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桂凤
目的 探讨护理评估联合健康指导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89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评估与健康指导.观察2组干预前后饮食行为及糖代谢情况.结果 干预6个月和12个月时,2组饮食行为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饮食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和12个月时,2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降低,且观察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期间低血糖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的22.73% (P <0.05).结论 护理评估联合健康指导能有效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行为和血糖控制效果,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
作者:高荣梅;费小芸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管成像仪在患儿外周静脉穿刺困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72例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血管成像仪辅助外周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定位盲穿法行静脉穿刺.观察2组穿刺所需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穿刺耗时短于对照组(P<0.05),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患儿使用血管成像仪辅助静脉穿刺,可有效缩短静脉穿刺时间,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作者:戴桂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64例肿瘤化疗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PICC置管期间,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PICC置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PICC置管一次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C置管期间,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率、血栓形成、机械性静脉炎和穿刺点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期间实施综合护理模式,能有效降低置管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借鉴.
作者:陈盈;邝绮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青年护士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现况,分析职业倦怠对离职倾向的影响.方法 运用工作倦怠量表和离职意愿量表对上海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352名35岁及以下青年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简单分层抽样随机抽取样本.结果 该院青年护士职业倦怠3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情绪疲溃感、个人无成就感、工作冷漠感,3个维度均分均处于较高水平.离职倾向总分为(16.72-±3.14)分.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与离职倾向的3个维度之间均呈显著性相关,情绪疲溃感、职称、工作冷漠感、科室、个人无成就感是青年护士离职倾向的预测变量,能够解释离职倾向总体变异度的33.1%,其中情绪疲溃感对离职倾向影响大(r2 =0.266).结论 应重视提升青年护士幸福指数,建立合理的工作排班制度,提升青年护士自身价值认同,从而降低青年护士离职倾向,提高护士队伍稳定性.
作者:吴晓菁;颜美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钝性分离法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鞘管置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经肘上B超引导下微插管鞘技术置入PICC导管患者按照置管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送入血管鞘时采用钝性分离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解剖刀沿导丝扩皮后沿导丝送入血管鞘.观察2组HCC渗血、渗液情况以及一次性送鞘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PICC穿刺处渗血程度较对照组患者轻(P<0.01),观察组发生HCC渗液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一次性送鞘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PICC置管的鞘管置入中应用钝性分离法可降低血管和皮肤损伤,有效避免渗血和渗液的发生.
作者:韩荟;聂良华;唐月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提高胸外科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4月实习的护理本科护生5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名.对照组采用普通临床带教方法,实验组采用SBAR标准化沟通方法,评价2组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有助于提高实习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提高实习积极性.
作者:张杏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自我护理、合并症和生存质量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制定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DSQL)对T2DM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8例有效患者的ESCA总分为(108.36±21.94)分,且低、中、高水平分别占2.54%,64.41%,33.05%.DSQL总分为(69.95±9.74)分,其中影响生存质量的主要是生理和心理维度.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其生存质量呈正相关.伴合并症的患者相对于无合并症患者,生存质量条目比值明显较高(P<0.05).结论 T2DM患者的护理干预应重视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加强其对合并症的正确认识,降低合并症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侯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留置针静脉炎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肿瘤中心收治患者190例根据收治病区不同分为2组.干预组85例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后给予集束化护理,对照组患者105例使用静脉留置针后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静脉炎发生率24.70% (21/85),对照组为61.90%(65/1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肿瘤患者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风险.
作者:郭菁;郝素娟;王祖晶;倪卫燕;许文娟;鲁林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腹腔镜宫颈癌术中头皮压疮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5月择期行腹腔镜宫颈癌手术患者22例设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6月-2016年2月择期行腹腔镜宫颈癌手术患者28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观察2组头皮压疮的发生率,评价干预前后手术室护士专业能力.结果 观察组无压疮发生,对照组发生3例压疮(13.6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实施后手术室护士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腹腔镜宫颈癌头皮压疮发生率,提升手术室护士的专业能力.
作者:倪红霞;费锋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老年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1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FTS组(n=21)与对照组(n=2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FTs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护理措施.观察2组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FTS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患者,体质量下降程度、住院时间和费用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胃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促进老年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黄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 62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任务导向性训练.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和Fugl-Meyer量表(FMA)对2组患者平衡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平衡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平衡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任务导向性训练能有效改善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
作者:范丽婵;梁鹏;陈丽珊;关志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改善老年患者口服用药问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品管圈活动程序对老年患者服药情况进行管理,确定口服用药改善重点为服药时间错误和漏服,评价品管圈活动前后有形成果及无形成果.结果 实施品管圈管理后老年患者服药正确率由实施前的60.52%提高到实施后的89.66%(P<0.01).品管圈活动后圈员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能力、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积极性、品管手法运用及和谐度8个方面评分均高于活动前(P<0.01).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老年患者服药的正确率,减少服药差错事故的发生风险,从而提升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
作者:魏兴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儿童股骨骨折双下肢悬吊皮牵引法治疗中开展压疮触发点谨慎管控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行双下肢悬吊皮牵引法治疗的儿童股骨骨折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压疮触发点谨慎管控护理干预.记录2组压疮发生情况,评价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患儿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全面性、预见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评分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P<0.05).结论 在双下肢悬吊皮牵引法治疗儿童股骨骨折过程中,开展压疮触发点谨慎管控护理能有效预防压疮,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的相关因素,总结防护措施.方法 收集24名发生锐器伤的护理人员相关资料,调查统计基本情况,包括岗位、受伤时间段等,跟踪观察出现锐器伤后的处理情况.结果 24名发生锐器伤的护理人员中临床护士22名,输液针头是常见的致伤锐器,08:00 ~ 12:00是发生锐器伤高危时间段,拔针及拔针后处置不当是导致锐器伤的主要因素,24名护理人员均完成追踪随访,未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结论 加强职业培训,规范操作规程,完善职业防护管理是降低针刺伤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玉兰;程洪英;张红芳;胡继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是一种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1].CHB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治愈难、预后差,目前CHB尚缺乏明确的方法和药物来达到治愈目的[2].因此CHB患者要达到长期全面有效的治疗不仅需要药物维持,同时还需要通过健康教育等手段来辅助药物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本研究对CHB患者的健康教育研究进展进行综合阐述如下.
作者:胡玥;陈彦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基于AIMS65量表评分评估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并探讨分层护理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3年9月-2014年8月住院的22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4年9月-2015年8月住院的23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依据ALMS65量表评分结果对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程度进行分级,采取分层护理措施干预.结果 随着AIMS65量表评分的增高,实验组内各分值组患者人数逐渐下降,各分值组再出血、输血、内镜干预发生率呈升高趋势.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IMS65量表可进行有效风险分级,对患者再出血发生、输血需求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对患者进行分层护理后可减少医疗费用,缩短住院周期,对节约医疗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朱秀琴;赵豫鄂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12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睡眠相关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术后24 h及术后l、2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术后治疗依从性.结果 2组患者术后24 h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75.00% (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张惠虹;龚艳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yAP)的高危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行机械通气的35例患者,调查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VAP分为VPN组(n=6)和Non-VAP组(n=29).结果 6例(17.14%)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单因素分析显示,VPN与Non-VAP组患者心肺复苏和机械通气时间(>3 d)变量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神经外科监护室VAP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实施综合护理措施,降低VAP发生风险.
作者:潘海萍;潘敏敏;周兰;谈雅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团组健康宣教活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和疾病认知度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1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1例作为研究组,实施团组健康宣教活动.观察并记录2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疾病认知度和糖尿病控制自我效能评分.结果 干预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h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度和血糖监测技能知晓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2组糖尿病控制自我效能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团组健康宣教活动具有良好护理效果,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糖尿病知识知晓度,增强糖尿病控制自我效能.
作者:张海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基于回馈教学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给予基于回馈教学的健康教育模式.分别于干预后4周、12周评价患者的服药信念和服药依从性.结果 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失访3例和2例患者,干预后4周和12周,干预组患者的服药必要性信念、服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基于回馈教学的健康教育模式能增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服药信念,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作者:董丽;石红丽;樊慧丽;孟莹莹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