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燕群
目的 探讨运动护理在促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自行锻炼,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运动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AROM)、腕关节AROM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肩关节AROM(屈曲)、腕关节AROM(背伸、桡偏)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点、关节肿胀数、双手平均握力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有效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贲洁琳;蒋燚;姚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针灸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 . 针灸广泛适用于各类疾病,疗效迅速显著,操作方法 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副作用小,尤其是对许多慢性病、疑难杂症有特殊的效果,深受老年患者的喜爱[1].
作者:云青;李玉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导致肺癌患者开胸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行开胸手术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性别、年龄、吸烟情况、术后排痰情况、抗生素使用、病理类型分层、术后呼吸道感染情况展开分析,总结预防术后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措施.结果 术后发生呼吸道感染27例(48.21%).年龄≥65岁患者感染率高于年龄<65岁患者,吸烟患者感染率高于非吸烟患者,排痰效果好的患者感染低于排痰效果差的患者,使用预防性抗生素的患者感染率低于没有使用的患者;痰培养阳性患者感染率高于痰培养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肺癌开胸术后护理中,应注重患者术后排痰、抗生素使用,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术后呼吸道感染.
作者:万迎春;李海红;陈丽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药汽疗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要点.方法 对5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中药汽疗联合NB-UVB照射治疗,同时予以健康指导、皮肤护理等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治疗后8周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患者总有效率92%(46/50).治疗过程中出现烦热和胸闷不适2例,经调整汽疗温度和汽疗时间后好转,其余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汽疗联合NB-UVB光照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周家梅;孙月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肺结核合并矽肺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 肺结核合并矽肺患者38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内容包括病房环境护理、氧疗和气道护理、并发症护理、肺功能锻炼、心里护理、家属指导、隔离措施和院外指导.观察临床疗效,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38例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7%.结论 对肺结核合并矽肺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对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病情好转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邓吉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健康宣教对脑卒中患者一级亲属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干预作用.方法 对50例脑卒中患者一级亲属采用全面健康宣教,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危险因素干预、树立积极心态、发病后应对措施及居家随访干预.评估健康教育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和干预后6个月脑卒中健康知识知晓度评分,记录脑卒相关危险因素异常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评分.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后3和6个月时脑卒中患者一级亲属脑卒中健康知识知晓度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后6个月时脑卒中危险因素评分低于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后6个月时一级亲属体质量指数(BMI)异常、血压异常、血糖异常、血脂异常、酗酒、吸烟及缺乏锻炼比例低于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讨论对脑卒中患者一级亲属进行系统性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其脑卒中健康知识知晓度,有效控制脑卒中危险因素,对预防脑卒中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文;吕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静脉输注钙剂时预防外渗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110例静脉输注葡萄糖酸钙的新生儿分为对照组52和实验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流程输注葡萄糖酸钙,实验组采用基于文献和临床实践制定的新生儿静脉输注葡萄糖酸钙护理规范.观察2组患儿静脉补钙过程中钙剂外渗和局部钙化灶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钙剂外渗发生率为7.70%(4/52),局部钙化灶发生率为13.45%(7/52);实验组未发生钙剂外渗,局部钙化灶发生率为1.72%(1/58).实验组患儿静脉输注葡萄糖酸钙局部钙化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新生儿静脉输注葡萄糖酸钙的护理规范,能有效地预防钙剂外渗导致的损伤.
作者:晏玲;杨莉;青旭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并发腹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有创机械通气并发腹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饮食调护、腹部按摩、中药穴位贴敷等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腹胀的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腹胀改善有效率为93.3%(28/30),高于对照组的56.7%(1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对缓解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腹胀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蒋争艳;潘美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又称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病情凶险,发展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达20% ~30% [1-2].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妊娠合并症,起病急骤,病死率高,以妊娠晚期及产后多见,发生率为1/1000~1/12000[3-5] ,严重威胁产妇及围产儿生命安全.
作者:沈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在重症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对34例重症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为临床护理方法 的选择提供参考.同时加强患者临床监测,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和防治.结果 MEWS评分3~4分患者1例(2.9%),MEWS评分5~9分患者26例(76.5%),MEWS评分>9分患者7例(20.6%).18例(52.9%)患者对临床护理非常满意,15例(44.1%)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1例(2.9%)患者对临床护理不满意.结论 对重症脊柱脊髓损伤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邓玉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前臂移植术的护理配合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腹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前臂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准备、手术体位及术中配合经过.结果 15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无手术配合相关问题发生.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相关并发症.结论 熟练掌握手术护理配合要点,术前访视患者,手术物品准备充分,规范使用腔镜系统,正确摆放手术体位,积极预防和处理护理相关问题,能够保证手术配合质量和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
作者:温晓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血管护理中实施iPad视频动画宣教的价值.方法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8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iPad视频动画进行护理宣教.评价2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调查iPad视频动画宣教开展前后科室护理人员护理素质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满意度9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0.0%(2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ad视频动画宣教开展前护理人员理论考试优秀率、护理操作优秀率和日常工作出错率分别为81.0%,80.0%和7.0%,开展后分别为93.0%,96.0%和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ad视频动画宣教可调动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兴趣,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作者:邓倩;朱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出院后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5年4月—2016年4月心内科收治的108例行PCI治疗的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出院后3~6个月内门诊复查时行心肌梗死多维度评估量表(MIDAS)调查.对调查结果 进行统计,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就诊时间≤6 h、无合并症、无吸烟史、遵从医嘱的患者出院后MID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以AMI患者出院后MIDAS评分为因变量,将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就诊时间、合并症、家庭人均月收入、吸烟史、合并心力衰竭、遵医行为这9个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遵医行为与AMI患者出院后MIDAS评分存在复相关关系.结论 遵医行为是影响AMI行PCI术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陈丽娜;苏严琳;朱丽萍;卢回芬;周焕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效果,总结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结果 术后76例患者疼痛均得到缓解,无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明显.完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可有效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徐小琴;袁红;王霞;夏林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规范化护理在肿瘤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68例接受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规范化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干预后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有效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 实施干预后观察组EORTC 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呕吐、腹泻、乏力和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有效率和患者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系统性规范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肿瘤化疗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陈盈;刁小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概念图在急诊护士缺血性脑卒总相关知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某两所三甲医院急诊科护士开展横断面调查研究.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缺血性脑卒中指南相关知识.将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与试验组80例,分别采取概念图教学方法 与传统教学方法 进行培训.观察培训结束后,2组护士缺血性脑卒中溶栓相关知识评分.结果 完成培训后,试验组缺血性脑卒中基础知识、溶栓知识、溶栓各时间段要求、转运以及交接相关知识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将概念图教学方式引进护理培训,教学内容围绕临床护士需要进行,激发护士学习的兴趣,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对缺血性脑卒中指南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作者:王鑫;王乐;郭伟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胸外科手术患者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42例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探讨相关处理措施.结果 24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32例(13.2%),其中一侧导管堵管18例(7.4%),导管脱出5例(2.1%),拔管困难4例(1.7%),皮肤过敏2例(0.8%),置管后血肿1例(0.4%),拔管窘迫综合征1例(0.4%),拔管后血栓1例(0.4%).经对症处理后,均能保证患者管道留置期间的安全.结论 胸外科手术患者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期间加强对管道的观察与护理,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能够确保患者的静脉通路的安全使用.
作者:杨爱民;周建萍;周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4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模式.观察2组PICC置管一次穿刺成功率、非计划拔管率、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PICC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移位和堵塞、机械性静脉炎、穿刺点渗血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3%(36/37),高于对照组的78.4%(2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可提高肿瘤患者PICC置管穿刺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吉萍萍;卢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方法 92例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均予以无创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模式,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44/46),高于对照组的86.96%(40/4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5%,高于对照组的82.61%(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治疗期间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改善患通气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徐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党的十八大指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 据国家统计局的年度抽样调查数据表明,2011年我国45岁以上人群占总人口的34 . 24%. 卫生部《中国慢性病报告》中指出,中老年人平均患有3. 1 种疾病,占据死因前3 位的慢性病为心脑血管病250万、恶性肿瘤140 余万、呼吸系统疾病 128万,分别占总死亡人数的 34 . 0%、19 . 3%、17. 9% [2].
作者:袁迎迎;韩佳奇;廖世国;李永军;袁静;杨庆爱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