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林霞;李显蓉;冯立波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对2014年4月-2015年3月发生的跌倒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发生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对2015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患者进行干预.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跌倒发生率,评价组内成员的自我能力.结果 品管圈活动前发生跌倒6例(0.244‰),活动后发生跌倒2例(0.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圈员的团队精神、问题解决能力等8个方面自我评分均得到提升.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增强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董梅德;马海燕;周鸿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表现为结肠和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连续性、弥漫性炎症,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逐渐向全结肠蔓延[1].并且该疾病病程漫长,治疗效果欠佳,且常反复发作.2015年3月20日科室收治了1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服药期间反复腹痛、腹泻、脓血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粪微生态移植(FMT)[2]治疗及护理,获得临床、内镜和组织学上的缓解,现将该患者的病历资料和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田凤颖;曹海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肺癌放疗患者中对其负性情绪、生命质量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肺癌放疗患者84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观察2组护理前、护理后3个月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命质量评分,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3个月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3个月各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放疗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负性情绪,改善生命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管云;陆美芹;顾丽丽;周红飞;薛丽娟;杨雪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三级甲等医院呼吸内科新入职护上规范化培训的对象、计划、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新入职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自2013年起,设立带教秘书和带教导师,制定呼吸专科新护士0~3个月和4~6个月培训清单,其内容涵盖了入科教育、职责制度等应知应会、医院感染管理等,并增加多种考核机制.观察2013、2014、2015、2016届护士考核情况.结果 自2013年起,新入职护士专科理论和专科技能考核达标率逐年上升,新入职护士职责制度等应知应会掌握熟悉率、应急能力掌握熟悉率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培训清单,增加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临床综合能力.
作者:陈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学习(PBL)的教学法及情境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高职护生102名,随机分为PBL组52名、情境组50名,对PBL组、情境组分别采用相应的教学法.通过对护生理论和操作进行考核,以及满意度调查来评价2种教学方法.结果 PBL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高于情境组,情境组学生操作成绩高于PB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组学生对理论知识方面满意度高于情境组,情境组学生对实践技能方面满意度高于PB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教学方法各有所长,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合理选择.
作者:王明波;张平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艾灸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主流疗法之一,是中医治疗技术中常见的一项操作,即利用艾条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起到调节生理功能、防治疾病的目的.《灵枢·官能》记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艾灸通过温热刺激、光辐射、艾灸生成物(包括艾灸烟雾)等综合作用,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1].艾叶烟熏自古备受推崇,《庄子》记载“越人熏之以艾”,《艾赋》有“奇艾急病,靡身挺烟”,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也有熏烟防疫记载.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们对艾烟有了不断深入的认识.本文通过对艾烟的研究报道文献进行分析和整合,综述艾烟疗效、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现阶段艾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皮大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脑卒中经口进食患者的进食现状,分析脑卒中后进口进食困难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中文版简易进食观察表-Ⅱ(CH-MEOF-Ⅱ),对上海市6家医院就诊的38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385例脑卒中患者中发生进食困难226例,发生率为69.1%,其中摄入困难、吞咽困难、精力不足/食欲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54.4%、31.4%和41.8%.多因素分析显示,NIHSS评分是进食困难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普遍存在经口进食困难,应实施针对性改善方案,积极预防营养不良等并发症.
作者:张露;蒋红;张秀英;周依群;容根南;刘华华;许雅芳;陈莹;朱雅萍;似怡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静脉留置针改良正压封管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注射器脉冲式正压带液拔针封管的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正压封管技术进行封管.比较2组留置针回血率、堵管率、静脉炎发生情况以及留置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封管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回血率、堵管率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 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的改良能有效降低回血率、堵管率和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戚晓梅;任国琴;丁新红;刘婷;张小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对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步行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增加运动干预疗法.观察2组治疗后平衡能力与室内平地30 m折返行走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Berg平衡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室内平地30 m折返行走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联合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步行及平衡功能.
作者:倪春芳;肖利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护理实习生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探讨相关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利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心理问题调查表对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本科室实习的9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实习生生静脉输液时常见的心理问题是紧张(57.8%),其次是恐惧(21.1%).结论 护理实习生在静脉输液时均存在心理问题,带教老师应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帮助护生缓解紧张情绪,提高实习护生学习效果及穿刺成功率.
作者:钟丽繁;陈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Orem自护理论运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对患者髋关节功能改善及降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Orem自护理论模式护理,评估2组护理前后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2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rem自护理论运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可明显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艳;朱洁;杨传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GA)在老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37例老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262例和干预组275例.对照组实施心内科专科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CGA护理模式.比较2组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压疮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跌倒发生率和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护理中应用CGA模式,对降低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压疮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陈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化疗患者PICC置管率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评估PICC置管率低的原因;对患者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记录护理效果.结果 导致置管率低的原因分析,因置管操作方法错误占38.75%,因输液工具选择错误占28.75%,因置管操作培训不到位占18.75%,因置管监督工作不到位占7.50%,因宣教不到位导致患者自身拒绝占6.25%.结论 化疗患者PICC置管率低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应针对患者积极健康宣教,同时加强护士置管操作的培训和监督.
作者:任晓英;杨晓平;刘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压疮高危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8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儿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2.2%,低于对照组7.8%(P<0.05).结论 应用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神经内科患儿发生压疮.
作者:石彩晓;常晓丹;时富枝;李思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术前造口定位对提高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80例胃肠外科拟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由医生、专业造口治疗师和患者参与进行术前造口定位,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由医生手术中进行造口定位.比较分析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造口定位能提高肠造口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徐林霞;李显蓉;冯立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上肢水肿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乳腺患者84例,根据随访结果分为研究组(发生上肢水肿)22例和对照组(未发生上肢水肿)62例.统计患者一般资料、诊断结果、手术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ICC置管后上肢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年龄20 ~ 40岁、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为Ⅱ~Ⅲ期、腋窝处理为淋巴结清扫、肿块直径>5 cm、有术后愈合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数目≥10个、术侧肢体活动过度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淋巴结清扫、术侧肢体活动过度、术后愈合并发症均是导致PICC置管后上肢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淋巴结清扫、术侧肢体活动过度、术后愈合并发症是导致PICC置管后患者上肢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针对上述因素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改善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
作者:徐欢欢;韦立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胰腺假囊肿是在胰腺炎、胰腺坏死、外伤、胰管近端梗阻等致胰腺实质或胰管破裂的基础上,由外漏的胰液、血液和坏死组织等包裹而形成的囊肿,囊壁由肉芽组织或纤维组织构成,无上皮细胞内衬[1].内镜超声(EUS)下引导经胃置管引流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病死率低等优点,在临床中运用广泛[2].本研究对1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行EUS引导下引流术,术后精心护理,积极处理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蔚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在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过程中强化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 病毒性肝炎患者10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治疗期间,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强化健康教育.评价干预后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强化健康教育对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单慧娟;孙玉信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应用.方法 20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患者分为A、B组,各100例.A组采取常规护理,B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方式.观察2组治疗依从性以及恶心呕吐程度.结果 B组治疗依从率高于A组(P<0.05),B组0~Ⅰ级恶心呕吐患者比例为54.0%,高于A组的27.0% (P <0.05),说明B恶性呕吐的程度较A组轻.结论 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减轻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恶心呕吐反应,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作者:吴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糖管理系统在初始使用基础胰岛素控制患者血糖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初始使用基础胰岛素治疗的住院患者68例,应用血糖管理系统对患者出院后的第1、2、4、8、12周进行电话随访,询问患者空腹血糖(FPG)、基础胰岛素使用剂量及自护行为变化并记录研究.结果 除3例患者失访外,其余患者FPG、基础胰岛素使用剂量、自护能力均有明显的变化,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第12周患者FPG下降明显(P<0.01).结论 血糖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对初始基础胰岛素治疗患者出院后相关数据的动态管理与分析,提高了患者的自护行为及依从性,进而使其血糖得到了更好地控制.
作者:易晓丹;孙慧伶;张瑜;唐娇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