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7月到2016年6月期间诊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中抽取104例,按随机抽签方式分组,优质组(n=52)在围术期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n=52)则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优质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是5.77%,平均住院时间是(5.11±1.40)d;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是19.23%,平均住院时间是(7.32±1.49) d;2组指标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满意,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促使其早期痊愈。
作者:谢锌锦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调查门诊护理投诉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护理质量改进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到的100例护理投诉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借用统计学软件归纳分析这些护理投诉事件出现的原因,并根据原因研究出切实可行的对策。结果: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造成门诊护理投诉事件的主要原因有护理人员因素(62%)、病人因素(21%)、社会因素(8%)、医院管理因素(9%)等。结论:门诊护理投诉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针对性的进行护理质量改进,有利于提升门诊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理投诉发生。
作者:王静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社区护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现在高职学生存在特点,根据当前的社区护理教学面临的问题。探索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注重社区护理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改变学生就业学习模式,以解决现阶段我国社区护理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促进社区护理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寻俭敏;任英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分析术中使用电动止血带致患者皮肤损伤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使用气压电动止血带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改进止血带内衬材料,根据动脉收缩压调节压力。结果使用气压电动止血带的患者减少发生局部皮肤瘀斑,水疱。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气压止血带所致的皮肤损伤,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殷诚悦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类特殊的支气管哮喘特殊类型,其临床表现以咳嗽为主,多数患者为慢性或反复性咳嗽,且气道高反应性特征明显,但气促、喘息等症状较少,因而临床较容易误诊为普通咳嗽、慢性咽炎等呼吸道疾病,西医治疗效果不够理想。我国中医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病因病机分析较为透彻,积累了大量治疗资料,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疗法也多种多样,其中尤以加味小柴胡汤受推崇。故文章针对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进展进行了综述研究。
作者:朱嘉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本文主要通过作者对徐福松教授在男性疾病诊治中的丰富经验的学习,总结了在男科问诊过程中需要着重询问的几点情况,并阐述了问诊在男科疾病治疗中的特殊地位。
作者:李刚琴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成骨不全的患儿很容以出现骨折,如果出现骨折就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在文中以1例成骨不全患儿伴尺桡骨及股骨干骨折为例,介绍了在围手术期的手术护理经验,以期能够为成骨不全患儿的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提供借鉴。
作者:竺金霞;王晓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个体化术前谈话在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在肝胆外科手术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谈话模版进行术前谈话;实验组:针对患者情况采用个体化手术方案同意书进行术前谈话。调查并比较两组术后满意度调查和术后纠纷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对疾病认知情况和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术后纠纷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术前谈话有助于提患方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满意度。
作者:周美红;崔恒官;吴伟新;朱亚英;项薇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晚期老年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方案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晚期老年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临终关怀护理方案。针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其家属满意度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能够坦然接受自身的病情,并且心理状况相对稳定化,家属满意度也相对较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终关怀护理能够有效稳定晚期老年癌症患者的情绪,使之保持一个相对较好的心理状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生活质量,使得患者能够相对愉快的度过后一段时光,家属得到精神安慰,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婧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目前,在医院精神科护理的相关工作中护理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是让医护人员开展相关护理工作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也要考虑到对入院的精神病病人制定和采取何种管理方法和模式,同时要确保每个病人的安全,这一点也是护理人员和病人家属关心的部分。通过对实际工作中发生的问题和现象的研究和讨论我们总结出几点医院精神科室的护士必须具备的相关安全护理常识,提防病人可能出现的所有心理及生理问题,在无法避免事件发生的情况下,以病人的安全为第一位。精神科室的安全护理在整个医院的管理体系中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并且将会影响医院的综合收益,由于在精神科病区中的病人会表现出异常的行为和有障碍的精神情况,并可能伴随着十分危险的行为,例如自伤和伤人等。
作者:何丽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94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76.60%),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8%)与对照组(4.25%)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治疗中增加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风险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丁科业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遮背手术衣系带缝制改革后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遮背手术衣系带缝制分2种,对照组为传统手术衣系带缝制方法,即颈部、背部、腰部的两侧都采用带子的缝制方法。实验组为手术衣系带改革一组,即颈部、背部、腰部分别将手术衣的左侧系带改革为环形的系带,右侧对应部位系带较传统系带缩短的制作方法。将2组手术衣选用100件,用于手术使用及使用后常规清洗。观察2组手术衣从实践中使用的可操作性及手术衣的使用寿命。结果从实践的可操作性上比较,改革后手术衣和传统手术衣没有太明显的优势,但是通过对照比较,改革后的手术衣因为一侧改为环形系带,另一侧带子也因系带缩短,这样在洗涤过程中带子较少发生缠绕,故较少发生传统手术衣洗涤时因系带缠绕,而造成的手术衣系带处破损影响手术衣的使用寿命。结论遮背手术衣本次缝制改革方法,减少手术衣的系带部位因洗涤造成的破损,增加了手术衣的使用寿命,从而节约了手术的成本,故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会敏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血液运输过程中的冷链控制情况,探讨优化对策。方法采用TR__2E防湿智能温度测量记录仪和数字温度测量仪对随机抽取的血液运输过程中的四个血液运输箱中的血液冷链全过程的温度进行监测,对血库中这四个血液运输箱中血液储存的温度是否符合规定进行分析,统计血液运输中的冷链温度。结果在血液储存和运输的过程中,血液、血浆的温度控制均和相关规定要求相符。结论血液冷链控制状况较为理想,为了更好地做好血液运输中冷链控制,今后还需要在脆弱、敏感环节加强改善,以为确保血液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作者:王淑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现阶段的煎药室也开始引入信息化的管理模式。通过信息化的重要管理模式,能够使原本繁琐的中药治病流程进行简化,从而有效提升煎药室工作效率。关于煎药室整体的信息化管理,已经有大量的文献对此进行说明和探讨,因此本文在此不多作评述,本文只针对煎药室中煎药室的信息化管理具体措施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作者:张浩科;李东霖;陈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微创治疗多发性胃息肉的效果。方法:采用基础麻醉,用奥林巴斯 GIF---H260胃镜及其配套氩气刀对多发胃息肉进行逐个电切治疗。结果:42例患者中39例顺利电切,电切后经抑酸、保护胃粘膜治疗一周后痊愈出院,占比92.9%;2例在电切过程中出现弥漫性渗血,经喷洒冰盐水控制,后经抑酸、保护胃粘膜治疗一周后痊愈出院,占比4.8%;1例在电切过程中出现胃穿孔,经普外科紧急手术修补后,住院两周出院,占比2.4%。总结:内镜下微创治疗多发性胃息肉42例,效果好,但也有一定的风险,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防风险的发生。
作者:索艳明;王银庄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的医疗事业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经有了质的飞越。在医学领域我们都有了很大的突破,甚至很多的疑难杂症都被攻破。所以,我们一直注重病人的病因及解决方法,但是,我们都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很多病人在接受完治疗之后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使得病根没有除去。所以,术后护理是不容忽视的一件事,尤其是内科的护理。
作者:乌云高娃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脑梗塞活血化浊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14例脑梗塞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摸球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之中57例患者,参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活血化浊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与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0%(53/57)、71.9%(41/57),两组间经对比,观察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浊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效果显著,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和全面普及。
作者:于海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由于其操作简便,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壁。留置针的使用,其优点是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的发生率,同时保证合理用药的时间,而且很大程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且能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抢救。目前护理界已经提出了钢针零容忍的理念,使得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大大降低了静脉输液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蒋惠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在门诊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静脉输液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记录两组患儿平均穿刺次数以及舒适程度评分,并比较治疗依从性以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穿刺次数、Wong-Baker评分及FLAC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以及患儿家长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门诊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有效降低平均穿刺次数,提高患儿治疗的舒适度和依从性,提升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颖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护理质量的提高中,本研究使用两种措施对患者进行医护管理,即常规护理以及配合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将90例腹腔镜阑尾炎手术患者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5),两组均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干预,待护理疗程后,对抑郁测评量表(SDS)、满意度、在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疼痛分析。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令人满意,且掌握度也好于对照组,研究组SDS评分为(13.6±3.1)分,对照组为(24.2±2.6)分,差异明显(P<0.05)。在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疼痛方面明显好于传统护理。结论:提高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护理工作质量,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护理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患者自身的保障具有作用。
作者:张文晋 刊期: 2016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