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TNF基因多态性表达及意义的初步探讨

朱月永;叶德富;卓光生;张胜利;林经安;梁晓华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 基因型, 类风湿性关节炎, 聚合酶链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引物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对34例RA患者与35例对照组的TNFα-308位基因进行TNF1和TNF2基因型检测,并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TNFα的含量.结果 RA患者TNF2的基因型分布以TNF2为主(52.9%),正常对照组的基因型分布以TNF1为主(68.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χ2=27.71,P<0.01).RA患者血清中TNF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不同TNF基因表型的RA患者血清中TNFα含量有显著性差异(F=32.60,P<0.01),TNF2及杂合型基因表型RA患者血清中TNFα含量明显高于TNF1者.结论 TNFα-308的基因多态性直接影响着TNF分泌,可能与RA的发病及病情相关.
中国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判定(附57耳)

    外伤性鼓膜穿孔为耳鼻咽喉科常见医疗鉴定的疾病.鼓膜穿孔是否与外伤有关,穿孔大小是否与听力损失程度相称,对于医疗鉴定及评定损伤程度有密切关系.本文对我院外伤性鼓膜穿孔判定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超;刘宏;李永萍;芦二永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肾损害13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 (MP)感染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极受临床关注和重视,MP感染对肾脏的损害报道却较少.本文将13例MP感染致肾脏损害的诊治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蒋向东;蔡海芳;江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肌微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变化.方法将研究对象分成2组.介入组26例;30例同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均于术前及术后16h测定CK-MB和cTnI血清浓度.结果介入组cTnI术前为1.01±0.63ng/ml,术后为1.75±1.73ng/ml,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CK-MB在手术前、后分别为(14.27±5)U/L、(15.92±9.18)U/L,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cTnI在造影前、后分别为(0.8±0.16)ng/ml、(0.87±0.26)ng/ml,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造影前、后CK-MB分别为(13.53±6.68)U/L、(14.27±7.36)U/L,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介入组内,cTnI升高者球囊扩张时间、大扩张压力、置入支架数与cTnI未升高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中2例发生侧支闭塞,这2例cTnI明显升高.结论介入治疗可致部分患者心肌微损伤,其原因与侧支闭塞并发症有关,本文未发现支架置入数、球囊扩张时间等因素与心肌微损伤之间的关系.

    作者:于安忠;李继福;李贵双;陈玉国;纪求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白塞氏病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为急性白血病1例报告

    患者,男性,65岁.因反复发热、口腔溃疡、头昏乏力1月而于2002-03-30第一次住院.入院体格检查:T 37.8℃,贫血貌,皮肤黏膜苍白,无出血点及皮疹,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口腔黏膜及舌多处溃疡.胸骨无压痛,心肺听诊正常,腹软,肝脾无肿大.辅助检查:血常规示WBC 4.21×109/L,Hb 57g/L,RBC 1.26×1012/L,PLT 53×109/L,RC 1.5%,ESR 100mm/h.血尿素氮、肌酐、血钙、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铁蛋白、甲状腺激素均正常.血清IgA显著增高617mg/dl,IgG、IgM正常,KAP 1620mg/dl,LAM 718mg/dl,EPO 15.2ng/ml,补体C3、C4、ASO、RF及dsDAN、ENA均正常.

    作者:王毅力;邓秀芝;高健;张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半月板损伤的超声诊断

    半月板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疾病,以往明确诊断主要依靠膝关节造影及膝关节镜,近年来采用MRI检查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虽已得到比较充分的肯定[1],但其价格较贵,难以普及.半月板位置表浅,周围组织薄,适宜作超声检查.现就超声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牛克松;肖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挫伤性前房积血72例临床分析

    我院2000-01~2002-12共收治眼外伤316例,其中挫伤性前房积血72例,占眼外伤病例总数的22.8%,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穗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颌面部固定钛板取出原因分析(附11例报告)

    对于颌面部各种骨折和骨的移动广泛采用坚强内固定技术,对于提高颌关系和骨块的稳定性、骨折的三维解剖复位具有巨大的优越性[1].在临床中,钛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一般可永久存于体内,理化性质稳定,减少颌间牵引,但仍然有一些患者因各种原因需要在手术后取出,本文试图分析钛板取出的原因,及其适应证.

    作者:吴湘卿;陈秀华;吴汉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在老年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AFP、CEA、CA-50等作为恶性肿瘤的筛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灵敏度较低,难以满足临床需要,近年来,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因其早期、灵敏、广谱的优点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我们通过对50例健康对照、65 例恶性肿瘤、48例非恶性肿瘤老年患者血清TSGF进行检测以探讨血清TSGF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敏;陈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产科急性DIC的诊断及处理

    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并非独立疾病,而是许多疾病在发展中的一个过程,发病急剧,病势险,死亡率极高.随着近几年对DIC有了进一步认识后,早期诊断前DIC(Pre -DIC)及正确治疗,可以显著地降低其死亡率.现将我院自1997年以来所治疗的产科急性DIC总结如下.

    作者:吴为玲;金筱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肝亚细胞成份中氧自由基的变化

    目的亚细胞水平上探索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氧自由基的变化规律.方法测定肝脏局部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及胞浆成份中的SOD总活力与MDA含量,并同步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肝脏局部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及胞浆成分中的SOD总活力与MDA含量逐步升高,光镜及电镜下的组织学改变逐渐加重.结论大鼠缺血再灌注的早期损伤是在再灌注一开始就发生,而且首先损伤线粒体,但被自身防御系统的作用而有所延迟.

    作者:元文勇;姜文泉;姜惟龙;申瑢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高压氧对弥漫性轴索损伤促醒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促醒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2例DAI患者(GCS≤8分)分成两组.治疗组4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对照组46例.两组于伤后6个月按GCS预后评分评定预后,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意识好转率.结果高压氧治疗组恢复良好率(41.30%)明显高于对照组(19.57%)(P<0.05).治疗组清醒36例,而对照组24例,其清醒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清醒时间比较,高压氧治疗组为(16.96±9.55)d,对照组为(28.70±11.29)d,(P<0.001).结论高压氧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时能加速苏醒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林锦波;兰周华;李雪松;张学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大剂量亚叶酸+5-Fu在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应用价值

    国外报道使用大剂量亚叶酸+5-氟脲嘧啶(5-Fu)持续滴注48h治疗晚期结直肠癌[1],但在我国还少见有应用于术后辅助化疗的报道.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该方案在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应用价值和毒副反应.

    作者:高金松;袁立英;尚德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糖尿病并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

    近年来,结核病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糖尿病并发肺结核(DMTB)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我院从1995-02~2003-08共收治肺结核患者643例,其中DMTB 38例,本文就38例DMTB患者的临床表现及Χ线表现与同期住院的605例单纯肺结核(STB)患者作一对比分析.

    作者:朱诗家;谭治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显微手术650例体会

    我院自1986年开展显微手术,并运用此技术在断指(肢)再植、组织瓣移植、周围神经血管损伤修复、动静脉内瘘成形、拇指再造、睾丸离断再植等650例进行临床处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嵘;朱克文;谢文生;黄立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胃癌TGF-β1蛋白表达及与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和意义及与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胃癌、10例正常胃黏膜TGF-β1与Ki-67抗原的表达.结果胃癌TGF-β1表达率与Ki67-LI值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TGF-β1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显著相关.淋巴结转移组Ki67-LI值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不同浸润深度的Ki67-LI值差异有显著性.胃癌TGF-β1阳性表达组Ki67-LI值明显高于TGF-β1阴性表达组.结论 TGF-β1过表达胃癌组织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活性,TGF-β1不能抑制癌细胞增殖.TGF-β1促进胃癌细胞浸润转移.TGF-β1和Ki-67可作为评估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作者:唐华;张才全;向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原发性脑干出血24例临床分析

    自从CT和MRI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有了很大进展.特别是对一些微量、不典型的脑干出血能作出快速、确切的诊断,从而大大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死率.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4例原发性脑干出血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顺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前列腺癌中iNOS与p53的关系及其作用的探讨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及其与突变型p5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SP法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组织的iNOS和p53的表达进行测定,用病理图像自动分析仪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前列腺癌的iNOS和p53染色程度要强于前列腺增生组织.p53表达阳性区,iNOS的表达也呈阳性.结论 iNOS和突变型p53可能促进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蒋先镇;龙智;杨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体外循环手术中应用小剂量鱼精蛋白的临床研究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需要使用肝素保护血小板、凝血因子和防止血液在体外循环管道中凝集,然后又需要使用鱼精蛋白中和体内残余肝素.传统的鱼精蛋白用量与肝素的比例为1.5∶1.作者使用小剂量鱼精蛋白中和肝素,从临床试验中证实其可行性、安全性和优越性.

    作者:王元星;贺大璞;李志高;韦兵;聂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干扰素α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干扰素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方法以HepG2 2,2,15为细胞模型,实验共观察9d,于第3、6、9d收集培养上清行HBsAg定量检测;收集细胞提取总RNA,行RT-PCR及荧光实时定量PCR测细胞内乙肝病毒mRNA水平.结果实验第3d及第6d,对照组和各实验组之间HBsAg及病毒mRN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第9d,各实验组HBsAg及病毒mRNA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α干扰素浓度为500 IU/ml抑制作用达大.结论干扰素在实验浓度下可抑制HepG2 2,2,15细胞内乙肝病毒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具有直接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作用.

    作者:杨永峰;谭德明;谢玉桃;侯周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几何和左室舒张功能变化

    目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多数发生左室重塑,本研究探讨无重塑者左房、左室几何形状和左室舒张功能有无变化.方法顺序门诊或住院的男性患者,排除患有心瓣膜疾病、急性或陈旧性心肌梗死、扩张性心肌病及其他影响心脏结构疾病者及年龄小于35岁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室间隔(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和舒张末期横径(LVEDD)、左房前后径、长径、横径和面积、左室舒张早期二尖瓣峰值血流速度(EPV)和舒张晚期二尖瓣峰值血流速度(APV),计算后两者的比值(EPV/APV)、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离(RWT).LVMI≥131g/m2或/和RWT≥0.44者不能进入本研究.余下的原发性高血压者进入无左室重塑原发性高血压组(简称无重塑组),无原发性高血压者进入正常对照组(简称对照组).组间比较行t检验.结果对照组共146例男性入选,156例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入选无重塑组.无重塑组无论是IVST、LVPWT、LVEDD、LVMI及左房前后径、长径、横径和面积均大于对照组(P<0.01),无重塑组EPV/APV比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两组EPV无明显差异,APV差异明显(P<0.01.结论与正常对照组者比较,无左室重塑的原发性高血压男性患者左房扩大、左室舒张功能受损.

    作者:徐泽昌;孟繁华;张桂珍;刘星;李鲁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湖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