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慧;赵露;王艳玲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临床医学的诊疗方式也发生着巨大变化.以经验医学模式为基础的传统医学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适应目前临床医学实践的要求.循证医学强调对临床医学更为理性和全面的认识,已成为当今欧美多国临床医学实践者的主流意识.放射学科提供多种影像检查和影像诊断.现阶段医学影像检查的新技术层出不穷,如何以循证医学理念在临床工作中合理应用这些技术,是医务工作者需要思考的课题.
作者:侯新萌;靳二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角膜葡萄膜炎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对2002~2010年期间应用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86例角膜葡萄膜炎患者(102患眼),进行分析.结果 应用激素治疗前后患者平均视力分别为0.45±0.12、0.64±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应用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角膜葡萄膜炎,可迅速控制炎症,安全性好.
作者:计青;杨波;樊利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婴儿眼炎感染的细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54例眼炎患儿的眼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使用ATB半自动细菌鉴定仪对培养细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使用K-B法(Kirby-Bauer method纸片琼脂扩散法).结果 54例中有40例出现细菌生长,阳性率74.1%,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性较强,但对于其他抗生素较为敏感.结论 婴儿眼分泌物中常见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于抗生素的使用要根据细菌的药检结果有选择的使用.
作者:梁利登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超声定位引导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2009年5月至2011年2月,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56例复杂肾结石患者,均在B超引导下穿刺并扩张建立F24皮肾通道,应用瑞士EMS三代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在肾镜下进行碎石清石,术中B超检查示有残留结石的患者,则在B超引导下进入结石位置肾盏进行碎石清石.结果 手术的时间为40~160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68.2士4.7)min;术中失血量为20~800 ml,平均失血量为(70.3±3.5)ml.45例患者一期经皮肾镜碎石(PCNL)取净所有结石,一期净石率为80.3%;11例患者接受二期碎石,总净石率94.6%(53/56).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术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有效安全的方法,术中B超检查有助于检出和清除残留结石.
作者:倪梁朝;来永庆;孟作为;吴雄辉;关志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UF-1 000 i 全自动尿流式分析仪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收集门诊和病房患者尿液标本408 例,同时用UF-1 000 i尿流式分析仪、联机AX-4280型尿干化学分析仪以及显微镜进行检查.结果红细胞检出率:UF-1 000 i为21.56%,干化学法为15.68%,常规显微镜检查为19.6%;白细胞检出率:UF-1 000 i 25.98%,干化学法为24.5%,常规显微镜检查为26.96%.结论 UF-1 000 i和干化学法﹑手工镜检法结合起来是泌尿道感染的快速可靠的初筛方法.
作者:赵丽娜;崔巍巍;李艳玲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选择2002年1月至2010年9月87例低位前切除术(Dixon术 )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7例直肠癌中有28例(32.2%)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排便功能障碍,发生吻合口漏(AL)3例(3.4 %),吻合口狭窄4例(4.6 %),泌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2例(2.3 %).结论 在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和双吻合器技术下的低位前切除手术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操作手术器械,不断提高手术技巧.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尽可能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玉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尿液的预处理对金标法测定尿液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 用金标法分别测定3组不同处置后的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分别为未离心组、低速离心组和高速离心组.结果 离心的转速和时间对尿液标本中微量白蛋白含量的测定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存在统计学的差异(P<0.05).标本的放置时间对测定的结果亦有影响,但不存在着统计学的差异(P>0.05).结论 尿液微量白蛋白测定,标本必须经过严格的前处理,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作者:姜海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血清前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胰腺炎(AP)中的水平变化,分析PCT、CRP在鉴别AP的分型及对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6年9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入住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按RANSON诊断标准及Balthazar CT分级评分来判断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分组,每组30例.入选病例均于入院当天及入院后第3、5、7、9天空腹静脉采血4 ml,提取血清后放置-80℃超低温冰箱保存备检.PCT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检测.结果 MAP组与SAP组PCT及CRP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水平高低与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分型及预后判断密切相关,24 h内即能达到峰值,其敏感性、特异性均优于CRP,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CT是一种特异敏感的鉴别急性胰腺炎分型、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新指标,且检测方法简单易行、无创,患者及家属易于接受,值得临床试行推广.
作者:尹毅霞;黄赞松;周喜汉;何守搞;罗章伟;伍燕臻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氯诺昔康用于肋骨骨折镇痛中的效果.方法 120例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注射用氯诺昔康8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 ml中静脉注射,1次/12 h,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300 mg口服,1次/12 h,其他治疗方法相同,观察两组镇痛效果.结果治疗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诺昔康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同时氯诺昔康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应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晨;宋斌;董德胜;廖金平;张梁宇;施永周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是由支气管-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的心脏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的CPHD为多见,占89%~90%[1],尤其是在急性加重期常伴有右心衰竭,病情危重,往往危及生命.而在基层医院,条件差,缺乏相关实验室检查,医务人员仅能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现将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50例CPH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措施,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杨华松;高健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对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比较其差异,初步探讨病毒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抗病毒治疗对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2011年感染科收治的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20例,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其差异.选取其中10例患者,于抗病毒治疗1周后再次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较治疗前后变化并分析其意义.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B细胞减少,T细胞、CD8+T及CD8+CD38+T细胞比率及计数升高.抗病毒治疗1周后,患者白细胞、CD8+CD38+T细胞计数降低.结论 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而早期抗病毒治疗有助于减轻病毒感染导致的异常免疫激活和免疫损伤.
作者:田瑛;张娟;王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2008年 5月至2010年1月就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例,初治或复治,病理结果为腺癌 11例,鳞癌7 例,其它2例.采用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恩度使用方法为 15 mg/次,1次/d,连续 14 d,每月重复使用.其中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长春瑞宾+顺铂方案、多西他赛+卡铂方案、紫杉醇+卡铂方案、培美曲赛+顺铂方案各4例.以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病情进展(PD)为近期疗效评价指标;远期疗效评价指标包括中位肿瘤进展时间(mTTP)、中位生存时间(MST)和 1年生存率;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20例患者均可进行客观疗效评价及安全性评价,CR 0例,PR 7例,SD 9例,PD 4例,客观有效率(RR)为35%,疾病控制率(DCR)为70%;mTTP为198天,MST为2 190 d,1年生存率 81.8%.毒副作用中骨髓抑制和Ⅰ~Ⅱ度的胃肠道反应占大多数,考虑可能为化疗相关.结论 恩度与其他化疗药联合使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显示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安全有效,耐受性好,临床收益率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郑鑫;高志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高浓度游离脂肪酸(FFA)对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胰岛β细胞长期的暴露在高浓度的游离脂肪酸(2 mmol/L,油酸/ 软脂酸 2∶1)下,观察胰岛β细胞的凋亡情况.主要通过2种方法来评价凋亡的情况:①膜联蛋白V标记偶联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V FITC)和碘化丙啶(PI)对细胞进行染色;②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来定量细胞质中的DNA片段.结果在高浓度的游离脂肪酸的持续培养下:①培养5 d之后,被annexin-V FITC和PI双染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在第7天,高浓度FFA接触组的凋亡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为18.8%±4% 与5.6%±2%,(n = 5;P<0.001).②PI确定的坏死细胞的数量在两组中没有差异,高FFA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8%±0.3% 和 4.5%±0.5%.③通过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酶标记免疫吸附测定法,得到高FFA组的凋亡细胞要明显多于对照组(1.97±0.6 与 0.49±0.1,n=5;P<0.001).结论 长期接触高浓度游离脂肪酸处理过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会有较多的细胞凋亡和DNA片段.长期接触高浓度游离脂肪酸会造成胰岛β细胞脂性凋亡,因此可推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经常会出现的β细胞功能的丧失与体内的高FFA有关,可能涉及到氧化应激方面的机制.
作者:黄刚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绝经期妇女取器前口服米非司酮促使宫颈软化的效果.方法 实验组、对照组各84例,实验组取器前12 h口服米非司酮50 mg,观察两组宫颈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指标及子宫肌瘤变化.结果 实验组在宫颈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及疼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子宫肌瘤服药前后无变化.结论 绝经期妇女取器前口服米非司酮可作为宫颈软化的准备方法之一.
作者:屠爽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将血清特异性IgG的分离纯化与纯度鉴定实验用于医学院本科实验教学.方法 设计家兔特异性免疫血清经硫酸铵盐析,再通过Sephedex G-25凝胶过滤层析,将分离前后的样品分别配制成相同蛋白浓度,分别进行玻片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结果 玻片凝集法分离后的样品凝集现象强于分离前;试管凝集法分离后的样品凝集效价大于分离前.结论 成功得到初步分离纯化的特异性IgG.实验操作较为简便,结果稳定,再现性好.通过本实验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免疫球蛋白的制备、分离纯化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作者:武永红;曹励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导致不孕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8年1月年至2010年3月间在不孕不育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检查,选择反复卵泡未破裂黄素化者共78个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进行西医联合的治疗,共56个周期;B组仅给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或尿促性腺素促排卵治疗,共56个周期.结果 A组56个周期中,发生排卵41例,排卵率73.21%,妊娠15例,妊娠率38.46%,流产1例,流产率2.56%;B组56个周期中,发生排卵23例,排卵率41.07%,妊娠5例,妊娠率12.82%,流产1例,流产率2.56%.两组排卵率、妊娠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西医联合治疗可改善某些反复卵泡未破裂黄素化患者反复卵泡黄素化状况并达到妊娠目的.
作者:杨惠林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是极为严重而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已成为重要的临床心血管病症之一.血脂异常与CHF之间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校正血脂异常对CHF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现对血脂异常与CHF相关性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董梦舒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高血压病在各种心血管疾中患病率高,若对高血压不进行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病不仅使病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发生改变,而且可发生心,脑、肾等器官继发性病变,使其生活质量严重受影响;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致残和病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该病已是我国慢性病人群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升高趋势[1].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学习高血压的相关知识,有利于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的发病及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伟芬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应用中药治疗84例扁平苔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 例扁平苔癣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 例,对照组42 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进行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雷公藤多甙片20 mg,3次/ d,口服.结果 无论是糜烂性扁平苔癣还是非糜烂性扁平苔癣,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口腔扁平苔癣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赵梦丽;张德蕴;郭艳秋;王学伶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尿路感染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40例尿路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中青年组及老年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临床表现、诱发因素、尿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治疗与转归等方面上的差异.结果 两组性别构成比无差异;老年组患者首发症状多样化,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或无症状;诱发因素多;病菌培养阳性率低;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治疗后转归较差.结论 老年人尿路感染具有其特殊性,应加强尿液检查;去除诱发和加重感染的因素;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根据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并避免使用对肝肾有毒性的药物.
作者:苏必林 刊期: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