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整脊疗法的指导思想

陈珂

关键词:整脊疗法, 原理, 指导思想, 综述
摘要:目的:中西医整脊疗法各有本源,中医常从经气盛衰的角度认识脊柱相关疾病,现代医学对整脊疗法的探索也在逐渐深入,从传统解剖学认识到力学平衡的运用,再到空间医学层面的探索,整脊疗法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呈现出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的趋势,在临床运用方面有广泛的利用价值和极大的发展潜力。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的应用

    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也是对人体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选择手术治疗是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而手术后患者大多有腰腿痛残留症状。本文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意义及临床实施进行综述。

    作者:刘琦;周宏玉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内镜下微创治疗多发性胃息肉42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内镜下微创治疗多发性胃息肉的效果。方法:采用基础麻醉,用奥林巴斯 GIF---H260胃镜及其配套氩气刀对多发胃息肉进行逐个电切治疗。结果:42例患者中39例顺利电切,电切后经抑酸、保护胃粘膜治疗一周后痊愈出院,占比92.9%;2例在电切过程中出现弥漫性渗血,经喷洒冰盐水控制,后经抑酸、保护胃粘膜治疗一周后痊愈出院,占比4.8%;1例在电切过程中出现胃穿孔,经普外科紧急手术修补后,住院两周出院,占比2.4%。总结:内镜下微创治疗多发性胃息肉42例,效果好,但也有一定的风险,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防风险的发生。

    作者:索艳明;王银庄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脑室外引流+持续腰大池引流在脑室出血中的运用

    目的:探究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在脑室出血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脑室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脑室外引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持续腰大池引流,对比两组术后脑室出血清除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的脑室出血清除时间和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效果显著,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周春来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活血化瘀中药制剂的临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分析活血化瘀中药制剂的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接收的66例使用活血化瘀中药制剂产生的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析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其发生原因。结果:66例不良反应患者的发生因素主要是:血栓通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香丹注射液以及舒血宁注射液,发生率分别为:37.9%、21.1%、15.2%、13.6%、12.1%;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有皮肤瘙痒、丘疹、皮肤充血、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所占比例分别为:24.2%、16.7%、12.1%、16.7%、15.2%、15.2%。结论:关于中药制剂,国家应加强对生产厂家中药制剂工艺,特别提纯工艺审核,提高标准。在对患者用药时应合理应对,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肖洪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浅谈骨科护理人文关怀的感受

    随着新科技手段及方法在医疗临床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了提升骨科护理质量,骨科护理中也引入了许多人性化及先进的护理服务及理念,然而患者却缺乏对其正确认知,认为这是医院大程度牟取经济利益的手段,从而在观念上和实际行为上不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从而增大了护理风险。患者的消极情绪,骨科患者因长期患病卧床等,容易导致焦虑、恐惧及抑郁等不良等消极情绪,加之片面的认为当前医疗技术如此发达,他们的疾病能够很快很好的治愈,而现实情况中,一旦出现短期疗效不佳或治疗过程中出现其他并发症或后遗症的情况时,患者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误差,产生消极情绪,而不积极的治疗护理态度在骨科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中会产生不良效果,提高护理风险。

    作者:张晓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分析经阴道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3年4月到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52例疑似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所有患者实施阴道超声检查,在检查后基于宫腔镜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明确经阴道超声诊断的实践应用价值。结果:宫腔镜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中,存在宫腔粘连47例,无宫腔粘连5例;经阴道超声诊断存在宫腔粘连45例,无宫腔粘连7例,检出率为95.74%,两种诊断方式下所得出的数据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宫腔粘连临床诊断方式,具有方便、无创等实践应用价值,临床诊断的检出率相对较高,建议在宫腔粘连临床诊断中广泛应用。

    作者:谢怀益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社区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和血糖控制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遵义率以及血糖控制情况。方法:我社区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诊治的220例尿糖病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10例患者没有进行特殊的干预。观察组的110例患者接受用药指导、心理疏导、运动疗法、饮食疗法以及尿糖、血糖的自我监测等等,经过6个月的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通过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遵医率为82.1%,对照组为46.1%,观察组患者的遵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控制良好率为72.73%;对照组患者良好率为54.55%。观察组患者餐后2h血糖良好率为78.18%;对照组良好率为56.36%。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接受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升其遵医行为,同时能够更好的控制血糖,减低再次住院几率,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作者:张美亚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探讨对无痛分娩后发生产后尿潴留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无痛分娩后发生产后尿潴留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42例无痛分娩后发生产后尿潴留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一组患者在其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干预(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结果得知,研究组患者总依从率达到了90.48%,对比对照组(61.90%)明显更高,P<0.05;护理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对无痛分娩后发生产后尿潴留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李琼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观察不同部位的牙体缺损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不同部位的牙体缺损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73例不同部位的牙体缺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差异分为不同的组别,包括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传统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方式进行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出现变色、磨损和充填体脱落的患者有2例,不良反应率为5.4%,对照组出现上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4例,不良反应率为11.1%,11.1%>5.4%,治疗组的治疗优势更为明显,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部位的牙体缺损患者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方式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患者对其满意率比较高。

    作者:欧琳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机械通气患者IC U综合症的病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究机械通气患者ICU综合症的发生原因,并对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50例机械通气患者ICU综合症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患者发病的原因,并对患者进行有效干预和护理,改善其情况;5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3月到2016年5月间收治。结果:本次50例患者中,人机对抗,厌世、自杀的现象分别占比为2.0%;经过及时进行护理后,患者情况得到改善,后50例患者均顺利恢复。结论:机械通气患者ICU综合症的影响因素较多,我们应该积极对患者进行全面且细致的护理,改善患者情况。

    作者:张荣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脑梗塞患者中运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中运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脑梗塞患者,依据不同护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护理后的患者康复效果差异。结果:在护理3个月后的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70%,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日常生活能力、上下肢功能评分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中运用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恢复效果,改善各项功能指标,适用于临床广泛运用。

    作者:郁丽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舒适护理在胃镜检查患者中的护理研究进展

    目的:胃镜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法,该方法在消化道疾病诊断、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检查过程中如果缺乏有效的护理,将会引起患者的紧张、恐惧、焦虑等不适,影响检查的顺利进行。舒适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它从社会、生理、心理等角度护理,能让患者保持佳的状态接受检查。本文将以舒适护理为起点,分析舒适护理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为患者在胃镜检查时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张晴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研究

    目的:对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入院的26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30例患者,对治疗组的患者采取前列安栓进行治疗,而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采取前列安栓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82%,而对照组在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后,总有效率只有43%,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结果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患者在经过前列安栓的治疗后慢性前列腺炎的病情缓解效果较好,说明前列安栓是治疗前列腺炎的良药,建议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作者:朱化隆;南晓刚;郭振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人文关怀护理在感染科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对感染科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创建过程中患者护理满意度水平的影响。方法:择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到我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患者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2例,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人文关怀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23%)显著优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6.19%),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科创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过程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适宜在临床中予以推广运用。

    作者:梁福秀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保胆取石术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保胆取石术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以90例保胆取石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结果:90例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均顺利康复出院,护理期间没有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满意度为100.0%。结论:做好保胆取石术临床护理工作,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服务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晓青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治疗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治疗影响。方法:研究来自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150例牙体牙髓根管治疗患者,依据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分为欠充组、超充组、适充组各50例,分析不同填充后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欠充组82%、超充组78%、适充组98%,各组与适充组相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率上,欠充组24%、超充组40%、适充组8%,各组与适充组相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治疗影响较大,其中适充在治疗疗效与疼痛情况上要优于超充与欠充等操作,适用于临床广泛运用。

    作者:郭慧华;王秀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肺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4月至我院就诊的64例老年慢阻肺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均占据32例,其中常规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躯体功能与心理功能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慢阻肺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张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强化护理干预降低IC 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强化护理干预降低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ICU进行气管插管的患者一共有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强化护理干预的,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病人的非计划性拔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 ICU 气管插管的患者采取强化护理干预,可以使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几率明显降低,使病人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钟蕾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到2016年4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1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GQOL-74评分和低血糖复发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低血糖的复发率为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78%,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实施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低血糖的复发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小磊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脊髓损伤病人的病房延伸指导对康复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患者实施病房延伸指导对其康复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30例脊髓损伤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对照组的15例患者实施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的15例患者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以及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所好转,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实施病房延伸训练不但能够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度,增加其掌握康复知识的程度,同时还能缓解家庭以及整个社会的负担,只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项静静 刊期: 2016年第34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