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强化抗血小板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周建岭;马亭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强化抗血小板治疗
摘要: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强化抗血小板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两组均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物、低分子肝素等治疗,对照组抗血小板治疗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2月,观察两组治疗后心绞痛缓解情况、心电图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程度减轻,持续时间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缺血性ST段下移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强化抗血小板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优于单用阿司匹林,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对防治不稳定性心绞痛有重要意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中心血液科住院患者细菌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北京和河北6家医院血液科住院患者细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分布的特点及其变化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11年5月北京和河北6家医院血液科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得到的543株细菌培养阳性菌株鉴定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主要致病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6.76%)、肺炎克雷伯菌(14.36%)、肠球菌(11.79%)、大肠埃希菌(10.497%)、表皮葡萄球菌(6.45%),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呈逐年递增趋势.结论 北京和河北6家医院血液科3年住院患者细菌感染病原菌分布有所变迁,临床应及时掌握其动态变化,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预防和控制细菌所致感染.

    作者:赵凌;刘君廷;王晶石;王旖旎;张岩;魏淑凤;薛华华;赖斌;王昭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吸烟与食管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食管癌是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胃肠道导致死亡的第三大恶性肿瘤.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区之一,每年平均病死约15万人,许多流行病学研究证实烟草是食管癌发生的高危因素,现就烟草与食管癌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鹏;张娜娜;张澍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肾移植术后发生原发性肝脏淋巴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肾移植术后,因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而易发生恶性肿瘤,这一论点已为大多数人所公认, 国内虽以泌尿系肿瘤为主,但淋巴瘤患病率在逐年增加,且容易漏诊、误诊,不能忽视[1].原发性肝脏淋巴瘤(primary hepatic lymphoma,PHL),比较少见,发病率仅占肝脏恶性肿瘤的0.1%,占结外淋巴瘤的0.4%[2,3].肾移植术后发生PHL更是罕见,现报道一例.

    作者:黄光伟;王红;任爱民;王超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雷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KM3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雷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MM) 细胞KM3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雷利度胺对KM3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运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不同浓度(0 nmol/L、40 nmol/L、80 nmol/L、100 nmol/L、200nmol/L)的雷利度胺分别作用于KM3细胞24 h后,KM3 细胞的存活百分比逐渐减少,分别为100.0%±2.5%,87.2%±1.2%,72.1%±2.4%,61.8%±1.8%,50.1%±0.9%;细胞凋亡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加,分别为8.5%±0.8%、11.7%±1.4%、24.7%±1.8%、31.2%±2.3%、35.1%±1.4%.结论 雷利度胺抑制KM3 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发生细胞凋亡,而且不同浓度的雷利度胺对KM3细胞呈现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

    作者:商安芳;陈同娇;郭静明;朱磊;田铭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异位妊娠发病相关因素及其与盆腔手术的关系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发病相关因素及其与盆腔手术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5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20例异位妊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病例组,并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早孕妇女42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等因素进行统计,将所得数据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异位妊娠好发年龄为20~39岁,病例组的盆腔炎、附件炎、卵巢肿瘤、置节育器、经产妇、盆腔手术史、人工(药物)流产史、异位妊娠史、输卵管手术史的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这些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后,得出盆腔炎、附件炎、盆腔手术史、异位妊娠史、输卵管手术史、放置宫内节育器是异位妊娠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位妊娠的发病与盆腔炎、附件炎、盆腔手术史、异位妊娠史、人工(药物)流产史、放置宫内节育器、卵巢肿瘤有关,应降低宫腔手术率,倡导采取安全、有效的避孕措施,以期减少异位妊娠的发生.

    作者:杨步琴;孔东萍;陈雪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脑血管造影在青年脑卒中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临床研究

    目的 应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了解青年脑卒中患者脑血管病变的特点,从而探讨青年脑卒中的常见病因、危险因素及脑血管造影在脑卒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2例经CT或者MRI确诊的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其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结果分析其病变血管的类型和部位,探讨其发生脑卒中的直接病因和根本病因.结果 122例脑卒中患者中由出血诱发的脑卒中病例有42例,由缺血诱发的脑卒中病例有80例.其中导致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病因为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而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的直接病因则是颈内动脉或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而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先天性脑血管畸形以及感染性血管病则是常见的根本的病因.结论 青年脑卒中的病因相对于老年人来说更加多样化,采用全脑动脉造影对这些复杂的病因进行探讨有着很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如果结合患者的病史大多可以明确其病因,有助于脑卒中的临床诊断和二级预防.

    作者:揭毅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X线和CT在骨肿瘤患者诊断中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X线和CT在骨肿瘤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间收治的84例骨肿瘤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影像学资料,其中42例患者行X线检查,另外42例患者行CT扫描,将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相对照,对比评价此两种影像学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X线检查组诊断正确率为88.1%,略低于CT诊断组的90.5%;两种检查方法对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正确率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 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较为复杂,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不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均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实际临床诊断过程中,应遵循临床表现、病理检查结果和影像学特点相结合的原则,避免误诊和漏诊的发生,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王联营;张博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神经内科实习生病历书写指导体会

    病历书写是临床医师的日常工作,由于它对临床治疗过程与结果没有直接影响,往往容易被忽略.但一份病历质量的高低,不仅体现医师的医学基础理论水平,更能反映出其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应用能力[1].病历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医疗文书,应加强对实习生的书写指导.既可以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又可以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实习效果.我们在神经病学实习生的临床带教过程中,对他们的病历书写非常重视,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详细指导,不断提高其病历书写能力,从而促进其更好的掌握神经病学知识,完成本学科的实习任务.

    作者:黎佳思;张雷;管阳太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透析液钙离子浓度变化对血液透析相关性难治性高血压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钙离子浓度的透析液对血液透析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的影响.方法 根据透析液钙离子浓度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钙离子浓度1.50 mmol/L)和观察组(钙离子浓度1.25 mmol/L),比较患者每次透析前后血压的变化,同时观察患者透析前后血钙、血磷及血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透析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平均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高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透析前后血钙、血磷及血PTH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低钙透析液透析有助于血液透析相关性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

    作者:蔡斌;郑安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进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为颈部动脉狭窄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验证该诊断的正确率,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诊断为对比依据,分析经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对颈动脉血管狭窄情况的诊断的正确性,以判断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及应用价值.结果 经对比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比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狭窄中的结果显示:颈动脉的轻度狭窄正确率为为91.94%,中度狭窄为84.85%,重度狭窄为100%,血管闭塞为100%.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能够有效地提高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正确率,在对该病的诊断中能为临床提供具有较高价值的诊断依据.

    作者:王小进;白卓杰;仲阳;石晓红;蒋晓燕;张本善;吴联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纤维喉镜与支撑喉镜下治疗声带息肉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对声带息肉患者采用纤维喉镜与支撑喉镜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200例声带息肉患者随机分为纤维喉镜组支撑喉镜组,各100例,分别进行纤维喉镜及支撑喉镜组治疗.结果 支撑喉镜组手术时间 (46.67±18.78)min长于纤维喉镜组的(35.78±12.45)min(P<0.05);术后随访(6.23±4.12)月,两组简单型息肉总有效率(97.78%vs.95.56%)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杂型息肉支撑喉镜组总有效率94.55%高于纤维喉镜组的81.12%(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1.00%高于纤维喉镜组的3.00%.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点,又都存在不同局限性,具有一定程度的互补性;临床上应进行全面综合考虑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作者:黄诚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仿真模拟人急诊师资培训模式的建立

    急诊医学教育的突出要求是实践性,仿真模拟人(HPS)能够模拟人体真实的生理特征和病理特征,急诊带教医师能够借助模拟人设计急诊病例,让医学生反复练习急诊操作技能和沟通技巧.因此引进HPS模拟急诊临床环境,并以此为基石建设急诊技能培训中心,建立急诊技能标准化培训体系和评价考核体系,推动急诊师资队伍建设和急诊实践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张斌;郑玉;孙雪莲;王国兴;杨立佩;赵春燕;刘力戈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感染患病率高,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新生儿感染的病原菌随国家地区的不同、感染部位的不同差别很大.近几十年无乳链球菌(GBS)引起的新生儿细菌感染受到重视.上世纪20年代首先发现GBS可引起牛乳腺炎,1935年首次发现它是产后脓毒症的病原体.在上个世纪70年代它被认为是美国新生儿细菌感染的首位致病菌,在孕期可造成产妇的绒毛膜羊膜炎,导致流产、胎膜早破及宫内感染;在分娩的过程中,新生儿经过母亲GBS污染的产道,可导致生后发生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早发型感染,GBS早发型感染具有患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新生儿的健康,30年来,西方国家对GBS进行了大量研究.在我国及亚洲一些其他国家也有一些相关研究及报道,提示在这些国家GBS也是新生儿细菌感染的致病菌之一.

    作者:安晓霞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盐酸氯胺酮复合枸橼酸芬太尼对SD大鼠麻醉效果的观察

    目的 比较盐酸氯胺酮与盐酸氯胺酮复合枸橼酸芬太尼对SD大鼠麻醉的效果.方法 先对大鼠进行基础麻醉后,实验组术中静脉输注盐酸氯胺酮+枸橼酸芬太尼,对照组术中只输注盐酸氯胺酮.结果 实验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大鼠实验中盐酸氯胺酮复合枸橼酸芬太尼麻醉效果优于单纯输注盐酸氯胺酮,值得在动物麻醉领域推广.

    作者:姚俊岭;赵冬;戴晶;朱立仓;许晖;姬云翔;王业忠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子宫内膜癌患者胰岛素及性激素水平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与体内性激素及胰岛素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妇科经病理确诊并收治住院的12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92例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胰岛素(INS)、血清孕酮(P)、雌激素(E2)、黄体生成素(LH) 、促卵泡生成素(FSH) 、睾酮(T)及泌乳素(PRL)水平,并根据两组绝经前和绝经后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较之对照组,绝经前研究组妇女INS、E2、LH水平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P水平明显降低,具统计学差异 (P<0.05).而PRL、FSH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绝经后研究组妇女INS、E2、LHS水平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FSH水平则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PRL、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患者均存在INS、E和LH水平异常,而绝经前后患者PRL水平无相关改变.

    作者:郑达礼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转开腹的相关因素1:3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转开腹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组研究对7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转开腹和2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急性胆囊炎,胆囊壁较厚,胆总管直径增宽,总胆红素升高,开腹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比率开腹组高于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男性、急性胆囊炎、胆囊壁较厚(≥4 mm)、胆总管直径增宽(≥8 mm)、总胆红素升高(>17.1 mol/L)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转开腹的危险因素.结论 有转开腹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尽量避免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者由腹腔镜手术丰富的临床医师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作者:华庆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眼科首诊双眼复视患者的眼外相关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眼科以双眼复视为首发症状的眼外相关病因的分布情况.方法 根据病史、眼科专科检查、全身相关检查及相关科室检查会诊意见分析病因.结果 68例双眼复视患者中,发病原因中以血管性疾病居多(占32.3%);外伤次之,占16.2%.眼外肌及颅神经受累情况,外展神经麻痹居多24例,占35.3%.结论 双眼复视病因复杂,详细正确的临床资料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

    作者:王珣竹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中药灌肠联合西药治疗小儿重症泄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中药灌肠联合西药治疗小儿重症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重症泄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采用西药治疗同时根据辨证论治分别加用双黄连口服液、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保留灌肠.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结果 治愈率治疗组83.7%,对照组62.8%,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灌肠结合西医治疗对小儿重症泄泻有显著疗效.

    作者:孟庆英;赵继英;边小青;武建楠;王桂敏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透明膜肺病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早产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透明膜肺病(HM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HMD患儿分成两组,治疗组18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PS联合NCPAP治疗;对照组24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单独应用NCPAP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应用率、肺部感染及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联合NCPAP治疗HMD,能迅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机械通气的应用,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作者:刘彦民;贾西燕;贾湘杰;刘九月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不同占空比和声压超声波溶解体外血栓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研究不同超声占空比和超声声压对超声联合微泡溶解体外血栓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志愿者全血标本70 ml,分成70份,每份1 ml,在37℃恒温水浴箱内浸浴3 h后,将血栓存储于5°C的冰箱3 d,以获得稳定的血栓.样本共分成6个辐照组和1个对照组.其中4组辐照组的超声输出声压固定为5.47 mPa,将治疗超声仪的占空比分别设为0.216%、1.080%、3.600%、7.200%四种.另外2组辐照组固定治疗超声仪的占空比为7.200%,将治疗超声仪的超声强度分别设为3.75 mPa、2.80 mPa两种.对照组无超声处理.各组血栓治疗后立刻取出,计算各组溶栓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在超声输出声压和其它参数设置一定的条件下,占空比越高溶栓率越高.当占空比设为7.200%的条件时,微泡联合治疗超声的溶栓率高,与其它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超声占空比和其它参数设置一定的条件下,超声输出声压越大溶栓率越高.结论 在治疗超声联合微泡治疗体外血栓实验中,在一定的超声治疗条件下,超声波占空比越高,溶栓率越高;超声输出声压越大,溶栓率越高.

    作者:朱莉玲;柳建华;萧淑宜;何景光;区文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