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透析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30例临床分析

李冠斌

关键词:有机磷中毒, 血液透析,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30例,均给予洗胃、清洗毒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应用阿托品及胆碱酯酶复活药及对症处理等内科综合治疗,同时给予血液透析处理,透析过程中肝素钠注射液抗凝,碱化血液等.透析时间为2 h,1次/d,共透析3次.结果患者中毒症状在透析2 h后得到症状明显改善,胆碱酯酶活性在透析后4 d逐渐恢复;透析治疗后胆碱酯酶活性较透析前显著升高(t=25.39,P=0.00).本组30例患者均治愈,没有明显后遗症.结论 血液透析可在短时间内改善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中毒症状,促进胆碱酯酶活性恢复,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作用.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组VEGF165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

    目的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实现目的 基因的表达,对目的 蛋白进行鉴定和生物学活性分析.方法 分子生物学方法将扩增的VEGF165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在脂质体介导下将重组质粒转染至哺乳动物细胞NIH 3T3并进行抗生素压力筛选,采用双抗夹心ELISA、SDS-PAGE和免疫印迹方法对目的 蛋白在转染细胞中的特异表达进行鉴定,在血管内皮细胞ECV304上对表达产物的细胞结合活性和促增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 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EGF165成功转染NIH 3T3,获得加压筛选的重组细胞,目的 基因得到稳定表达,目的 蛋白能与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特异结合,并具有促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结论 应用pcDNA3.1(+)-VEGF165载体转染的NIH 3T3细胞可稳定表达具生物学活性的VEGF165重组蛋白.

    作者:贺立新;马彩虹;曹玉珏;李冬海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眼炎患儿眼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 研究婴儿眼炎感染的细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54例眼炎患儿的眼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使用ATB半自动细菌鉴定仪对培养细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使用K-B法(Kirby-Bauer method纸片琼脂扩散法).结果 54例中有40例出现细菌生长,阳性率74.1%,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性较强,但对于其他抗生素较为敏感.结论 婴儿眼分泌物中常见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于抗生素的使用要根据细菌的药检结果有选择的使用.

    作者:梁利登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4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多索茶碱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2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n=46)与对照组(n=46),治疗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后24 h、48 h、72 h,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和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更为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采用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许晓东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血栓心脉宁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血栓心脉宁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血栓心脉宁片.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和经颅多普勒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心脉宁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刘锦森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成人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成人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7例,平均随访26个月.采用改良Cassebaum评分,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 优6例,良14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74%.结论 成人肱骨远端粉碎骨折应尽早手术,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并允许早期进行主动功能锻炼,以恢复肌肉的体积和力量.

    作者:李庆卫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老年性颅脑损伤患者56例预后生活质量调查与研究

    目的 研究影响老年性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 对56例老年性颅脑损伤患者从肢体运动、日常生活能力和心理健康情况三方面进行调查,并与同期56例健康老年人进行比较.结果 在肢体运动功能、日常自理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方面老年性颅脑损伤患者均不如健康老年人.结论 制定合适躯体康复计划,增加患者社会支持等措施可改善老年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安宁;林峰;刘艳翠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老年患者尿路感染临床特点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人尿路感染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40例尿路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中青年组及老年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临床表现、诱发因素、尿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治疗与转归等方面上的差异.结果 两组性别构成比无差异;老年组患者首发症状多样化,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或无症状;诱发因素多;病菌培养阳性率低;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治疗后转归较差.结论 老年人尿路感染具有其特殊性,应加强尿液检查;去除诱发和加重感染的因素;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根据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并避免使用对肝肾有毒性的药物.

    作者:苏必林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老年复合性溃疡手术和保守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 总结老年性复合性溃疡采用外科手术和内科保守治疗的体会.方法 对近几年来我院采用手术治疗的36例和保守治疗的65例老年性复合性溃疡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结果 手术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保守组,复发率和并发症远低于保守组.结论 对于无明显禁忌证的老年性复合性溃疡应尽量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恶变率低等优点.

    作者:唐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注射用氯诺昔康用于肋骨骨折镇痛效果的观察

    目的 探讨氯诺昔康用于肋骨骨折镇痛中的效果.方法 120例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注射用氯诺昔康8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 ml中静脉注射,1次/12 h,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300 mg口服,1次/12 h,其他治疗方法相同,观察两组镇痛效果.结果治疗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诺昔康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同时氯诺昔康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应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晨;宋斌;董德胜;廖金平;张梁宇;施永周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CPHD急性加重期在基层医院的治疗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是由支气管-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的心脏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的CPHD为多见,占89%~90%[1],尤其是在急性加重期常伴有右心衰竭,病情危重,往往危及生命.而在基层医院,条件差,缺乏相关实验室检查,医务人员仅能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现将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50例CPH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措施,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杨华松;高健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长托宁)和阿托品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用药对患者的唾液分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心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60例择期LC患者分为长托宁组和阿托品组,在麻醉方法相同、腹腔镜CO2气腹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观察两组在用药前和用药45 min的唾液分泌、VAS评分情况及心率的变化.结果全组患者给药45 min时,测得唾液分泌量均显著减少、VAS评分明显高于给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托宁组给药后45 min心率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阿托品组给药后45 min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长托宁作为LC术前用药,能有效抑制唾液分泌,增快心率不明显,相比阿托品更有优势,尤其适用于一些特殊的患者如心血管疾病、老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作者:颜瑞龙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出血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6月至2010年2月LC术60例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穿刺孔出血,压迫,缝合止血;22例胆囊动脉变异损伤出血,经钛夹钳夹血管止血(19例)及中转开腹止血(2例);28例胆囊床出血,电凝,压迫止血;2例电凝钩误伤肝脏出血,填塞止血材料压迫止血;1例分离粘连时电凝钩误伤肠系膜血管出血,电凝止血.结论 LC出血原因较多,但只要熟悉解剖结构,操作技术熟练,把握胆囊三角的清楚暴露和合理运用止血方法,异常出血是可以避免和及时处理的.

    作者:张健康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病毒感染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通过对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比较其差异,初步探讨病毒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抗病毒治疗对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2011年感染科收治的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20例,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其差异.选取其中10例患者,于抗病毒治疗1周后再次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较治疗前后变化并分析其意义.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B细胞减少,T细胞、CD8+T及CD8+CD38+T细胞比率及计数升高.抗病毒治疗1周后,患者白细胞、CD8+CD38+T细胞计数降低.结论 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而早期抗病毒治疗有助于减轻病毒感染导致的异常免疫激活和免疫损伤.

    作者:田瑛;张娟;王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翼点入路治疗鞍区肿瘤8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翼点入路治疗鞍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鞍区肿瘤患者82例,在全麻下翼点入路充分暴露鞍上、鞍内、鞍前、鞍后及鞍旁等部位,解剖鞍区4个解剖间隙,根据肿瘤的大小及部位选择相应的解剖间隙,逐块切除终全切肿瘤.结果 肿瘤全切62例,次全切20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血电解质紊乱14例,轻中度尿崩12例,癫痫发作2例,持续高热昏迷1例,处理后好转.术后随访0.5~3年,随访56例,50例能正常工作、生活学习;生活需要照顾6例.结论 翼点入路能很好满足鞍区手术的需要,达到肿瘤的满意显露的同时减少了脑牵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新文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角膜葡萄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角膜葡萄膜炎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对2002~2010年期间应用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86例角膜葡萄膜炎患者(102患眼),进行分析.结果 应用激素治疗前后患者平均视力分别为0.45±0.12、0.64±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应用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角膜葡萄膜炎,可迅速控制炎症,安全性好.

    作者:计青;杨波;樊利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

    高血压病在各种心血管疾中患病率高,若对高血压不进行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病不仅使病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发生改变,而且可发生心,脑、肾等器官继发性病变,使其生活质量严重受影响;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致残和病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该病已是我国慢性病人群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升高趋势[1].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学习高血压的相关知识,有利于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的发病及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伟芬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口腔扁平苔癣

    目的 探讨应用中药治疗84例扁平苔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 例扁平苔癣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 例,对照组42 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进行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雷公藤多甙片20 mg,3次/ d,口服.结果 无论是糜烂性扁平苔癣还是非糜烂性扁平苔癣,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口腔扁平苔癣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赵梦丽;张德蕴;郭艳秋;王学伶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蒙脱石散剂与妈咪爱联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112例分析

    目的 探讨蒙脱石散剂(思密达)与妈咪爱散剂联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将112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剂与妈咪爱散剂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38例(67.86%),对照组,显效12例(21.4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思密达和妈咪爱散剂联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效果满意,且安全方便.

    作者:李武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初步观察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 30例(60只眼)干眼症患者,应用聚乙二醇滴眼液点眼治疗,分别测量用药前,用药后1 h、2 h、3 h泪膜破裂时间(BUT).结果用药后1 h、2 h较用药前BUT时间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用药后3 h较用药前BUT时间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聚乙二醇滴眼液不但能有效缓解干眼症状,而且增加了药物作用时间,可以减少患者用药频率,为干眼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作者:洪慧;赵露;王艳玲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氧驱动布地奈德与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发作61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氧驱动布地奈德与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哮喘发作患儿122例,将以上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0.5 mg/2 ml)2 ml联合沙丁胺醇(5 mg/ml)0.5 ml氧驱动下雾化吸入;观察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0.5 mg/2 ml)2 ml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含3 mg沙丁胺醇、0.5 mg异丙托溴铵,2.5 ml/支)氧驱动下雾化吸入,2次/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氧驱动布地奈德与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儿童哮喘发作症状,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何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