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振英
目的 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832例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16例患者给予静脉留置针常规穿刺、护理和宣教方法,观察组416患者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护理措施与对照组一致,同时开展知信行理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评价2组患者对留置针输液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记录2组留置针输液外渗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留置针输液外渗发生率0.48% (2/416),低于对照组的2.40%(10/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知信行理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渗出的发生风险.
作者:苏定伟;陶连姗;陈萍;孔建香;李翠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影响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患者疼痛自我管理行为的因素,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200例行THA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3d的疼痛情况以及患者的疼痛自我管理情况,分析影响疼痛的因素,对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分析其与疼痛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结果 术后疼痛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20.00分(15.00~30.00分),得分偏低.患者性别、生活地区、文化程度、是否24h家属陪同是术后疼痛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THA术后疼痛程度与疼痛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 THA患者术后疼痛控制不佳,自我管理能力差,应在术前指导患者提高疼痛自我管理能力,以更有效地控制术后疼痛.
作者:张筝;段玉莲;李敏;张薇;祝艳红;崔玉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机械性静脉炎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本研究总结1例乳腺癌患者经头静脉置人PICC导管后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为患者制订了针对性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加强机械性静脉炎、疼痛和并发症护理,发挥中医优势.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配合中药外敷及穴位按摩治疗,终患者PICC成功保留,置入侧肢体恢复正常,患者按期完成化疗.
作者:张夏慧;周春华;汤国芳;薛娜;秦臻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同时置入鼻空肠管和鼻胃管对预防颅脑手术后患者误吸的影响.方法 108例神经外科需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分为对照组(n=72)和观察组(n=36).对照组常规采用鼻胃管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同时置入鼻空肠管和鼻胃管进行营养支持.比较2组患者鼻饲过程中的误吸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误吸发生率为5.55% (2/36),低于对照组的23.61% (1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呛咳、吸人性肺炎和体温>38℃患者的比饲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时置入鼻空肠管和鼻胃管进行营养支持能有效降低颅脑手术后患者误吸的发生风险.
作者:吴竹;张海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医用粘胶剂的使用常导致患者出现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而新生儿由于皮肤娇嫩,角质层薄,屏障功能差,是MARSI的高危人群.本研究对新生儿MARSI现状进行综述,分析新生儿MARSI发生的影响因素和评估方法,并从强化认知、识别高危因素、提高皮肤屏障功能、损伤皮肤护理、设立敏感指标等方面总结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贾丽娜;陆燕萍;袁春香;唐文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护士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总结预防措施.方法 调查2016年8月-2017年8月50名护理人员临床工作中的针刺伤情况,统计不同操作时针刺伤的发生次数及针刺伤后上报情况.结果 50名护理人员中有48名发生过针刺伤,共发生针刺伤150次.输液完处理注射器时发生针刺伤多为60次(40.00%).针刺伤后仅有12名护理人员按流程上报.结论 护理人员面临着针刺伤的危害,自我防护意识淡漠,操作不规范,应加强岗前培训及在职教育,提升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作者:卢姣姣;洪涵涵;王守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的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学校2015级71名护理本科生为试验组,2014级65名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基于微信的案例教学法.课程结束后,采用理论考试成绩、案例分析单项成绩及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学生理论和案例分析单项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试验组学生对该组教学法评价良好.结论 将基于微信的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外科护理学课程中,能够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意愿和参与程度.
作者:周雪梅;杨琴;俞萍;潘海龙;刘晓红;赵烨;张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早期规范化护理对预防ICU患者失禁性皮炎的效果.方法 ICU患者120例根据人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早期规范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失禁性皮炎(IAD)的发生率、发生天数以及严重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IAD总发生率为10.00% (6/60),低于对照组的36.67% (22/60) (P <0.05);观察组IAD发生的天数低于对照组IAD发生的天数(P<0.05);2组患者IAD发生的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规范化护理能有效预防ICU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和促进发生IAD患者皮肤的愈合.
作者:陈燕河;谢清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快速康复外科(FTS)是为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围术期多学科技术综合措施,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FPS在国内发展时间较短,临床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阻力.本研究初步探讨了FPS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问题,包括多学科协作和沟通不畅、新理念接受程度低、患者依从性差等,并针对上述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促进FPS在妇科围手术期的应用.
作者:杨崎崎;王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柠檬皮片在缓解胃外科术后恶心呕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胃外科术后留置胃管并出现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均予以管道护理、饮食指导、疼痛干预等常规护理,同时应用柠檬皮片缓解患者恶心感.结果 13例患者PONV得到缓解,1例患者因不喜柠檬味拒绝使用,1例无明显效果.结论 新鲜柠檬皮片能有效的缓解胃外科术后患者头晕、恶心感,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杨丽容;严鹏;林丹妹;袁秀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通过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职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引导对策,为高校开展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提供借鉴,从而为临床输送急需的高层次护理人才.
作者:王涛;张梅燕;马壹;毕怀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医护联合门诊模式在心内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1月心内科门诊开展医护联合模式,医生和专科护士共处同一间诊室、同步就诊,护士协助医生进行问诊、生命体的测量、检查指导、用药指导、预约挂号等一系列工作,同时开展有效的健康宣教,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抽取2016年1月-12月心内科门诊就医患者400例,记录预约挂号情况,调查患者遵医行为知晓情况和对门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并与2015年1月-12月开展医护联合模式前就医患者400例进行比较.结果 开展医护联合模式后,心内科门诊患者预约挂号比例较开展前上升(78.00% vs.31.50%,P<0.01).开展后患者用药、饮食、戒烟等遵医行为知晓率高于开展前(P<0.01),对门诊护理服务满意度较开展前上升(P<0.01).结论 医护联合模式能够改善心内科门诊就诊环境和就诊秩序,改善了医、护、患关系,切实地深化了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作者:葛支忱;何胜虎;徐日新;孙党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健康宣教表在胰十二指肠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胰十二指肠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的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口头方式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通过健康宣教表开展健康宣教.评价2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肠内营养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例和对照组8例因无法耐受并发症带来的不适感中途中止肠内营养.结论 基于健康教育表实施有针对性的肠内营养知识宣教,能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对提高治疗依从性和促进早日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柴会荣;黄建业;吴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改良的特伦德伦伯格体位在经输尿管镜中上段钬激光碎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输尿管中上段结石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截石位,研究组40例采用改良的特伦德伦伯格体位.观察2组首次进镜成功率、清石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首次进镜成功率为95.oo% (38/40)高于对照组的85.00%(34/40).术后3d复查,研究组结石清除率为85.00% (34/40),高于对照组的65.00% (26/40)(P<0.05).研究组术后3d发热发生率为2.50% (1/40)低于对照组的10.00% (4/40).结论 改良的特伦德伦伯格体位可帮助提高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进镜成功率及清石率.
作者:陶奕飞;王淇超;曹敬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OMSI)及自我防护现状.方法 运用Nordic肌肉骨骼损伤间卷及自制的护士OMSI防护现状调查问卷对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和总结调查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有效问卷516份,回收有效率93.82%.护士OMSI的年发生率92.05% (475/516),周发生率71.32% (368/516),其中过去1年内有OMSI的部位中,以颈部发生率高(78.49%),其次为肩部(72.67%).搬运过度肥胖患者导致OMSI的发生率高(64.15%).OMSI发生后,护士所采取的防护措施中多的是按摩(72.67%),其次为短期休息(60.27%)和冷热敷(52.91%).结论 护士OMSI的年发生率高,护士OMSI的发生部位以颈部为多见,护士OMSI的防护知识少,工作中采取的防护行为少,临床应引起重视,加强职业防护,提高护士自我防护水平.
作者:鲍璟雯;王坚;陈朱虹;郑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小肠海绵状血管瘤临床较为罕见,诊断困难,临床表现为反复黑便或便血伴贫血.本研究报道1例空肠海绵状血管瘤致反复出血患者,经静脉给予输血、抑酸、保护黏膜及营养补液,口服沙利度胺等治疗后患者出血停止.在护理时,需加强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做好饮食护理及用药指导,以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向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链式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和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遵循优质整体护理理念,实施以专科医生-吞咽专科护士-社区护士-家属-患者为小组的“全人全程”追踪管理,对比观察出院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情况.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合理饮食、正确服药、健康锻炼等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链式护理模式能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
作者:唐春妮;廖喜琳;刘海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电子耳蜗植入术患儿围手术期胡非语言交流技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7月行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的患儿84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2016年9月-2017年5月行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治疗的患儿56例设为观察组,由经培训的护士完成护理工作,护士系统性地学习术前聋哑患儿的护理知识、非语言交流策略、掌握怀抱等基本亲密接触策略,提高非语言交流质量.观察2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调查观察组患儿依从性和医师对护理的满意度,并与2016年3月-7月20例患儿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计划外使用镇定镇静药物、治疗护理路径变异、手术时间推迟的发生率分别为0、3.57%、1.78%,低于对照组的13.10%、16.67%、15.48% (P <0.05).观察组患儿术前准备、麻醉前穿刺操作、术后苏醒期、术后检查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基线调查结果(P<0.05),医师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基线调查结果(P<0.05).结论 高质量的非语言交流有助于提高电子耳蜗植入术患儿的依从性,保障手术、检查等医疗和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郭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医院门急诊护士同理心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同理心教育针对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修订的中文版Jefferson同理心量表调查本院100名门急诊护士,分组比较急诊和门诊护士同理心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门诊护士同理心得分水平高于急诊护士(P<0.05);职称因素对急诊护士同理心有影响(P<0.05),对门诊护士无影响(P>0.05);职业满意度因素对急诊护士同理心无影响(P>0.05),对门诊护士有影响(P<0.01);课程学习因素对急诊护士同理心有影响(P<0.05),对门诊护士无影响(P>0.05);工作环境因素对急诊和门诊护士同理心均有影响(P<0.01).结论 本院门诊护士同理心水平高于急诊护士,应结合职称、职业满意度、课程学习、工作环境等因素,采取针对性培训进行同理心教育,提高同理心能力.
作者:孙贵凤;张丽娟;谢岚;刘晓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对母乳喂养的认知现状,了解其家庭对母乳喂养的支持情况,从而制定促进HBV感染孕妇母乳喂养行为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和母乳喂养认知调查量表、家庭支持问卷,对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门诊建档的40例HBV感染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HBV感染孕妇对母乳喂养认知得分(7.25±5.62)分,得分偏低;家庭支持方面,反向计分条目“我的家人认为奶粉可以替代母乳”均分(3.44±0.65)分,得分偏高,“我的家人希望我母乳喂养”评分(2.25 ±0.64)分,评分较低,不利于促进HBV感染孕妇的母乳喂养行为.结论 HBV感染孕妇对母乳喂养的认知及家庭支持情况不容乐观,应在孕期即开始健康宣教,并积极与孕妇家庭交流,提高孕妇认知及其家庭支持度,促进母乳喂养行为.
作者:蔡晓燕;钱湘云;张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