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DCA循环法在提高护士三基理论知识中的应用

巫伟伟

关键词:PDCA循环, 三基理论, 理论考核, 微创手术, 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在提高护士三基理论知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PDCA循环法对微创中心病区护士进行三基培训考核管理,分析原因,制定培训计划,探讨培训效果.结果 实施PDCA后,2016年底科室全体护士“三基”理论考试成绩的合格率由实施PDCA前的29%提升到100%.结论 PDCA循环法能有效改善护理三基培训效果,提高护士的理论知识水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本科生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

    目的 了解学生信息素养现状,探讨开展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信息素养调查表》对111名护理本科生的信息素养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75.68%的学生能主动寻求所需信息,31.54%的学生事先制定计划查找信息.28.83%的学生去图书馆能进行正确、高效的查阅流程,能够采用特殊检索技术来建构检索策略占27.93%.13.52%的学生学习过知识产权、版权法等方面的课程.结论 多数学生的信息意识较强,但信息评估能力和信息道德有待提高,应将信息素质教育与护理学科教育相结合,开展专业信息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作者:王艳波;许瑞;李芳;崔宇红;吉秀家;陶维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护理人员锐器伤的追踪分析与防护措施探讨

    目的 分析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的相关因素,总结防护措施.方法 收集24名发生锐器伤的护理人员相关资料,调查统计基本情况,包括岗位、受伤时间段等,跟踪观察出现锐器伤后的处理情况.结果 24名发生锐器伤的护理人员中临床护士22名,输液针头是常见的致伤锐器,08:00 ~ 12:00是发生锐器伤高危时间段,拔针及拔针后处置不当是导致锐器伤的主要因素,24名护理人员均完成追踪随访,未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结论 加强职业培训,规范操作规程,完善职业防护管理是降低针刺伤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玉兰;程洪英;张红芳;胡继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血管成像仪在患儿外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管成像仪在患儿外周静脉穿刺困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72例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血管成像仪辅助外周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定位盲穿法行静脉穿刺.观察2组穿刺所需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穿刺耗时短于对照组(P<0.05),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患儿使用血管成像仪辅助静脉穿刺,可有效缩短静脉穿刺时间,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作者:戴桂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协同护理模式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哮喘患儿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3例.在规范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宣教和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协同护理干预.通过肺功能、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出院后6个月内哮喘相关事件发生情况及用药依从性方面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哮喘控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6个月内,观察组患儿急诊和再次住院次数较对照组患儿少(P<0.05),服药依从性观察组患儿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儿童哮喘管理中开展协同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哮喘控制水平.

    作者:钱小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ICU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一2016年8月EICU住院患者214例为研究对象,观察ICU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筛选ICU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EICU完成调查患者共192例,发生ICU综合征51例,发生率为26.56%.年龄>60岁、APACHEⅡ评分高、经过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及病友死亡是ICU综合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护理人员要更加注重与患者的交流,尤其是年龄较大、病情较重、经历病友死亡的患者,减轻患者的不适应感及焦虑感,预防及避免ICU综合的发生.

    作者:上官美琴;李蕾;应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PDCA循环在精密器械清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精密器械清洗质量的效果.方法 应用PDCA循环法找出2016年2月1日-2月29日(PDCA循环法实施前)精密器械清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制定计划,确定目标及改进措施,组织实施,检查处理.观察2016年3月1日-3月31日(PDCA循环法实施中)、2016年4月1日-4月30日(PDCA循环法实施后)精密器械清洗情况.结果 应用PDCA循环法后,精密器械清洗合格率由92.19%提高到98.97%,无人为因素损坏及配件丢失.结论 在精密器械清洗质量控制中应用PDCA循环法,能够保证器械清洗质量,提高器械使用率,杜绝人为因素损坏及配件丢失,节约成本,对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滕智英;刘芳;宋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回馈教学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基于回馈教学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给予基于回馈教学的健康教育模式.分别于干预后4周、12周评价患者的服药信念和服药依从性.结果 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失访3例和2例患者,干预后4周和12周,干预组患者的服药必要性信念、服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基于回馈教学的健康教育模式能增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服药信念,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作者:董丽;石红丽;樊慧丽;孟莹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是一种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1].CHB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治愈难、预后差,目前CHB尚缺乏明确的方法和药物来达到治愈目的[2].因此CHB患者要达到长期全面有效的治疗不仅需要药物维持,同时还需要通过健康教育等手段来辅助药物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本研究对CHB患者的健康教育研究进展进行综合阐述如下.

    作者:胡玥;陈彦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双下肢悬吊皮牵引法治疗儿童股骨骨折中的压疮预防和护理

    目的 观察儿童股骨骨折双下肢悬吊皮牵引法治疗中开展压疮触发点谨慎管控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行双下肢悬吊皮牵引法治疗的儿童股骨骨折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压疮触发点谨慎管控护理干预.记录2组压疮发生情况,评价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患儿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全面性、预见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评分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P<0.05).结论 在双下肢悬吊皮牵引法治疗儿童股骨骨折过程中,开展压疮触发点谨慎管控护理能有效预防压疮,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在肾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肾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待行肾穿刺活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肾穿刺活检术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指导干预.比较2组穿刺效果.结果 实验组穿刺效果评价为Ⅰ级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实验组穿刺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肾穿刺活检术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其负面情绪、确保穿刺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田淋;罗丽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门急诊输液护理中应用

    目的 探讨在门急诊输液患者中给予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门急救中心输液大厅2015年6月-2016年6月输液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观察2组护理满意度、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能够满足患者的心理、生理需要,尊重、关心患者,提高门急诊输液护理水平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老年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1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FTS组(n=21)与对照组(n=2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FTs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护理措施.观察2组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FTS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患者,体质量下降程度、住院时间和费用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胃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促进老年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黄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马麦式改良手法在产后乳腺疏通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马麦式改良手法在产后乳腺疏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产后发生乳房胀痛的1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挤奶手法疏通乳腺,观察组采用马麦式改良疏通手法.观察干预后2组乳房肿胀程度和硬度,记录2组产妇乳晕肿胀、皮肤破损、乳汁分泌和纯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干预后2组乳房胀痛及硬度分级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乳晕肿胀和局部皮肤受损比例较低,泌乳量增多,疏通时疼痛分级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纯母乳喂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马麦式手法能有效疏通乳腺,减轻产后乳房胀痛,增加泌乳量,值得借鉴.

    作者:李立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钝性分离法在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钝性分离法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鞘管置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经肘上B超引导下微插管鞘技术置入PICC导管患者按照置管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送入血管鞘时采用钝性分离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解剖刀沿导丝扩皮后沿导丝送入血管鞘.观察2组HCC渗血、渗液情况以及一次性送鞘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PICC穿刺处渗血程度较对照组患者轻(P<0.01),观察组发生HCC渗液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一次性送鞘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PICC置管的鞘管置入中应用钝性分离法可降低血管和皮肤损伤,有效避免渗血和渗液的发生.

    作者:韩荟;聂良华;唐月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是否按压与皮下出血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是否按压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按压注射部位的临床对照研究,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筛选有效数据,Meta分析方法对纳入研究的结果进行定量合并分析,计算其合并OR值及95% CI.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不按压组皮下出血率和按压组皮下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OR值为0.64(95%CI:0.35 ~ 1.17).结论 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是否按压对皮下出血无明显影响,有必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大样本对照实验予以证实.

    作者:颜鑫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患者头皮压疮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腹腔镜宫颈癌术中头皮压疮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5月择期行腹腔镜宫颈癌手术患者22例设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6月-2016年2月择期行腹腔镜宫颈癌手术患者28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观察2组头皮压疮的发生率,评价干预前后手术室护士专业能力.结果 观察组无压疮发生,对照组发生3例压疮(13.6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实施后手术室护士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腹腔镜宫颈癌头皮压疮发生率,提升手术室护士的专业能力.

    作者:倪红霞;费锋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运用护理前移服务缩短肿瘤门诊候诊时间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前移服务在缩短肿瘤门诊患者候诊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肿瘤门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护理前移服务进行干预,比较2组候诊时间长短和就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候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就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护理前移服务能缩短肿瘤门诊患者的候诊时间,提高就诊满意度,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作者:沈淑仪;王若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于AIMS65危险度评分的上消化道出血分层护理管理

    目的 基于AIMS65量表评分评估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并探讨分层护理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3年9月-2014年8月住院的22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4年9月-2015年8月住院的23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依据ALMS65量表评分结果对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程度进行分级,采取分层护理措施干预.结果 随着AIMS65量表评分的增高,实验组内各分值组患者人数逐渐下降,各分值组再出血、输血、内镜干预发生率呈升高趋势.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IMS65量表可进行有效风险分级,对患者再出血发生、输血需求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对患者进行分层护理后可减少医疗费用,缩短住院周期,对节约医疗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朱秀琴;赵豫鄂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时机控制胎头下降速度对会阴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控制胎头下降速度对会阴损伤的影响.方法 200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产妇于胎头拨露1 cm×1 cm、会阴后联合未紧张时开始控制胎头下降速度,对照组于胎头拨露2 cm×3 cm、会阴后联合紧张时开始控制胎头下降速度.比较2组胎头拨露至着冠时间、胎头着冠至娩出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会阴裂伤程度以及会阴侧切率.结果 观察组拨露至着冠时间长于对照组,着冠至娩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裂伤Ⅱ度患者比例为20.0%,低于对照组的42.0% (P <0.05);观察组产妇侧切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27.0% (P <0.05).结论 胎头拨露1 cm×1 cm、会阴后联合未紧张时即开始控制胎头下降速度可降低会阴损伤,促进安全分娩.

    作者:孙立琴;梅士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护理评估联合健康指导在老年糖尿病饮食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评估联合健康指导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89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评估与健康指导.观察2组干预前后饮食行为及糖代谢情况.结果 干预6个月和12个月时,2组饮食行为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饮食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和12个月时,2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降低,且观察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期间低血糖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的22.73% (P <0.05).结论 护理评估联合健康指导能有效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行为和血糖控制效果,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

    作者:高荣梅;费小芸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