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毅霞;黄赞松;周喜汉;何守搞;罗章伟;伍燕臻
目的 探讨血清前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胰腺炎(AP)中的水平变化,分析PCT、CRP在鉴别AP的分型及对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6年9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入住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按RANSON诊断标准及Balthazar CT分级评分来判断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分组,每组30例.入选病例均于入院当天及入院后第3、5、7、9天空腹静脉采血4 ml,提取血清后放置-80℃超低温冰箱保存备检.PCT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检测.结果 MAP组与SAP组PCT及CRP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水平高低与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分型及预后判断密切相关,24 h内即能达到峰值,其敏感性、特异性均优于CRP,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CT是一种特异敏感的鉴别急性胰腺炎分型、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新指标,且检测方法简单易行、无创,患者及家属易于接受,值得临床试行推广.
作者:尹毅霞;黄赞松;周喜汉;何守搞;罗章伟;伍燕臻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影响老年性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 对56例老年性颅脑损伤患者从肢体运动、日常生活能力和心理健康情况三方面进行调查,并与同期56例健康老年人进行比较.结果 在肢体运动功能、日常自理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方面老年性颅脑损伤患者均不如健康老年人.结论 制定合适躯体康复计划,增加患者社会支持等措施可改善老年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安宁;林峰;刘艳翠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婴儿眼炎感染的细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54例眼炎患儿的眼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使用ATB半自动细菌鉴定仪对培养细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使用K-B法(Kirby-Bauer method纸片琼脂扩散法).结果 54例中有40例出现细菌生长,阳性率74.1%,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性较强,但对于其他抗生素较为敏感.结论 婴儿眼分泌物中常见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于抗生素的使用要根据细菌的药检结果有选择的使用.
作者:梁利登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尿液的预处理对金标法测定尿液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 用金标法分别测定3组不同处置后的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分别为未离心组、低速离心组和高速离心组.结果 离心的转速和时间对尿液标本中微量白蛋白含量的测定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存在统计学的差异(P<0.05).标本的放置时间对测定的结果亦有影响,但不存在着统计学的差异(P>0.05).结论 尿液微量白蛋白测定,标本必须经过严格的前处理,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作者:姜海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6月至2010年2月LC术60例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穿刺孔出血,压迫,缝合止血;22例胆囊动脉变异损伤出血,经钛夹钳夹血管止血(19例)及中转开腹止血(2例);28例胆囊床出血,电凝,压迫止血;2例电凝钩误伤肝脏出血,填塞止血材料压迫止血;1例分离粘连时电凝钩误伤肠系膜血管出血,电凝止血.结论 LC出血原因较多,但只要熟悉解剖结构,操作技术熟练,把握胆囊三角的清楚暴露和合理运用止血方法,异常出血是可以避免和及时处理的.
作者:张健康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氧驱动布地奈德与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哮喘发作患儿122例,将以上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0.5 mg/2 ml)2 ml联合沙丁胺醇(5 mg/ml)0.5 ml氧驱动下雾化吸入;观察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0.5 mg/2 ml)2 ml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含3 mg沙丁胺醇、0.5 mg异丙托溴铵,2.5 ml/支)氧驱动下雾化吸入,2次/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氧驱动布地奈德与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儿童哮喘发作症状,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何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血栓心脉宁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血栓心脉宁片.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和经颅多普勒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心脉宁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刘锦森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长托宁)和阿托品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用药对患者的唾液分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心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60例择期LC患者分为长托宁组和阿托品组,在麻醉方法相同、腹腔镜CO2气腹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观察两组在用药前和用药45 min的唾液分泌、VAS评分情况及心率的变化.结果全组患者给药45 min时,测得唾液分泌量均显著减少、VAS评分明显高于给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托宁组给药后45 min心率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阿托品组给药后45 min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长托宁作为LC术前用药,能有效抑制唾液分泌,增快心率不明显,相比阿托品更有优势,尤其适用于一些特殊的患者如心血管疾病、老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作者:颜瑞龙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导致不孕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8年1月年至2010年3月间在不孕不育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检查,选择反复卵泡未破裂黄素化者共78个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进行西医联合的治疗,共56个周期;B组仅给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或尿促性腺素促排卵治疗,共56个周期.结果 A组56个周期中,发生排卵41例,排卵率73.21%,妊娠15例,妊娠率38.46%,流产1例,流产率2.56%;B组56个周期中,发生排卵23例,排卵率41.07%,妊娠5例,妊娠率12.82%,流产1例,流产率2.56%.两组排卵率、妊娠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西医联合治疗可改善某些反复卵泡未破裂黄素化患者反复卵泡黄素化状况并达到妊娠目的.
作者:杨惠林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临床医学的诊疗方式也发生着巨大变化.以经验医学模式为基础的传统医学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适应目前临床医学实践的要求.循证医学强调对临床医学更为理性和全面的认识,已成为当今欧美多国临床医学实践者的主流意识.放射学科提供多种影像检查和影像诊断.现阶段医学影像检查的新技术层出不穷,如何以循证医学理念在临床工作中合理应用这些技术,是医务工作者需要思考的课题.
作者:侯新萌;靳二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角膜葡萄膜炎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对2002~2010年期间应用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86例角膜葡萄膜炎患者(102患眼),进行分析.结果 应用激素治疗前后患者平均视力分别为0.45±0.12、0.64±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应用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角膜葡萄膜炎,可迅速控制炎症,安全性好.
作者:计青;杨波;樊利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2008年 5月至2010年1月就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例,初治或复治,病理结果为腺癌 11例,鳞癌7 例,其它2例.采用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恩度使用方法为 15 mg/次,1次/d,连续 14 d,每月重复使用.其中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长春瑞宾+顺铂方案、多西他赛+卡铂方案、紫杉醇+卡铂方案、培美曲赛+顺铂方案各4例.以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病情进展(PD)为近期疗效评价指标;远期疗效评价指标包括中位肿瘤进展时间(mTTP)、中位生存时间(MST)和 1年生存率;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20例患者均可进行客观疗效评价及安全性评价,CR 0例,PR 7例,SD 9例,PD 4例,客观有效率(RR)为35%,疾病控制率(DCR)为70%;mTTP为198天,MST为2 190 d,1年生存率 81.8%.毒副作用中骨髓抑制和Ⅰ~Ⅱ度的胃肠道反应占大多数,考虑可能为化疗相关.结论 恩度与其他化疗药联合使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显示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安全有效,耐受性好,临床收益率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郑鑫;高志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实现目的 基因的表达,对目的 蛋白进行鉴定和生物学活性分析.方法 分子生物学方法将扩增的VEGF165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在脂质体介导下将重组质粒转染至哺乳动物细胞NIH 3T3并进行抗生素压力筛选,采用双抗夹心ELISA、SDS-PAGE和免疫印迹方法对目的 蛋白在转染细胞中的特异表达进行鉴定,在血管内皮细胞ECV304上对表达产物的细胞结合活性和促增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 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EGF165成功转染NIH 3T3,获得加压筛选的重组细胞,目的 基因得到稳定表达,目的 蛋白能与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特异结合,并具有促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结论 应用pcDNA3.1(+)-VEGF165载体转染的NIH 3T3细胞可稳定表达具生物学活性的VEGF165重组蛋白.
作者:贺立新;马彩虹;曹玉珏;李冬海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成人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7例,平均随访26个月.采用改良Cassebaum评分,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 优6例,良14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74%.结论 成人肱骨远端粉碎骨折应尽早手术,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并允许早期进行主动功能锻炼,以恢复肌肉的体积和力量.
作者:李庆卫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和变化趋势,以便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对盐都区1996~2010年11例孕产妇死亡资料及评审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盐都区1996~2010年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12.28/10万.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直接产科原因占81.82%,间接产科原因占18.18%.死因前3位为: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妊娠合并症.评审结果:可避免死亡占72.73%,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占18.18%,不可避免死亡占9.09%.结论 采取加强产科建设,提高产科质量,建立产科急救网络,开通绿色通道,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急救能力等措施,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作者:董文玲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多索茶碱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2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n=46)与对照组(n=46),治疗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后24 h、48 h、72 h,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和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更为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采用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许晓东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绝经期妇女取器前口服米非司酮促使宫颈软化的效果.方法 实验组、对照组各84例,实验组取器前12 h口服米非司酮50 mg,观察两组宫颈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指标及子宫肌瘤变化.结果 实验组在宫颈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及疼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子宫肌瘤服药前后无变化.结论 绝经期妇女取器前口服米非司酮可作为宫颈软化的准备方法之一.
作者:屠爽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30例,均给予洗胃、清洗毒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应用阿托品及胆碱酯酶复活药及对症处理等内科综合治疗,同时给予血液透析处理,透析过程中肝素钠注射液抗凝,碱化血液等.透析时间为2 h,1次/d,共透析3次.结果患者中毒症状在透析2 h后得到症状明显改善,胆碱酯酶活性在透析后4 d逐渐恢复;透析治疗后胆碱酯酶活性较透析前显著升高(t=25.39,P=0.00).本组30例患者均治愈,没有明显后遗症.结论 血液透析可在短时间内改善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中毒症状,促进胆碱酯酶活性恢复,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作用.
作者:李冠斌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是极为严重而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已成为重要的临床心血管病症之一.血脂异常与CHF之间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校正血脂异常对CHF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现对血脂异常与CHF相关性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董梦舒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翼点入路治疗鞍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鞍区肿瘤患者82例,在全麻下翼点入路充分暴露鞍上、鞍内、鞍前、鞍后及鞍旁等部位,解剖鞍区4个解剖间隙,根据肿瘤的大小及部位选择相应的解剖间隙,逐块切除终全切肿瘤.结果 肿瘤全切62例,次全切20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血电解质紊乱14例,轻中度尿崩12例,癫痫发作2例,持续高热昏迷1例,处理后好转.术后随访0.5~3年,随访56例,50例能正常工作、生活学习;生活需要照顾6例.结论 翼点入路能很好满足鞍区手术的需要,达到肿瘤的满意显露的同时减少了脑牵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新文 刊期: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