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论新时期如何做好内科护理工作

乌云高娃

关键词:内科护理, 发展方向, 趋势分析
摘要:目的: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的医疗事业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经有了质的飞越。在医学领域我们都有了很大的突破,甚至很多的疑难杂症都被攻破。所以,我们一直注重病人的病因及解决方法,但是,我们都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很多病人在接受完治疗之后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使得病根没有除去。所以,术后护理是不容忽视的一件事,尤其是内科的护理。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38例,分别给予股骨重建髓内钉固定、钢板内固定、空心螺钉内固定、重建髓内钉等手术治疗方式,观察本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8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1.3±6.9)个月,平均愈合时间(20.3±7.1)周,其中有1例患者骨折在术后1年仍未愈合,给予再次植骨,在手术24周后骨折愈合,无1例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情况。结论: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损伤程度选择合适手术方法以及固定材料,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能够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和质量。

    作者:许照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的疗效初评

    目的:探究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应用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选择2011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结果: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对2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6.0%,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临床疗效,确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孙文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中医急诊辨治胸痹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急诊辨治胸痹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接受诊断以及治疗的胸痹患者56例,并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8例患者新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28例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进行辩证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7.86%,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5.71%。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胸痹患者行中医急诊辨治,具有显著效果,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咏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细节护理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在儿科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60例,采用细节护理管理,比较两种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护理差错、并发症、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96.7%高于对照组81.7%,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何霞丽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浅谈当代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随着护理学科的迅速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士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1]。作为护士,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1自身素质1.1政治素质热爱护理专业,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加强专业思想教育,高度的责任心,爱岗敬业,积极主动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作者:王春;汪永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到2016年4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1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GQOL-74评分和低血糖复发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低血糖的复发率为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78%,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实施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低血糖的复发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小磊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分析

    目的:分析生化检验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5年12月因肝硬化疾病于我院就诊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纳入同期健康体检54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两组生化检验,并对比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直接胆红素、r-谷氨酰转肽酶、丙氨酸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较高,白蛋白、胆碱酯酶和总蛋白较低,有显著差异( 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化检验对肝硬化疾病诊断有很大价值,通过指标差异可判断病情,建议推广。

    作者:冯实;刘小东;焦冠勇;邓玉凯;安彦敏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18例小儿哮喘持续状态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持续状态的有效护理。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持续哮喘的患儿1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实施的有效性。结果:所有患儿经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快速、全面、有效的护理能够改善小儿哮喘的持续状态,促进小儿的康复。

    作者:陈静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脑梗塞患者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研究

    目的:研究脑梗塞患者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方法:选取180例脑梗塞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行整体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教育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的护理措施结合全面的健康教育,能够缩短病程,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文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预防脑血管意外瘫痪的作用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预防脑血管意外瘫痪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10例脑血管意外瘫痪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定情况、康复训练前后生活能力评定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定、康复训练前后生活能力评定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定、康复训练前后生活能力评定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预防脑血管意外瘫痪的作用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肢体活动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钱霞云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体外冲击波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讨体外冲击波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选取并收集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伤三科门诊就诊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患者病例30例。结果:被腰部疼痛困扰的第三腰椎横推综合征的患者经过体外冲击波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后症状得到了改善,卓有效果,此方法安全、合理,可信。

    作者:黄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强化护理干预降低IC 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强化护理干预降低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ICU进行气管插管的患者一共有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强化护理干预的,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病人的非计划性拔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 ICU 气管插管的患者采取强化护理干预,可以使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几率明显降低,使病人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钟蕾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妇炎舒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90例临床观察

    目的:中成药妇炎舒胶囊联合抗生素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中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1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0例中使用中成药妇炎舒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中90例单用抗生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对照组58%,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妇炎舒胶囊联合抗生素治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中显著疗效。

    作者:任巧君;崔俊玉;李芳霞;杨春香;祁建业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临床路径在胆囊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胆囊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胆囊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34例作为观察组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6.5%和94.1%,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胆囊炎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护理满意度增加,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锦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急诊护士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究对急诊护士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造成影响的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以自身小儿静脉穿刺操作经验为参考,归纳出对急诊护士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造成影响的因素,并总结出一些护理对策。结果和结论在小儿因素、护士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急诊护士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护士需要不断提高静脉穿刺技术,及时总结导致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摆正心态,做到各项操作的有序进行,以不断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作者:刘惠芬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卫生保健体制的改革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护理工作模式发生转变,护理工作已逐步体现出极强的公共性和社会性特征。探讨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责任和义务。现将国内外关于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李艳明;梁真真;高玲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临床护理干预在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舒适护理对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治疗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接收的7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实验组(临床舒适护理),各3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小儿经临床舒适护理干预后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82.9%,二者比较,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儿实施临床舒适护理,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

    作者:刘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社区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和血糖控制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遵义率以及血糖控制情况。方法:我社区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诊治的220例尿糖病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10例患者没有进行特殊的干预。观察组的110例患者接受用药指导、心理疏导、运动疗法、饮食疗法以及尿糖、血糖的自我监测等等,经过6个月的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通过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遵医率为82.1%,对照组为46.1%,观察组患者的遵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控制良好率为72.73%;对照组患者良好率为54.55%。观察组患者餐后2h血糖良好率为78.18%;对照组良好率为56.36%。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接受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升其遵医行为,同时能够更好的控制血糖,减低再次住院几率,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作者:张美亚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舒血宁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舒血宁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展开观察。方法择选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所收治的6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应用复方丹参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应用舒血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与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3.33%,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给予舒血宁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病情,加快疾病痊愈康复。

    作者:孙培丽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泻脾汤辅助治疗对儿童鹅口疮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泻脾汤辅助治疗对儿童鹅口疮的疗效的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20例鹅口疮患儿,120例患儿按就诊登记号码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5~24个月,平均年龄12.6±2.8个月,合并呼吸道感染12例,营养不良24例。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6~19个月,平均年龄9.8±1.7个月,合并呼吸道感染10例,营养不良2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情况方面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的患儿只给予氟康唑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泻脾汤辅助治疗。结果:从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8.3%,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分别治疗后的12周、24周进行随访,其中观察组患者在12周未出现复发,24周后共复发5例,复发率8.3%,对照组12周7例,24周14例,共21例,复发率35%(P<0.05)。结论:由于中药味苦很难被患儿接受,如果在中药的药剂方面加以研究和改进,必将在治鹅口疮的疗效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也应该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日后研究的重要方向。总而言之,利用归脾汤辅助治疗儿童鹅口疮,其在短期内就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且利用中药辅助治疗极大地降低了该病的复发率,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作者:周红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