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金霞;王晓飞
目的:研究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中药房实施中药质量规范管理后的625例中药治疗患者(实验组),与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未实施中药质量规范管理的625例中药治疗患者(对照组),观察分析实施前后中药房的药物调剂准确性、调换率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等。结果:通过分析后显示,药物调剂准确性及患者满意度对比,实验组均明显提高(p<0.05),且实验组药品调换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房管理中应用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具有显著的管理效果。
作者:孟全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71.5%,低于实验组的95.9%;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6.5%,高于实验组的6.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合得知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护理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护理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露萍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对乡镇卫生院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对症护理干预,随访18个月后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数值控制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乡镇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情况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毕冬青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晚期老年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方案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晚期老年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临终关怀护理方案。针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其家属满意度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能够坦然接受自身的病情,并且心理状况相对稳定化,家属满意度也相对较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终关怀护理能够有效稳定晚期老年癌症患者的情绪,使之保持一个相对较好的心理状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生活质量,使得患者能够相对愉快的度过后一段时光,家属得到精神安慰,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婧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60例患者进行研究,采取抛骰子单双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n=30)及路径组(n=30),对传统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对路径组患者在临床护理路径下实施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路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患者护理后FEV1、FEV1/FVC、住院时间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可推广运用。
作者:邓小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了解跟腱术后的护理要点,使患者更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跟腱是人体强大的肌腱之一,能承受很大的张力,一般较少发生断裂,在专业运动人员中是常见运动损伤之一,处理以手术为主。能否及早手术,直接影响预后,同时护理工作和康复训练是患者更快更好恢复的关键。
作者:胡湘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微创治疗多发性胃息肉的效果。方法:采用基础麻醉,用奥林巴斯 GIF---H260胃镜及其配套氩气刀对多发胃息肉进行逐个电切治疗。结果:42例患者中39例顺利电切,电切后经抑酸、保护胃粘膜治疗一周后痊愈出院,占比92.9%;2例在电切过程中出现弥漫性渗血,经喷洒冰盐水控制,后经抑酸、保护胃粘膜治疗一周后痊愈出院,占比4.8%;1例在电切过程中出现胃穿孔,经普外科紧急手术修补后,住院两周出院,占比2.4%。总结:内镜下微创治疗多发性胃息肉42例,效果好,但也有一定的风险,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防风险的发生。
作者:索艳明;王银庄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患者实施病房延伸指导对其康复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30例脊髓损伤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对照组的15例患者实施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的15例患者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以及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所好转,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实施病房延伸训练不但能够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度,增加其掌握康复知识的程度,同时还能缓解家庭以及整个社会的负担,只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项静静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类特殊的支气管哮喘特殊类型,其临床表现以咳嗽为主,多数患者为慢性或反复性咳嗽,且气道高反应性特征明显,但气促、喘息等症状较少,因而临床较容易误诊为普通咳嗽、慢性咽炎等呼吸道疾病,西医治疗效果不够理想。我国中医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病因病机分析较为透彻,积累了大量治疗资料,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疗法也多种多样,其中尤以加味小柴胡汤受推崇。故文章针对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进展进行了综述研究。
作者:朱嘉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62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62例,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退热时间、肢体抖动改善时间、呕吐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96.8%高于对照组85.5%,两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小儿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夏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本文就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开展风险管理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进行了浅显的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未实施手术室风险管理前的12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实施手术室风险管理后的手术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投诉率、纠纷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及纠纷率较比对照组患者明显偏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比对照组患者明显偏高(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熊昌玲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健康体检者100例,体检时间在2015年9月-2016年7月间;根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平分为A组、B组各50例;其中A组实施末梢血检测,B组接受静脉血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效果。结果:①血常规检查情况:B组常规指标(除中间细胞)较A组显著减低(P<0.05)。②不同时间血常规检查结果:在3h、6h的血常规指标(除血小板)较即刻指标显著升高(P<0.05)。结论:静脉血检查较末梢血检查的效果更为确切,且可反复检验,但是因血液标本常受外部因素影响,应及时在3h内予以检测。
作者:张瑜珺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更是医院全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医院建设的基础,必须引起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而实际工作中,我们在谈到医院管理时,首先想到的却是医疗质量和行政管理,而思想政治工作却往往被忽视。随着知识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医院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种新背景下,要求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医院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走在时代的前沿,从而促进医院持续快速全面发展。
作者:杨斌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中成药妇炎舒胶囊联合抗生素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中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1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0例中使用中成药妇炎舒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中90例单用抗生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对照组58%,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妇炎舒胶囊联合抗生素治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中显著疗效。
作者:任巧君;崔俊玉;李芳霞;杨春香;祁建业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质量。结果实验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延续护理有利于提高其出院后的生存质量。
作者:周春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其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诊治的200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0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100例患者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74.0%,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护理操作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金晓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减少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02例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综合组与常规组,每组各51例,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综合组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通过对比发现,综合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地减少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新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通过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的效果。方法:研究分析来自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7月间进行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均采用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诊断,分析诊断的准确率情况。结果:在胚芽形成、子宫假孕囊、血管搏动、盆腔积液与附件包块等声像图结果上,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显著高于单纯腹部超声诊出率,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符合率上,联合组为98.75%,腹部超声为75%,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通过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可以提升诊断的准确率,有效将病情做全面掌握。
作者:苗英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系统化的整体护理是医学发展的产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往的单纯的护理观念已经落后于社会的需求,一些新的护理理念比如护理程序、护理查房、护理质量控制、护理诊断正在我们的护理发展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药学服务应注重与各学科领域的融合,拓展服务领域,把临床患者的需求作为根本,提供优质的临床药学服务,增强领域中的学科位置。临床药师必须直接参与病人的临床治疗,弥补临床医生药学方面的不足,发挥药学服务的作用;临床药学的核心是合理用药和量化管理;开展临床药学的重要条件是建立药学信息中心。
作者:赵冬梅 刊期: 2016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