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琼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质量。结果实验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延续护理有利于提高其出院后的生存质量。
作者:周春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应采取综合治疗,以良好的血糖控制为本,辅以一些纠正代谢紊乱、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的药物,对减少或延缓 DPN 发生和进展往往能起到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永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在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补阳还五汤加减合并西医药物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时间段内收治的78例患有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为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作西药组与联合组,西药组患者单纯接受西医常用药物治疗,联合组则需要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对两组实验对象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分析。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双方这一数据接受组间比对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处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与西药合并应用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蕊新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子宫瘢痕妊娠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的护理配合。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21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予以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同时在治疗前后予以患者相应护理措施。结果通过优质护理,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清宫术后无阴道大量流血、彩超检查无异常回声。患者对我院优质护理满意度100%。经半年的随访中,无复发病例。结论在子宫瘢痕妊娠行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中应用科学全面的优质护理配合,能够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金香花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减轻或解除危重患者的异常心理反应,促进术后疾病的恢复,提高手术成功率。本文通过对40例术后患者存在的不同程度的焦虑,烦躁,抑郁,绝望等异常心理反应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以及对患者家属的心理辅导,逐步使术后患者异常心理反应得到减轻或解除。
作者:高俊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由于其操作简便,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壁。留置针的使用,其优点是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的发生率,同时保证合理用药的时间,而且很大程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且能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抢救。目前护理界已经提出了钢针零容忍的理念,使得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大大降低了静脉输液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蒋惠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活血化瘀中药制剂的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接收的66例使用活血化瘀中药制剂产生的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析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其发生原因。结果:66例不良反应患者的发生因素主要是:血栓通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香丹注射液以及舒血宁注射液,发生率分别为:37.9%、21.1%、15.2%、13.6%、12.1%;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有皮肤瘙痒、丘疹、皮肤充血、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所占比例分别为:24.2%、16.7%、12.1%、16.7%、15.2%、15.2%。结论:关于中药制剂,国家应加强对生产厂家中药制剂工艺,特别提纯工艺审核,提高标准。在对患者用药时应合理应对,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肖洪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减少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02例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综合组与常规组,每组各51例,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综合组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通过对比发现,综合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地减少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新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究ICU综合症-急诊搭桥患者精神障碍的心理状态,同时探究有效的护理方法和对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针对我院40例ICU综合症-急诊搭桥患者,精神障碍的心理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针对性进行护理,总结并探讨护理的效果;4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3月到2016年6月间收治。结果:本次40例患者在ICU的平均住院时间为6.211.06天,后转至普通病房住院21.053.25天后顺利出院。结论:ICU综合症-急诊搭桥患者精神障碍的心理影响因素较多,我们应该耐心对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恢复。
作者:陈瑞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成骨不全的患儿很容以出现骨折,如果出现骨折就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在文中以1例成骨不全患儿伴尺桡骨及股骨干骨折为例,介绍了在围手术期的手术护理经验,以期能够为成骨不全患儿的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提供借鉴。
作者:竺金霞;王晓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析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5%,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75%,观察组中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护理工作中的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降低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加强护理风险的管理。
作者:谢小玲;刘力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中医急诊辨治胸痹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接受诊断以及治疗的胸痹患者56例,并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8例患者新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28例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进行辩证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7.86%,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5.71%。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胸痹患者行中医急诊辨治,具有显著效果,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咏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引入NICU护理实习带教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将NICU实习护生8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人。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方法,比较两组带教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操作成绩及医护配合能力、动手配合能力和紧急应急能力等带教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带教时,带教老师按照路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时间性、循序渐进和有效地控制教学进程,有助于提高带教质量。
作者:张瑜;郭宇;陈晓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通过调查本市人群睡眠质量与生活方式以及亚健康之间的具体情况,进而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本市22326例市民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他们的睡眠质量,并根据《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评定每个研究对象的生活方式,通过体检结果以及《亚健康评定量表》来判断研究对象的健康状态,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所有接受调查的人员当中,身体出现亚健康的比例达到45.3%,身患疾病的比例达到35.6%;所有被调查者中从来没有优质睡眠的有1004例,比例为4.5%,有时无优质睡眠的达到8275例,比例为37.06%,经常无优质睡眠的达到10045例,比例为45.0%,总是无优质睡眠的达到3002例,比例为13.45%。结果显示,睡眠质量对于生活方式以及身体健康存在明显影响,此外,从来没有优质睡眠的人员更容易发生亚健康,其方式几率是总是有优质睡眠人员的8.21倍,是有时有优质睡眠人员的6.25倍,是经常有优质睡眠的人员的2.54倍。结论:睡眠质量与人群健康生活方式具有紧密关系,可以作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标准,睡眠质量对人体的健康状态产生巨大影响,睡眠质量不佳容易导致出现亚健康状态。
作者:张娟;黄辰;张莲香 刊期: 2016年第34期
随着新科技手段及方法在医疗临床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了提升骨科护理质量,骨科护理中也引入了许多人性化及先进的护理服务及理念,然而患者却缺乏对其正确认知,认为这是医院大程度牟取经济利益的手段,从而在观念上和实际行为上不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从而增大了护理风险。患者的消极情绪,骨科患者因长期患病卧床等,容易导致焦虑、恐惧及抑郁等不良等消极情绪,加之片面的认为当前医疗技术如此发达,他们的疾病能够很快很好的治愈,而现实情况中,一旦出现短期疗效不佳或治疗过程中出现其他并发症或后遗症的情况时,患者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误差,产生消极情绪,而不积极的治疗护理态度在骨科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中会产生不良效果,提高护理风险。
作者:张晓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及人工喂养对婴儿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分娩的80例婴幼儿,根据喂养方式的不同分为母乳喂养组及人工喂养组,各40例,比较两组婴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母乳喂养组的婴幼儿其体重和身长发育明显优于人工喂养组,两组婴幼儿在6月龄时,母乳喂养组的MDI智力发育指数及PDI运动发育指数明显优于对人工喂养组,且经统计比较,P<0.05。结论: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其中母乳喂养对保障婴儿早期的正常发育影响更大,值得推荐。
作者:叶玉燕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模式对改善老年心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随机分成对照组(采取常规心内科护理模式)与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模式),20例/组。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睡眠质量评分更佳(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模式应用在老年心内科患者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朱卉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用院内制剂益气活血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本科住院部收治的96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院内制剂益气活血颗粒(黄芪、党参、当归、川芎、麦冬、五味子、丹参、益母草、陈皮等)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药抗心绞痛、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脂、降压等常规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心绞痛的症状及心电图的表现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院内制剂益气活血颗粒能有效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次数,能延缓病情进展,明显改善病人症状,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玮;王磊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细节化服务在门诊输液室中应用的效果。方法:研究分析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160例门诊输液室患者,依据不同护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细节化服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患者疼痛感、焦虑等评分上,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8.75%,对照组为72.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化服务在门诊输液室中应用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疼痛感与焦虑不适,提升护理满意度,适用于临床广泛运用。
作者:龙誉婧;笪斐 刊期: 2016年第34期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人力资源进行的研究。因基层医疗机构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场所,基层医疗机构中的人力资源服务水平、服务质量都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产生重要影响。而对基层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的了解上,发现其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不足,本文的研究就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分析,以提高基本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水平。
作者:王琪 刊期: 2016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