为(15±2.2)元,显著少于留置针组的(35±2.9)元(P<0.05).结论 骨科重症患者应用PICC可减少静脉炎、渗出的发生,降低治疗费用.

    作者:孙大千;孙莹;阙纤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重症颅脑损伤早期建立人工气道患者60例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早期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6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呼吸道护理,治疗组予早期建立人工气道并实施人工气道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气道阻塞窒息发生率、误吸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建立人工气道并实施科学、规范化的管理,可避免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因呼吸道不畅而发生意外情况,降低窒息风险,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抢救成功率.

    作者:秦冬梅;朱叶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隔姜灸加耳穴按压治疗护生原发性痛经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隔姜灸加耳穴按压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采用隔姜艾灸气海、关元、三阴交、子宫四穴,配合耳穴按压内生殖器、内分泌、皮质下3个穴位.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的改变.结果 隔姜灸加耳穴按压能明显缓解疼痛程度.结论 隔姜灸加耳穴按压治疗护生原发性痛经效果良好.

    作者:龚媛媛;张玉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护理风险评估及预防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评估及预防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护理风险评估实施后6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研究组)和实施前患者40例(对照组).比较2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0% (P <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 (P <0.05).结论 实施护理风险评估及预防可以明显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梁艳;王玮玮;袁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压疮预防护理模式干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压疮预防护理模式干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重症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压疮预防护理模式,比较2组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1例患者发生压疮,对照组则有5例发生压疮,观察组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压疮预防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预防脑卒中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皮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颅脑损伤所致的精神障碍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结局.结果 护理后2组患者MOCA及MMSE的评估结果均显著优于护理前(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MOCA及MMSE的评估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有效治疗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

    作者:吴莉蓉;石利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下肢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危险因素预防和功能锻炼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DVT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术后DVT发生率为10.0% (4/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9/40)(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95.0% (38/40)和85.0% (3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下肢骨折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危险因素预防和功能锻炼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DVT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疼痛管理对患者术后疼痛及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疼痛管理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疼痛管理.比较2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及术后焦虑情绪指标.结果 2组术后12、24、48 h的VAS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术后焦虑、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及强迫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疼痛管理能明显缓解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焦虑情绪.

    作者:陈晓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30例.常规组行一般护理,干预组行延续性护理.采用Piper疲乏量表及自制生存质量测评表评价患者疗效.结果 治疗2个月后,干预组癌性疲乏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社会融入度、家庭融入感等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患者满意度为70%,显著低于干预组93.3% (P <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显著改善乳腺癌患者的术后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

    作者:古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辨证施护在社区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辨证施护在社区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辨证施护,6个月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0% (21/30),观察组为93.3% (28/3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社区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中采用辨证施护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幽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后焦虑的影响.方法 82例胃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DS和HAMA评分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SDS和HAMA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 对胃癌化疗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

    作者:侯旭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个体化舒适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个体化舒适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给予个体化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焦虑水平.结果 2组患者血压水平、焦虑水平较手术前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血压水平、焦虑水平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个体化舒适护理能显著改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焦虑水平与血压水平.

    作者:陈洪丽;李坤娟;朱雪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抑郁、焦虑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2例本院接收的伴有抑郁、焦虑情绪的冠心病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心理疏导联合健康教育的护理方式,观察2组护理后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在SAS、SDS评分上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心理疏导联合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抑郁、焦虑患者进行护理,能显著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邬洋;饶玉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在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12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产后护理常规,观察组在产后护理常规基础上施行预防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护理疗效.结果 观察组发生深静脉血栓3例(4.41%),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9例(17.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经过治疗后康复出院.结论 产后积极施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可显著减低血栓发生率,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涂美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在CT增强检查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CT增强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10月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500例设为观察组,并选取2014年5-7月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50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观察2组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对照组为3.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8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6% (P<0.01).结论 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树莲;陈雪芬;陈幼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整体性护理对成人重症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和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整体性护理对成人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临床症状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50例成人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比较2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呼气高峰流速(PEFR).比较2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FVC、FEV1和PEFR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20% (P <0.05).结论 在成人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整体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极大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焦丹丹;王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护理配合在手术室护理服务提升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护理配合对提升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加强系统化手术室护理配合,比较2组患者手术室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患者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手术室护理配合可以有效改善手术室护理服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俞广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孕妇分娩前后的心理护理研究

    目的 分析孕妇分娩前后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组总产程为(12.08±1.44)h,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8.34±2.46)h(P <0.05).护理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分别为77.50%、22.5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5.00%、45.00%(P<0.05).护理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能缓解产妇抑郁、焦虑情绪,缩短总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葛志会;宋宁艳;刘雪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医护理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法.方法 将10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相关护理措施,通过心理护理、卧床护理、饮食指导、预防肺栓塞护理、溶栓护理、患肢护理与健康宣教,观察患者经中医护理后患肢症状,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后所有症状均显著改善,患者患肢肿胀消失,经临床检查深静脉血栓大幅消失,治疗有效率为100%.其中,9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肺栓塞,经保守治疗得到治愈;2例患者发生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改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后逐渐自行痊愈,并发症发生率为11.0%.结论 采取中医方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手段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促进患者血液循环.

    作者:许萌;金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对老年脑血管患者生活质量及血管性痴呆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脑血管患者生活质量及血管性痴呆的预防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就诊的100名老年脑血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2年后患者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2年后轻、中度以及重度血管性痴呆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脑血管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方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张英;刘帆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整合式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移植患者情绪的影响

    目的 分析整合式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移植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肝移植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整合式心理干预方法.比较2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总体健康评分、生活质量总体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和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整合式心理护理干预能缓解肝移植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查元;师婷;张锦;李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电动吸引装置在洗胃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电动吸引装置在洗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行洗胃抢救的急诊口服中毒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20例.对照1组采用电动洗胃机洗胃,对照2组采用注射器洗胃,研究组采用电动吸引装置洗胃.观察3组清除食物残渣有效率、清除毒物有效率、洗胃总时间、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1组清除食物残渣有效率、清除毒物有效率及洗胃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1组清除食物残渣有效率、清除毒物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2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1组洗胃总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2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动吸引装置洗胃可取得与洗胃机相同的洗胃效果.

    作者:孙欣;黎东眉;莫永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乳癌扩大根治术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目的 探讨乳癌扩大根治术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行乳癌扩大根治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住院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和SF-36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癌扩大根治术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较为可靠.

    作者:施玉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急性精神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胃肠道手术患者急性术后精神障碍的原因和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发病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 本组患者发生术后急性精神障碍21例(11.6%).症状轻微者采取心理干预,予约束性保护,合理控制疼痛;重症者予以抗精神类药物治疗.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顺利康复.结论 患者的年龄、手术级别、饮食、睡眠等因素与急性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术前合理的风险评测及心理沟通,术后积极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是预防胃肠道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重要措施.

    作者:徐海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中西医结合急救护理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急救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0例高热惊厥患儿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除对症治疗外,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急救护理措施.对比2组退热时间、止惊时间、复发次数和并发症发生率,运用自制满意度量表评价2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和止惊时间分别为(19.4±7.3) min和(27.4±8.2) min,对照组分别为(28.5±10.1)min和(39.5±9.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复发次数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急救护理干预能有效治疗高热惊厥患儿.

    作者:林惠玲;范玉梅;陈燕;林淼雄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目的 总结探讨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配合及体会.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16例患者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和优化患者术前访视、各项物品的准备、同时加强术中巡回护士及时提供手术用品,掌握手术配合要点,熟悉手术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结果 16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前精心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手术护士做好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是手术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

    作者:赵瑞如;丁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药蜡疗缓解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蜡疗缓解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中药蜡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腰腿部疼痛程度评分.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6.0% (48/50),高于对照组的84.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蜡疗应用于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好,镇痛效果较好.

    作者:黄裕;姚文凤;李哲琳;周玉球;宁阿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手术访视及其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目的 分析中国术前术后访视及其健康教育的现状.方法 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收集、整理2011-2015年395篇术前术后访视相关文献,归纳文献类型、分析访视侧重层面及实施健康教育的程度.结果 中国术前术后访视文献主要分为应用类、体会类、综述类和调查类4大类,侧重于访视的模式、制度、方法和内容4个层面,具体表现在访视模式种类不均衡,访视制度缺乏理论支持,访视方法过于固定,访视内容拘于形式且显现健康教育的脆弱性.结论 临床需丰富访视模式,以相关理论为基础,深化健康教育内容,增强术前术后访视的实效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苏丽;李丹琳;裴霄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评述

    目的 探析健康教育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9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2组护理满意度、新生儿护理知识及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P<0.05);2组在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将健康教育运用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可以提高产妇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以及产褥期保健知识水平,增强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周佳怡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化疗患者不良事件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化疗患者不良事件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成管理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管理,管理组予护理风险管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差错、坠床跌倒、静脉渗漏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管理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汤小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 研究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具体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30例在职外科护理人员,2013年5月-2014年4月实行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设为A组,2014年5月-2015年5月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设为B组,统计并比较2组护理人员对于2种管理模式的护理管理满意度.结果 A组满意度为60%,B组为90%,B组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 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在提高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增强对工作的积极性,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涂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10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210名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210名护士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及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婚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高于已婚护士,不值夜班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高于值夜班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总体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为(2.84±0.25)分,其中工作本身及工作负荷这一因子得分低,其余由低到高依次分别为工作/家庭的平衡、个人发展工资及福利、工作被认可、管理、与同事关系.结论 医院管理者应注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临床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作者:高云珠;欧贵雪;薛少芳;林惠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拉环式塑料瓶塞开启后消毒与否的效果研究

    目的 比较研究拉环式塑料瓶塞在开启后消毒与不消毒的效果差异.方法 在本院拉环式塑料输液瓶中随机选取完好的输液瓶600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0瓶.在同一个病区治疗室内将2组拉环式塑料输液瓶开启,实验组不消毒直接在瓶塞上采集样本,对照组在拉环式塑料输液瓶开启后用复合碘消毒瓶口,2 min后再采集样本.将2组样本进行统一的细菌培养,观察2组样本的细菌生长情况.结果 2组拉环式塑料瓶塞的采集样本经过培养后均无细菌生长.结论 拉环式塑料瓶开启后,在正常的临床护理操作中无需对瓶塞进行再次消毒,瓶塞处于无菌状态.

    作者:仲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融合与发展 传承与创新

    2015年5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这是首个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国家级规划,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全民健康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在各级领导和广大护理工作者的关怀与支持下,《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正式创刊,实乃中国中医药领域的一件喜事,亦是中西医结合护理学界的新的里程碑.她将构建国内外护理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融合中西医健康服务理念,促进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培养中西医结合国际人才,为我国健康服务业贡献力量.

    作者:赵金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