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萍萍;卢燕
目的 总结肝癌晚期患者疼痛评估和人文关怀护理经验.方法 肝癌晚期患者90例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4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评估2组患者疼痛感觉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7.80%(44/45),高于对照组的91.10%(4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癌晚期患者给予临终前的人文关怀护理能够一定程度缓解疼痛程度.
作者:卢燕;吉萍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党的十八大指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 据国家统计局的年度抽样调查数据表明,2011年我国45岁以上人群占总人口的34 . 24%. 卫生部《中国慢性病报告》中指出,中老年人平均患有3. 1 种疾病,占据死因前3 位的慢性病为心脑血管病250万、恶性肿瘤140 余万、呼吸系统疾病 128万,分别占总死亡人数的 34 . 0%、19 . 3%、17. 9% [2].
作者:袁迎迎;韩佳奇;廖世国;李永军;袁静;杨庆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并发腹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有创机械通气并发腹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饮食调护、腹部按摩、中药穴位贴敷等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腹胀的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腹胀改善有效率为93.3%(28/30),高于对照组的56.7%(1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对缓解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腹胀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蒋争艳;潘美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在患者自然通气或氧合功能出现障碍时,应用呼吸机使患者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的方法 ,是临床抢救患者、获得进一步生命支持不可或缺的手段[1].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 UEX )是成人气管插管常见的并发症,它可造成患者气道损伤、病情加重等,甚至导致窒息危及生命.
作者:丁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改良小型号吸痰管持续浅层低压吸痰在人工气道患者体位排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6例建立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体位引流拍背后常规吸痰,实验组患者体位引流后边拍背时边应用改良小型号吸痰管持续浅层低压吸痰.观察2组患者吸痰前和吸痰后10 min心率、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变化,以及吸痰时患者状态、吸出痰液颜色、吸痰后肺部听诊情况,3 d后复查胸片.结果 排痰前10 min 2组心率、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心率、血压均较对照组平稳,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气道损伤、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气道患者体位排痰时边拍背边应用改良小型号吸痰管持续浅层低压吸痰法安全舒适,与常规吸痰方法 比较,患者吸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排痰效果更好.
作者:欧美金;谢书芬;吴维珠;张翠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血管护理中实施iPad视频动画宣教的价值.方法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8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iPad视频动画进行护理宣教.评价2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调查iPad视频动画宣教开展前后科室护理人员护理素质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满意度9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0.0%(2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ad视频动画宣教开展前护理人员理论考试优秀率、护理操作优秀率和日常工作出错率分别为81.0%,80.0%和7.0%,开展后分别为93.0%,96.0%和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ad视频动画宣教可调动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兴趣,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作者:邓倩;朱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导致肺癌患者开胸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行开胸手术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性别、年龄、吸烟情况、术后排痰情况、抗生素使用、病理类型分层、术后呼吸道感染情况展开分析,总结预防术后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措施.结果 术后发生呼吸道感染27例(48.21%).年龄≥65岁患者感染率高于年龄<65岁患者,吸烟患者感染率高于非吸烟患者,排痰效果好的患者感染低于排痰效果差的患者,使用预防性抗生素的患者感染率低于没有使用的患者;痰培养阳性患者感染率高于痰培养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肺癌开胸术后护理中,应注重患者术后排痰、抗生素使用,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术后呼吸道感染.
作者:万迎春;李海红;陈丽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药汽疗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要点.方法 对5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中药汽疗联合NB-UVB照射治疗,同时予以健康指导、皮肤护理等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治疗后8周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患者总有效率92%(46/50).治疗过程中出现烦热和胸闷不适2例,经调整汽疗温度和汽疗时间后好转,其余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汽疗联合NB-UVB光照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周家梅;孙月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胸外科手术患者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42例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探讨相关处理措施.结果 24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32例(13.2%),其中一侧导管堵管18例(7.4%),导管脱出5例(2.1%),拔管困难4例(1.7%),皮肤过敏2例(0.8%),置管后血肿1例(0.4%),拔管窘迫综合征1例(0.4%),拔管后血栓1例(0.4%).经对症处理后,均能保证患者管道留置期间的安全.结论 胸外科手术患者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期间加强对管道的观察与护理,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能够确保患者的静脉通路的安全使用.
作者:杨爱民;周建萍;周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评价2组疗效,记录2组尿频、尿急、尿痛的持续时间和治疗后症状评分,调查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尿频、尿急、尿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林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心功能及负性情感状况的影响.方法 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协同护理干预.观察2组入院时及干预后第7 d末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值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 干预后,2组LVEF值均提高,NT-proBNP值均下降,且研究组LVEF值高于对照组,NT-proBNP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2组HAMA和HAMD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协同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心功能,缓解消极情感状况.
作者:雷震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又称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病情凶险,发展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达20% ~30% [1-2].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妊娠合并症,起病急骤,病死率高,以妊娠晚期及产后多见,发生率为1/1000~1/12000[3-5] ,严重威胁产妇及围产儿生命安全.
作者:沈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胆总管结石行ERCP取石的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组,其中83例年龄≥70岁为高龄组,41例年龄60~69的岁为非高龄组.对比2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一次性取石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高龄组患者治疗成功率98.8%(82/83),非高龄组患者治疗成功率97.6%(40/4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91.6%(76/83),非高龄组为97.6%(40/4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1%(25/83),非高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3%(19/4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取石安全、有效.充分术前评估、准确的术中配合、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护理是高龄患者手术成功、术后康复的必要条件.
作者:陈晓晶;徐馥;杨莉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病区助理服务模式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老年慢性病患者7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服务模式,实验组实施病区助理服务模式,观察2组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及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CDSES)评分.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ESCA量表4个维度及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CDSES量表症状管理自我效能、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效能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病区助理服务模式能够提升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自我效能.
作者:李勤;袁静华;陆建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4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模式.观察2组PICC置管一次穿刺成功率、非计划拔管率、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PICC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移位和堵塞、机械性静脉炎、穿刺点渗血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3%(36/37),高于对照组的78.4%(2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可提高肿瘤患者PICC置管穿刺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吉萍萍;卢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标准化护理流程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依据标准化护理流程实施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24 h、48 h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术后48 h NRS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患者术后发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62.50%(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标准化护理流程,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甘燕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运动护理在促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自行锻炼,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运动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AROM)、腕关节AROM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肩关节AROM(屈曲)、腕关节AROM(背伸、桡偏)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点、关节肿胀数、双手平均握力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有效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贲洁琳;蒋燚;姚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风险预警监控对精神科患者噎食的预防效果.方法 50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干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及其家属饮食安全知晓度进行调查,记录患者噎食发生情况和2组患者责任护士的急救处理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饮食安全知晓率72.00%(18/25),高于对照组的36.00%(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2例呛咳,1例噎食;对照组患者发生3例呛咳,3例噎食.研究组责任护士从发现到抢救时间、平均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预警监控对降低精神科患者噎食发生风险、缩短噎食急救处理时间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欣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围手术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评价2组术后视力矫正情况,记录2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评估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矫正视力达4.8者占75%(30/40),对照组占62.5%(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为4例.观察组满意率9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5.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对促进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蒙静蓉;王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规范化护理在肿瘤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68例接受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规范化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干预后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有效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 实施干预后观察组EORTC 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呕吐、腹泻、乏力和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有效率和患者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系统性规范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肿瘤化疗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陈盈;刁小菊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