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艳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检验的对照组(40例)和采用生化检验的观察组(40例),对比并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的方法,诊断有效率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砚峰;刘敬文;绪平;朱伟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卫生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方案,以为日后卫生管理、改革提供帮助。方法:通过对相应数据的整合,借助智能化工具设计相应图、表等,交由技术人员实现。结果:根据自行生成需要的图、表,可为各个部门决策工作、总结撰写等提供帮助。结论:卫生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并实施可为行政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便利,值得应用。
作者:杨兴琴 刊期: 2016年第34期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而逐渐衰老,各项功能呈直线下降,如食欲减退,记忆力和认知功能减退,失眠、视力下降、两耳失聪、头发变白、免疫功能低下等。这些都是老年人正常生理方面的改变,伴随着健康状态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老年人的心理也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变化,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在当今社会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有必要对老年病人做好心理护理。
作者:熊小芳;蒲芋伶;苟勇道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预防脑血管意外瘫痪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10例脑血管意外瘫痪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定情况、康复训练前后生活能力评定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定、康复训练前后生活能力评定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定、康复训练前后生活能力评定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预防脑血管意外瘫痪的作用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肢体活动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钱霞云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消化道肿瘤患者内镜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8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科学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经过精心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食欲明显好转,疼痛减轻,疾病认知度和生活能力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行内镜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自身的营养状况,提高其生存的质量,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
作者:郭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针对胫腓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抽取本院于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76例胫腓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具体护理的方法进行探讨。结果经护理,所有胫腓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均已康复出院,治疗总有效率为100%,且经过随访所有患者均未产生术后并发症状。结论对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在治疗患者胫腓骨骨折方面的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极大的促进骨折恢复,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真正保障其能够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任雪萍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26例乙肝患者的临床乙肝五项检验结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检验的乙肝患者26例参与研究,选择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实施乙肝五项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表面抗原阳性率88.46%,表面抗体阳性率为50%,e抗原阳性率为15.38%, e 抗体阳性率为26.92%,核心抗体阳性率为61.54%。结论:临床诊断乙肝时,必须对乙肝五项血清学指标进行综合考虑,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合理诊断。
作者:仁青措姆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由于其操作简便,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壁。留置针的使用,其优点是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的发生率,同时保证合理用药的时间,而且很大程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且能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抢救。目前护理界已经提出了钢针零容忍的理念,使得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大大降低了静脉输液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蒋惠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黄褐斑是临床上常见而难治的色素障碍性疾病。其发病因病机尚不明确。传统医学认为黄褐斑与肝、脾、肾、血瘀等有关,笔者从肝、脾论治黄褐斑往往可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何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对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从我院所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80例患者血液标本参与研究,根据所采集的血液标本进行采集时间、送检时间、溶血标本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其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根据研究结果,生化检验结果会受到血液采集时机、送检时间以及溶血标本因素的影响。结论:在对患者进行生化检验时,为了减小生化检验的偏差,提高准确性,应当加强对血液标本采集的控制,防止不合格血液样品出现。
作者:卢淑兰;焦冠勇;刘斌;安彦敏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幼儿园传染病的预防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某幼儿园1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在2014年9月~2015年12月期间,对照组进行常规感染控制,观察组进行全面性的传染病预防管理,对两组管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传染病发生率为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结论:对幼儿园进行全面性传染病预防管理能够降低传染病发生率,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卉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尿路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尿路结石患者74例,患者均在我院行手术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75.7%和91.9%,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6%和5.4%,两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路结石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对护理满意度也可得到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晓丽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科接收的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舒适组则加强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结果。[结果]舒适组病人的各项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经统计 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在治疗同时加强舒适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缩短各项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滑雪娇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对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三年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不同组别,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患者满意率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满意率为67.6%,观察组的满意率为89.4%,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其优势明显,患者对其满意率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宇桂;胡英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究不同部位的牙体缺损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73例不同部位的牙体缺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差异分为不同的组别,包括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传统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方式进行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出现变色、磨损和充填体脱落的患者有2例,不良反应率为5.4%,对照组出现上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4例,不良反应率为11.1%,11.1%>5.4%,治疗组的治疗优势更为明显,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部位的牙体缺损患者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方式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患者对其满意率比较高。
作者:欧琳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慢性盆腔炎护理中整体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丁曾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94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76.60%),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8%)与对照组(4.25%)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治疗中增加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风险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丁科业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引入NICU护理实习带教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将NICU实习护生8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人。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方法,比较两组带教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操作成绩及医护配合能力、动手配合能力和紧急应急能力等带教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带教时,带教老师按照路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时间性、循序渐进和有效地控制教学进程,有助于提高带教质量。
作者:张瑜;郭宇;陈晓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不同超声方式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病理诊断下良性病灶68个,恶性病灶32个。均实施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以及常规超声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观察诊断符合率。结果两种诊断方式下,TI-RADS分级均多为3级,其次为4级;对照组3级与4级占比分别为36%、24%;观察组3级与4级占比分别为48%、29%。结论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可良好鉴别良性及恶性结节,具有诊断推广价值。
作者:吴垠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成骨不全的患儿很容以出现骨折,如果出现骨折就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在文中以1例成骨不全患儿伴尺桡骨及股骨干骨折为例,介绍了在围手术期的手术护理经验,以期能够为成骨不全患儿的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提供借鉴。
作者:竺金霞;王晓飞 刊期: 2016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