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翻转课堂”在住院糖尿病患者系统化口腔卫生宣教中的应用

潘莉丽;张佩玲;燕苹

关键词:翻转课堂, 口腔卫生, 健康宣教, 糖尿病, 牙周炎
摘要: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在住院糖尿病患者系统化口腔卫生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系统化口腔卫生宣教,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进行系统化口腔卫生宣教.比较2组对口腔健康宣教方法的评价,观察2组糖尿病与牙周炎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口腔卫生操作方法的掌握情况.结果 在宣教方式的评价中实验组喜欢这种培训方式及认为总体效果好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理论知识评分、操作技能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应用于住院糖尿病患者系统化口腔卫生宣教中能提高培训效率和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本科生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

    目的 了解学生信息素养现状,探讨开展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信息素养调查表》对111名护理本科生的信息素养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75.68%的学生能主动寻求所需信息,31.54%的学生事先制定计划查找信息.28.83%的学生去图书馆能进行正确、高效的查阅流程,能够采用特殊检索技术来建构检索策略占27.93%.13.52%的学生学习过知识产权、版权法等方面的课程.结论 多数学生的信息意识较强,但信息评估能力和信息道德有待提高,应将信息素质教育与护理学科教育相结合,开展专业信息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作者:王艳波;许瑞;李芳;崔宇红;吉秀家;陶维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门急诊输液护理中应用

    目的 探讨在门急诊输液患者中给予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门急救中心输液大厅2015年6月-2016年6月输液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观察2组护理满意度、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能够满足患者的心理、生理需要,尊重、关心患者,提高门急诊输液护理水平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胸外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提高胸外科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4月实习的护理本科护生5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名.对照组采用普通临床带教方法,实验组采用SBAR标准化沟通方法,评价2组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有助于提高实习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提高实习积极性.

    作者:张杏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情景模拟教学法提高全科医学生护理操作的教学研究

    目的 探讨情境模拟教学法应用于护理操作学教学中的合理性及应用于不同人数的班级佳教学效果的模式.方法 对201 1级31名全科医学本科生及2012级67名全科医学本科生实施“简短理论讲授(1学时)+情境模拟演练、分析总结(1学时)+分项技术操作练习(1学时)”为主线的教学法,课后进行授课效果的问卷调查.结果 2011级学生认为上述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占100.00%)、“巩固已学知识点,拓宽了知识面”(占100.00%)、“引领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占l00.00%)、“提高团队协作精神”(占94.12%)及“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占94.12%).2012级学生第1~3节沿用2011级上课模式,发现存在较多问题,评价得分较低,第4~6节调整后评价较之前提高(P<0.05).结论 情境模拟教学法的应用可提高全科医学方向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实施细节要根据学生人数的不同进行调整.

    作者:嵇玲瑛;陈巧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4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观察2组产妇产后护理技能掌握情况,比较2组产妇对护理质量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产妇对产后护理及新生儿护理相关技能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对基础护理、一级护理、危重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有利于产妇更好地掌握产后自我护理与新生儿的护理技能,对产后恢复及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胡清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集束化护理预防留置针静脉炎的效果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留置针静脉炎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肿瘤中心收治患者190例根据收治病区不同分为2组.干预组85例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后给予集束化护理,对照组患者105例使用静脉留置针后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静脉炎发生率24.70% (21/85),对照组为61.90%(65/1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肿瘤患者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风险.

    作者:郭菁;郝素娟;王祖晶;倪卫燕;许文娟;鲁林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士岗位胜任力的评估研究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手术室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估问题.通过计算灰色关联系数矩阵,得到关联度.同时本文还结合实例分析,为定量研究手术室护士岗位胜任力提供了一种途径.

    作者:蒋建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钝性分离法在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钝性分离法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鞘管置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经肘上B超引导下微插管鞘技术置入PICC导管患者按照置管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送入血管鞘时采用钝性分离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解剖刀沿导丝扩皮后沿导丝送入血管鞘.观察2组HCC渗血、渗液情况以及一次性送鞘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PICC穿刺处渗血程度较对照组患者轻(P<0.01),观察组发生HCC渗液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一次性送鞘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PICC置管的鞘管置入中应用钝性分离法可降低血管和皮肤损伤,有效避免渗血和渗液的发生.

    作者:韩荟;聂良华;唐月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12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睡眠相关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术后24 h及术后l、2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术后治疗依从性.结果 2组患者术后24 h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75.00% (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张惠虹;龚艳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护理人员锐器伤的追踪分析与防护措施探讨

    目的 分析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的相关因素,总结防护措施.方法 收集24名发生锐器伤的护理人员相关资料,调查统计基本情况,包括岗位、受伤时间段等,跟踪观察出现锐器伤后的处理情况.结果 24名发生锐器伤的护理人员中临床护士22名,输液针头是常见的致伤锐器,08:00 ~ 12:00是发生锐器伤高危时间段,拔针及拔针后处置不当是导致锐器伤的主要因素,24名护理人员均完成追踪随访,未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结论 加强职业培训,规范操作规程,完善职业防护管理是降低针刺伤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玉兰;程洪英;张红芳;胡继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保温护理改善患者低体温及凝血功能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保温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低体温的改善作用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2例择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接受术中保温护理干预.观察2组术中鼻咽部温度(NPT),观察手术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结果 术中,观察组患者NPT下降不明显,而对照组从接受麻醉30 min开始,NPT较观察组有显著下降(P<0.01).术后,观察组凝血功能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T、TT、APTT和FIB指标较术前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对患者进行保温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低体温现象,有效保护凝血功能.

    作者:陈晓红;刘艳红;仲丽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翻转课堂”在住院糖尿病患者系统化口腔卫生宣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在住院糖尿病患者系统化口腔卫生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系统化口腔卫生宣教,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进行系统化口腔卫生宣教.比较2组对口腔健康宣教方法的评价,观察2组糖尿病与牙周炎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口腔卫生操作方法的掌握情况.结果 在宣教方式的评价中实验组喜欢这种培训方式及认为总体效果好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理论知识评分、操作技能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应用于住院糖尿病患者系统化口腔卫生宣教中能提高培训效率和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

    作者:潘莉丽;张佩玲;燕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BD留置针与威高留置针临床应用比较

    目的 探讨BD公司生产的密闭式防针刺伤型静脉留置针(BD留置针)与山东威海洁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威高留置针)在临床输液使用中的优劣性.方法 统计骨伤科2016年3月-11月输液人次,就2种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舒适度、护士操作难度、临床安全性能等多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无论从患者还是护士方面,威高留置针在临床使用的效果都优于BD.结论 留置针的使用与患者因素、护士因素、药物因素等诸多方面相关,各类型号留置针均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缺点,临床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输液工具.

    作者:李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PDCA循环在精密器械清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精密器械清洗质量的效果.方法 应用PDCA循环法找出2016年2月1日-2月29日(PDCA循环法实施前)精密器械清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制定计划,确定目标及改进措施,组织实施,检查处理.观察2016年3月1日-3月31日(PDCA循环法实施中)、2016年4月1日-4月30日(PDCA循环法实施后)精密器械清洗情况.结果 应用PDCA循环法后,精密器械清洗合格率由92.19%提高到98.97%,无人为因素损坏及配件丢失.结论 在精密器械清洗质量控制中应用PDCA循环法,能够保证器械清洗质量,提高器械使用率,杜绝人为因素损坏及配件丢失,节约成本,对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滕智英;刘芳;宋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协同护理模式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哮喘患儿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3例.在规范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宣教和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协同护理干预.通过肺功能、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出院后6个月内哮喘相关事件发生情况及用药依从性方面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哮喘控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6个月内,观察组患儿急诊和再次住院次数较对照组患儿少(P<0.05),服药依从性观察组患儿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儿童哮喘管理中开展协同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哮喘控制水平.

    作者:钱小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于AIMS65危险度评分的上消化道出血分层护理管理

    目的 基于AIMS65量表评分评估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并探讨分层护理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3年9月-2014年8月住院的22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4年9月-2015年8月住院的23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依据ALMS65量表评分结果对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程度进行分级,采取分层护理措施干预.结果 随着AIMS65量表评分的增高,实验组内各分值组患者人数逐渐下降,各分值组再出血、输血、内镜干预发生率呈升高趋势.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IMS65量表可进行有效风险分级,对患者再出血发生、输血需求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对患者进行分层护理后可减少医疗费用,缩短住院周期,对节约医疗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朱秀琴;赵豫鄂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1例高血压患者耳穴埋籽治疗前实境教学评估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护理、辅助治疗,但是临床上西医护校毕业的护士多,中医护理人才缺乏,还普遍存在理论知识欠缺、辨证施护能力不足的问题[1-2].情景教学模拟真实情景进行教学,已被普遍推崇和应用[3-4].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两大特点[5],实景教学能够让护士身临其境,感觉真实,能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参与其中,也更容易锻炼护士的中医思维,促使其主动学习中医知识.本院在开展临床考核、检查、带教时,通过结合真实病例教育,培训护理人员利用中医知识和思维方式评估病情,从而做到有效执行医嘱和辨证施护,提高护理质量.研究[6-9]报道,耳穴埋籽对高血压有确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本研究通过回顾1例高血压患者耳穴埋籽辅助治疗前的实境教学评估,探讨如何利用中医知识、中医思维方法评估分析病情并制定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乳腺脓肿超声引导穿刺引流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乳腺脓肿超声引导穿刺引流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乳腺脓肿超声引导穿刺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术中及术后仔细观察,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 30例乳腺脓肿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完成引流及冲洗治疗,局部及全身症状均消失,疗效评定为治愈.结论 超声引导穿刺冲洗治疗乳腺脓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护理人员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手术配合度,减少并发症,促进其早期康复.

    作者:孙瑞曼;张晓东;王璐;汤冠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是否按压与皮下出血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是否按压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按压注射部位的临床对照研究,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筛选有效数据,Meta分析方法对纳入研究的结果进行定量合并分析,计算其合并OR值及95% CI.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不按压组皮下出血率和按压组皮下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OR值为0.64(95%CI:0.35 ~ 1.17).结论 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是否按压对皮下出血无明显影响,有必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大样本对照实验予以证实.

    作者:颜鑫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团组健康宣教活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疾病认知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团组健康宣教活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和疾病认知度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1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1例作为研究组,实施团组健康宣教活动.观察并记录2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疾病认知度和糖尿病控制自我效能评分.结果 干预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h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度和血糖监测技能知晓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2组糖尿病控制自我效能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团组健康宣教活动具有良好护理效果,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糖尿病知识知晓度,增强糖尿病控制自我效能.

    作者:张海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