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霞
目的:观察以半夏泻心汤为主加减治疗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以及对临床症状所起到的改善作用。方法在我院选取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针对实验组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方加减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有效率为74.00%,两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
作者:张冠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分析术中使用电动止血带致患者皮肤损伤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使用气压电动止血带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改进止血带内衬材料,根据动脉收缩压调节压力。结果使用气压电动止血带的患者减少发生局部皮肤瘀斑,水疱。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气压止血带所致的皮肤损伤,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殷诚悦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究不同部位的牙体缺损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73例不同部位的牙体缺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差异分为不同的组别,包括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传统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方式进行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出现变色、磨损和充填体脱落的患者有2例,不良反应率为5.4%,对照组出现上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4例,不良反应率为11.1%,11.1%>5.4%,治疗组的治疗优势更为明显,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部位的牙体缺损患者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方式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患者对其满意率比较高。
作者:欧琳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总结闭合复位股骨近端内固定系统(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以30例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均给予闭合复位PFNA治疗,总结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0例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均给予患肢制动并持续2周时间,术后3周均能拄拐下床活动,术后1-4周内无感染现象,术后8个月患者骨折全部愈合。结论:系统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是确保闭合复位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手术效果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对患者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董丽芬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60例患者进行研究,采取抛骰子单双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n=30)及路径组(n=30),对传统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对路径组患者在临床护理路径下实施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路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患者护理后FEV1、FEV1/FVC、住院时间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可推广运用。
作者:邓小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人力资源进行的研究。因基层医疗机构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场所,基层医疗机构中的人力资源服务水平、服务质量都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产生重要影响。而对基层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的了解上,发现其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不足,本文的研究就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分析,以提高基本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水平。
作者:王琪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月间于我院门诊体检的70例正常人为研究对象,每人抽取10ml的血液作为样本,对所有血液标本进行溶血处理后与正常血清同时进行临床生化检验,观察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受检血液样本的部分生化指标在溶血前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较大,因此应当在采血过程中尽量避免溶血出现,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李砚峰;赵增翔;刘斌;朱伟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近3年来收治的儿童误服氯氮平中毒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儿童误服氯氮平中毒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儿童误服氯氮平中毒中,男孩占68.18%,1-3岁占86.36%,农村儿童占86.36%,经催吐、洗胃、导泻、血浆置换、血液灌流治疗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儿童误服氯氮平中毒中男孩多于女孩,幼儿期儿童占大多数,农村儿童多于城市儿童。护理干预:加强农村对该方面知识的宣教,将药物放置在儿童不易接触的地方,注意看护好儿童。
作者:李洁;莫海丽;马俊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渐提升,人们对于我国的医疗卫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肠杆菌自1885年被Escherich发现以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被当做是肠道内的正常菌群组成成分之一,而且一度认为大肠杆菌是非致病菌。但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病原性,尤其对婴儿和幼畜,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因此,对大肠杆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得出了大肠杆菌的致病性种类。笔者在对大肠杆菌进行检验的时候,发现现有的检验方法有很多,其中常见的方法为一次离心法、二次离心法、离心一滤膜法、离心一双重滤膜法,这些方法的使用和检测效果各不相同。笔者从大肠杆菌的危害和所导致的疾病入手,对大肠杆菌检验的重要性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并针对四种检验方法进行了逐一分析,得出四种方法的优缺点。针对各种方法对大肠杆菌进行检验和分析后的结论正确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性的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作者:丁风琴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幼儿园传染病的预防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某幼儿园1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在2014年9月~2015年12月期间,对照组进行常规感染控制,观察组进行全面性的传染病预防管理,对两组管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传染病发生率为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结论:对幼儿园进行全面性传染病预防管理能够降低传染病发生率,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卉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科接收的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舒适组则加强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结果。[结果]舒适组病人的各项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经统计 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在治疗同时加强舒适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缩短各项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滑雪娇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对肺炎克雷伯菌(KPN)耐药表型的分布与耐药性进行分析探讨,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鉴定与药敏试验应用的是VITEK-2Compact方法。结果我们对200株KPN表型进行分类,主要分为3类:产ESBLs类、产获得性青霉素酶类、野生型。其中,产ESBLs株占总数的48.0%;产获得性青霉素酶类占总数的35.0%;野生株占总数的14.3%,另外,产碳青霉烯酶菌株占总数的2.3%,产酶总阳性率:85.5%;产ESBLs菌株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显著的比非产ESBLs菌株要高。结论在临床中要对KPN产酶株的监控工作进行重视,不滥用抗菌药物,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作者:金奕;陆蕾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进一步分析研究药物对常用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临床生化检验的患者26584例,其中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结果被认定因为药物出现异常的患者有119例,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本次研究中因使用药物导致患者临床生化检验指标发生异常的概率为0.45%;激素类药物、抗生素药物、抗风湿药、维生素药物、抗癌症药物等药物均会对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结果产生影响。结论: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结果受到临床多种药物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使药物对生化检验指标造成的影响进行减少,从而使临床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作者:李砚峰;王微微;赵慧;朱伟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慢性盆腔炎护理中整体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丁曾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对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入院的26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30例患者,对治疗组的患者采取前列安栓进行治疗,而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采取前列安栓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82%,而对照组在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后,总有效率只有43%,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结果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患者在经过前列安栓的治疗后慢性前列腺炎的病情缓解效果较好,说明前列安栓是治疗前列腺炎的良药,建议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作者:朱化隆;南晓刚;郭振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消毒供应中心要适应医院的发展趋势,必须要有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护理队伍。该中心不但承担全院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等物品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储存、发放,而且是院内感染的控制者。因此,护士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及应有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满足现代化医院的发展需求。
作者:汪永红;吴惠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中西医整脊疗法各有本源,中医常从经气盛衰的角度认识脊柱相关疾病,现代医学对整脊疗法的探索也在逐渐深入,从传统解剖学认识到力学平衡的运用,再到空间医学层面的探索,整脊疗法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呈现出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的趋势,在临床运用方面有广泛的利用价值和极大的发展潜力。
作者:陈珂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析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方法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相关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30例,所有患者在妊娠的各个时期均采用药物治疗,由于护理的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各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不同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各组间的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应用药物治疗,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不仅改善了妊娠结局,而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谢福莲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对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进行相关的探讨与研究,为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将本院在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婴幼儿腹泻患者共计30例作为研究资料,对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检测的结果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结果经过相关的检查,由菌痢造成的腹泻的患儿占17.3%,因为轮状病毒感染造成的腹泻的患儿占79.8%,因为别的原因造成的腹泄的患儿占2.8%。将男女患者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的情况进行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不足6个月的婴幼儿和6个月—3岁的患儿,与3—6岁的患儿,他们之间进行轮状病毒阳性率的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造成婴幼儿发生腹泻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在6个月—3岁的婴幼儿中比较多发,我们要及时、有效的进行相关的病原微生物的检验,以便及时进行治疗。
作者:顾科萍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通过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的效果。方法:研究分析来自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7月间进行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均采用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诊断,分析诊断的准确率情况。结果:在胚芽形成、子宫假孕囊、血管搏动、盆腔积液与附件包块等声像图结果上,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显著高于单纯腹部超声诊出率,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符合率上,联合组为98.75%,腹部超声为75%,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通过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可以提升诊断的准确率,有效将病情做全面掌握。
作者:苗英 刊期: 2016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