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金晓飞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其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诊治的200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0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100例患者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74.0%,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护理操作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下微创治疗多发性胃息肉42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内镜下微创治疗多发性胃息肉的效果。方法:采用基础麻醉,用奥林巴斯 GIF---H260胃镜及其配套氩气刀对多发胃息肉进行逐个电切治疗。结果:42例患者中39例顺利电切,电切后经抑酸、保护胃粘膜治疗一周后痊愈出院,占比92.9%;2例在电切过程中出现弥漫性渗血,经喷洒冰盐水控制,后经抑酸、保护胃粘膜治疗一周后痊愈出院,占比4.8%;1例在电切过程中出现胃穿孔,经普外科紧急手术修补后,住院两周出院,占比2.4%。总结:内镜下微创治疗多发性胃息肉42例,效果好,但也有一定的风险,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防风险的发生。

    作者:索艳明;王银庄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社区护理教学方式的研究

    目的:探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社区护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现在高职学生存在特点,根据当前的社区护理教学面临的问题。探索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注重社区护理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改变学生就业学习模式,以解决现阶段我国社区护理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促进社区护理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寻俭敏;任英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关于血液运输过程中的冷链控制情况分析及优化对策探讨

    目的:分析血液运输过程中的冷链控制情况,探讨优化对策。方法采用TR__2E防湿智能温度测量记录仪和数字温度测量仪对随机抽取的血液运输过程中的四个血液运输箱中的血液冷链全过程的温度进行监测,对血库中这四个血液运输箱中血液储存的温度是否符合规定进行分析,统计血液运输中的冷链温度。结果在血液储存和运输的过程中,血液、血浆的温度控制均和相关规定要求相符。结论血液冷链控制状况较为理想,为了更好地做好血液运输中冷链控制,今后还需要在脆弱、敏感环节加强改善,以为确保血液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作者:王淑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人性化护理在门诊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门诊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静脉输液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记录两组患儿平均穿刺次数以及舒适程度评分,并比较治疗依从性以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穿刺次数、Wong-Baker评分及FLAC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以及患儿家长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门诊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有效降低平均穿刺次数,提高患儿治疗的舒适度和依从性,提升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颖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从我院所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80例患者血液标本参与研究,根据所采集的血液标本进行采集时间、送检时间、溶血标本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其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根据研究结果,生化检验结果会受到血液采集时机、送检时间以及溶血标本因素的影响。结论:在对患者进行生化检验时,为了减小生化检验的偏差,提高准确性,应当加强对血液标本采集的控制,防止不合格血液样品出现。

    作者:卢淑兰;焦冠勇;刘斌;安彦敏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机械通气患者IC U综合症的病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究机械通气患者ICU综合症的发生原因,并对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50例机械通气患者ICU综合症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患者发病的原因,并对患者进行有效干预和护理,改善其情况;5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3月到2016年5月间收治。结果:本次50例患者中,人机对抗,厌世、自杀的现象分别占比为2.0%;经过及时进行护理后,患者情况得到改善,后50例患者均顺利恢复。结论:机械通气患者ICU综合症的影响因素较多,我们应该积极对患者进行全面且细致的护理,改善患者情况。

    作者:张荣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82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则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综合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出血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韩车力格尔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中医痹证的病种范围及证治研究概况

    目的:近些年来,相关医学专家统计发现我国痹证患者越来越多,主要是因为很多人日常习惯不好,工作过多,缺乏身体锻炼,导致经络闭塞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的。本文简单介绍了痹证所涉及的病种的类别,并对这些病种进行了归纳整理,为后续的痹证研究提供基础论证的依据,同时也为痹证的临床治疗提供一些资料。对于中医的证治来说,痹证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本文对中医痹证的病种范围及证治研究概况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医学研究意义。

    作者:汪丽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替吉奥联合介入治疗晚期胰腺癌近期效果探讨

    目的:对替吉奥联合介入治疗晚期胰腺癌近期效用进行分析。方法:抽取近两年内前来我院就医的62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原则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比组(31例),对比组在整个治疗期间单纯接受介入治疗,研究组在治疗期间接受替吉奥联合介入治疗,然后评估其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80.64%)高于对比组(58.06%),经统计分析发现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同时,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生存时间为长于对比组(P<0.05)。结论:对晚期胰腺癌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的同时,给予其替吉奥治疗可取得更优良的效果。

    作者:夏中双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痔疮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需求特点及对策分析

    目的:了解痔疮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需求,并提出护理策略。方法: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本院2014年12月-2016年6月60例痔疮患者对护理的需求,问卷调查的内容涉及到患者性别、年龄、学历、需求等。结果:患者对痔疮疾病涉及到饮食、排便、尿路护理、换药通知、心理护理需求非常高。结论:护理人员应当依据痔疮患者的需求,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史金荣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对比研究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健康体检者100例,体检时间在2015年9月-2016年7月间;根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平分为A组、B组各50例;其中A组实施末梢血检测,B组接受静脉血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效果。结果:①血常规检查情况:B组常规指标(除中间细胞)较A组显著减低(P<0.05)。②不同时间血常规检查结果:在3h、6h的血常规指标(除血小板)较即刻指标显著升高(P<0.05)。结论:静脉血检查较末梢血检查的效果更为确切,且可反复检验,但是因血液标本常受外部因素影响,应及时在3h内予以检测。

    作者:张瑜珺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烧伤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伤病,烧伤是因为多种外界因素所导致的由皮肤表面逐渐至里的一种人体损伤。大面积烧伤属于较为严重的烧伤情况,其极容易导致患者休克,所以其临床护理环节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作者自我经验,针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的临床护理提出一些可行的想法。

    作者:罗小琼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衰竭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人性化优质护理在呼吸衰竭护理中的运用情况进行探究。方法抽取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本院所接收的呼吸衰竭患者90例作为观察的对象,按就诊单双数顺序法分成观察组与参照组,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在此基础之上,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人性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其满意度。结果就护理有效率而言,观察组患者(93.3%)明显比参照组患者(77.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8%)也高于参照组(82.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衰竭患者采取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显著,且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赵巧芬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及人工喂养对婴儿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分娩的80例婴幼儿,根据喂养方式的不同分为母乳喂养组及人工喂养组,各40例,比较两组婴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母乳喂养组的婴幼儿其体重和身长发育明显优于人工喂养组,两组婴幼儿在6月龄时,母乳喂养组的MDI智力发育指数及PDI运动发育指数明显优于对人工喂养组,且经统计比较,P<0.05。结论: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其中母乳喂养对保障婴儿早期的正常发育影响更大,值得推荐。

    作者:叶玉燕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与护理

    目的:探析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方法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相关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30例,所有患者在妊娠的各个时期均采用药物治疗,由于护理的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各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不同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各组间的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应用药物治疗,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不仅改善了妊娠结局,而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谢福莲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浅谈骨科护理人文关怀的感受

    随着新科技手段及方法在医疗临床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了提升骨科护理质量,骨科护理中也引入了许多人性化及先进的护理服务及理念,然而患者却缺乏对其正确认知,认为这是医院大程度牟取经济利益的手段,从而在观念上和实际行为上不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从而增大了护理风险。患者的消极情绪,骨科患者因长期患病卧床等,容易导致焦虑、恐惧及抑郁等不良等消极情绪,加之片面的认为当前医疗技术如此发达,他们的疾病能够很快很好的治愈,而现实情况中,一旦出现短期疗效不佳或治疗过程中出现其他并发症或后遗症的情况时,患者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误差,产生消极情绪,而不积极的治疗护理态度在骨科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中会产生不良效果,提高护理风险。

    作者:张晓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舒血宁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舒血宁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展开观察。方法择选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所收治的6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应用复方丹参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应用舒血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与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3.33%,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给予舒血宁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病情,加快疾病痊愈康复。

    作者:孙培丽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硝苯地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6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具有良好协同性,可提高治疗效果,保障良好妊娠结局。

    作者:王慧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特定时间收治的骨科患者共104例,时间段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52例研究组予优质护理服务,52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心理学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的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心理学各项指标值均得到一定的改善,但研究组患者的 SAS评分以及 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后,二者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SF-36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调节骨科患者的焦虑情绪,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亚美;郑树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卫生保健体制的改革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护理工作模式发生转变,护理工作已逐步体现出极强的公共性和社会性特征。探讨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责任和义务。现将国内外关于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李艳明;梁真真;高玲 刊期: 2016年第34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