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DCA循环法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

陈寒艳;莫惠香

关键词:PDCA, 消毒供应, 医院感染, 消毒
摘要: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12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常规管理,设为对照组.2014年1月—2015年12月消毒供应中心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设为观察组.2组分别随机抽取300例消毒后外科手术器械进行病原菌检查,另抽查300例消毒供应中心物品消毒情况.结果 观察组外科手术感染病原菌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毒液合格率、无菌干包率、器械清洁达标率、灭菌物品灭菌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PDCA循环法能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高消毒灭菌合格率,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充分保障.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性治疗术前不同备皮方法的效果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及介入性治疗术前2种备皮方法 的优缺点.方法 选取入住心内科并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性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2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常规术前准备和备皮剃毛,观察组术前准备中不作剃毛处理,对于毛发太长影响手术视野者则采用剪刀剪短.观察护士备皮时间、患者接受度及术后切口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备皮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备皮方案接受度为75.45%(83/110),高于对照组的37.27%(41/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良备皮方法 在冠脉造影及介入性治疗手术中对术后皮肤感染情况无影响,并可降低时间成本,减少患者心理不适感.

    作者:周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病区助理服务模式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病区助理服务模式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老年慢性病患者7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服务模式,实验组实施病区助理服务模式,观察2组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及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CDSES)评分.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ESCA量表4个维度及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CDSES量表症状管理自我效能、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效能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病区助理服务模式能够提升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自我效能.

    作者:李勤;袁静华;陆建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下胰胆管造影取石术的疗效及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胆总管结石行ERCP取石的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组,其中83例年龄≥70岁为高龄组,41例年龄60~69的岁为非高龄组.对比2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一次性取石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高龄组患者治疗成功率98.8%(82/83),非高龄组患者治疗成功率97.6%(40/4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91.6%(76/83),非高龄组为97.6%(40/4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1%(25/83),非高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3%(19/4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取石安全、有效.充分术前评估、准确的术中配合、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护理是高龄患者手术成功、术后康复的必要条件.

    作者:陈晓晶;徐馥;杨莉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新生儿静脉输注钙剂外渗预防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新生儿静脉输注钙剂时预防外渗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110例静脉输注葡萄糖酸钙的新生儿分为对照组52和实验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流程输注葡萄糖酸钙,实验组采用基于文献和临床实践制定的新生儿静脉输注葡萄糖酸钙护理规范.观察2组患儿静脉补钙过程中钙剂外渗和局部钙化灶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钙剂外渗发生率为7.70%(4/52),局部钙化灶发生率为13.45%(7/52);实验组未发生钙剂外渗,局部钙化灶发生率为1.72%(1/58).实验组患儿静脉输注葡萄糖酸钙局部钙化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新生儿静脉输注葡萄糖酸钙的护理规范,能有效地预防钙剂外渗导致的损伤.

    作者:晏玲;杨莉;青旭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效果,总结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结果 术后76例患者疼痛均得到缓解,无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明显.完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可有效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徐小琴;袁红;王霞;夏林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病伤严重度指数在院前急救及转运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病伤严重度指数(IISI)在院前急救及转运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总结50例院前急救转运的危重患者,应用IISI对病情或伤情进行紧急评定,指导急救人员实施现场急救,安排合理转运.结果 50例患者中非创伤类患者33例,分为需住院12例(36.36%)、监护/手术20例(60.61%)及可能死亡1例(3.03%);创伤类患者17例,分为重伤14例(82.35%),危重2例(11.76%)及可能死亡1例(5.88%).结论 院前急救及转运危重患者应用IISI快速评定创伤和非创伤的伤病程度,有利于及时展开有效的现场急救及安全转运,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伍静;钟远健;钱虹;韦江;钟燕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神经内科3例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在患者自然通气或氧合功能出现障碍时,应用呼吸机使患者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的方法 ,是临床抢救患者、获得进一步生命支持不可或缺的手段[1].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 UEX )是成人气管插管常见的并发症,它可造成患者气道损伤、病情加重等,甚至导致窒息危及生命.

    作者:丁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品管圈活动在晚期肿瘤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晚期肿瘤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10月晚期肿瘤患者260例设为对照组,于2014年1月开展QCC活动,选取2014年1月—5月晚期肿瘤患者257例设为实验组.观察2组压疮发生情况和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实施前后QCC圈员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对照组压疮发生率1.15%(3/260),高于实验组的0.39%(1/25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压疮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QCC后圈员QCC手法、评判性思维能力、团队精神、个人表达能力、责任心、沟通能力均得到提高.结论 QCC活动规范了晚期肿瘤患者压疮护理流程,是持续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 .

    作者:张姬;许映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运动康复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运动护理在促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自行锻炼,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运动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AROM)、腕关节AROM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肩关节AROM(屈曲)、腕关节AROM(背伸、桡偏)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点、关节肿胀数、双手平均握力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有效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贲洁琳;蒋燚;姚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焦点解决模式在2型糖尿病抑郁患者中的应用

    糖尿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多数患者往往伴随负面情绪[1]. 糖尿病会加重抑郁病情,抑郁症也会直接影响患者血糖的调节.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合并负性情绪的2 型糖尿病患者其饮食、用药、运动和血糖监测等自我管理的依从性较差,从而导致血糖控制不佳,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达标,并发症进展较快,生活质量下降[2].

    作者:陈依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系统性规范化护理在肿瘤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系统性规范化护理在肿瘤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68例接受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规范化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干预后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有效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 实施干预后观察组EORTC 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呕吐、腹泻、乏力和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有效率和患者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系统性规范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肿瘤化疗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陈盈;刁小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1例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合并垂体瘤患者的中西医护理体会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 BPDCN )是一种少见的侵袭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临床首发症状以皮疹为主,可表现为孤立的多发性肿块、结节或斑块,病程进展迅速,可累及淋巴结、软组织、外周血及骨髓,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多与染色体的突变和缺失有关[1-3].

    作者:陶文文;周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

    目的 探讨胸外科手术患者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42例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探讨相关处理措施.结果 24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32例(13.2%),其中一侧导管堵管18例(7.4%),导管脱出5例(2.1%),拔管困难4例(1.7%),皮肤过敏2例(0.8%),置管后血肿1例(0.4%),拔管窘迫综合征1例(0.4%),拔管后血栓1例(0.4%).经对症处理后,均能保证患者管道留置期间的安全.结论 胸外科手术患者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期间加强对管道的观察与护理,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能够确保患者的静脉通路的安全使用.

    作者:杨爱民;周建萍;周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前臂移植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前臂移植术的护理配合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腹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前臂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准备、手术体位及术中配合经过.结果 15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无手术配合相关问题发生.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相关并发症.结论 熟练掌握手术护理配合要点,术前访视患者,手术物品准备充分,规范使用腔镜系统,正确摆放手术体位,积极预防和处理护理相关问题,能够保证手术配合质量和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

    作者:温晓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女性尿道综合征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评价2组疗效,记录2组尿频、尿急、尿痛的持续时间和治疗后症状评分,调查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尿频、尿急、尿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林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PDCA循环法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12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常规管理,设为对照组.2014年1月—2015年12月消毒供应中心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设为观察组.2组分别随机抽取300例消毒后外科手术器械进行病原菌检查,另抽查300例消毒供应中心物品消毒情况.结果 观察组外科手术感染病原菌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毒液合格率、无菌干包率、器械清洁达标率、灭菌物品灭菌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PDCA循环法能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高消毒灭菌合格率,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充分保障.

    作者:陈寒艳;莫惠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改良小型号吸痰管持续浅层吸痰在人工气道患者体位排痰中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小型号吸痰管持续浅层低压吸痰在人工气道患者体位排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6例建立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体位引流拍背后常规吸痰,实验组患者体位引流后边拍背时边应用改良小型号吸痰管持续浅层低压吸痰.观察2组患者吸痰前和吸痰后10 min心率、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变化,以及吸痰时患者状态、吸出痰液颜色、吸痰后肺部听诊情况,3 d后复查胸片.结果 排痰前10 min 2组心率、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心率、血压均较对照组平稳,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气道损伤、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气道患者体位排痰时边拍背边应用改良小型号吸痰管持续浅层低压吸痰法安全舒适,与常规吸痰方法 比较,患者吸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排痰效果更好.

    作者:欧美金;谢书芬;吴维珠;张翠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方法 92例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均予以无创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模式,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44/46),高于对照组的86.96%(40/4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5%,高于对照组的82.61%(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治疗期间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改善患通气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徐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水胶体敷料在预防新生儿输液外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在预防新生儿输液外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90例发生高渗性液体外渗的新生儿分为观察组(n=670)和对照组(n=620).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湿敷,观察组采用水胶体敷料.观察2组2~3级液体外渗肿胀的消退时间以及4~5级液体外渗皮损的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肿胀消退时间≤6h的新生儿占59.4%(386/650),高于对照组的44.3%(26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皮损恢复时间≤7 d的新生儿占80.0%(16/20),高于对照组的25.0%(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高渗性液体外渗时采用水胶体敷料能有效促进消肿和皮损恢复.

    作者:胡琴燕;孙韫;王楠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出院后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5年4月—2016年4月心内科收治的108例行PCI治疗的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出院后3~6个月内门诊复查时行心肌梗死多维度评估量表(MIDAS)调查.对调查结果 进行统计,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就诊时间≤6 h、无合并症、无吸烟史、遵从医嘱的患者出院后MID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以AMI患者出院后MIDAS评分为因变量,将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就诊时间、合并症、家庭人均月收入、吸烟史、合并心力衰竭、遵医行为这9个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遵医行为与AMI患者出院后MIDAS评分存在复相关关系.结论 遵医行为是影响AMI行PCI术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陈丽娜;苏严琳;朱丽萍;卢回芬;周焕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