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在子宫瘢痕妊娠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金香花

关键词:子宫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术, 优质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瘢痕妊娠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的护理配合。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21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予以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同时在治疗前后予以患者相应护理措施。结果通过优质护理,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清宫术后无阴道大量流血、彩超检查无异常回声。患者对我院优质护理满意度100%。经半年的随访中,无复发病例。结论在子宫瘢痕妊娠行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中应用科学全面的优质护理配合,能够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全方位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本组90例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我科室采取剖宫产方式分娩的产妇,将入选的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包含45例产妇。对照组产妇给予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全方位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较之对照组显著较短,且该组产妇的72h 母乳喂养成率较之对照组显著较高,两组产妇之间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48h泌乳充足率较之对照组显著较高,两组产妇之间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缩短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提高产妇的48h泌乳充足率,对于改善剖宫产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魏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感染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感染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60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调查960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对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患者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感染的单因素分析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情况。结果:960例患者手术治疗,术后感染患者64例,占比6.7%;检出病原菌株10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2株,占比57.4%,革兰阳性菌30株,占比27.8%,真菌16例,占比14.8%,革兰阴性菌为主要病原菌;术后感染的单因素为年龄、性别、手术时间、伤口异物、抗菌药物使用;多因素为年龄、手术时间、伤口异物、抗菌药物使用。结论: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种类较多,在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尽量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降低术后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杨立斌;王磊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ICU无肝素化血液净化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ICU无肝素化血液净化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月在我院IUC进行无肝素化血液净化的患者一共有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给予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的PLT(血小板计数)、TT(凝血酶时间)以及APTT(凝血活酶时间)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凝血现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 IUC 无肝素化血液净化病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其效果非常显著,应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洁心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晚期老年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与实施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晚期老年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方案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晚期老年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临终关怀护理方案。针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其家属满意度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能够坦然接受自身的病情,并且心理状况相对稳定化,家属满意度也相对较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终关怀护理能够有效稳定晚期老年癌症患者的情绪,使之保持一个相对较好的心理状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生活质量,使得患者能够相对愉快的度过后一段时光,家属得到精神安慰,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婧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38例,分别给予股骨重建髓内钉固定、钢板内固定、空心螺钉内固定、重建髓内钉等手术治疗方式,观察本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8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1.3±6.9)个月,平均愈合时间(20.3±7.1)周,其中有1例患者骨折在术后1年仍未愈合,给予再次植骨,在手术24周后骨折愈合,无1例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情况。结论: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损伤程度选择合适手术方法以及固定材料,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能够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和质量。

    作者:许照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5%,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75%,观察组中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护理工作中的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降低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加强护理风险的管理。

    作者:谢小玲;刘力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个性化护理在肝病患者中的实施及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肝病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其具体措施。结论:对肝病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结果:个性化护理的核心是以患者为本,强调将促进患者健康为护理中心,关注患者的身心需求,这是一种社会进步而引发的护理方式的改革。

    作者:陈黎娇;李茹;张妮;王晓婷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泸州市少数民族地区城乡教育差距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以叙永县苗族为例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对教育的投入不断的提高。然而,城乡教育差距的拉大是我国教育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严重问题。而且,该问题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显得更加突出,目前这种日益拉大的教育差距已经对中国教育的协调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并直接影响到国家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针对该问题,我们需要在加大对教育资金投入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资源分配,并且由政府出台相关的地区性扶持政策,从而达到缩小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差距。

    作者:李晓霞;姚永邦;杨自全;文艺;莫琳龙;刘宇瑶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疗效体会

    目的:研究采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患者,按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和早搏次数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6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3.17%,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观察组也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比较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不良反应方面的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动,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清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对比研究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健康体检者100例,体检时间在2015年9月-2016年7月间;根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平分为A组、B组各50例;其中A组实施末梢血检测,B组接受静脉血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效果。结果:①血常规检查情况:B组常规指标(除中间细胞)较A组显著减低(P<0.05)。②不同时间血常规检查结果:在3h、6h的血常规指标(除血小板)较即刻指标显著升高(P<0.05)。结论:静脉血检查较末梢血检查的效果更为确切,且可反复检验,但是因血液标本常受外部因素影响,应及时在3h内予以检测。

    作者:张瑜珺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中医健康管理配合三位一体高血压防治管理在70例高血压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中医健康管理与三位一体高血压防治管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9月~2016年5月收治的140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实验组采用中医健康管理配合三位一体高血压防治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中医体质、治疗总有效率及控制率。结果:两组中医体质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与三位一体高血压防治管理,疗效肯定,控制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宝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在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补阳还五汤加减合并西医药物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时间段内收治的78例患有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为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作西药组与联合组,西药组患者单纯接受西医常用药物治疗,联合组则需要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对两组实验对象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分析。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双方这一数据接受组间比对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处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与西药合并应用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蕊新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浅谈精神科安全护理措施

    目的:目前,在医院精神科护理的相关工作中护理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是让医护人员开展相关护理工作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也要考虑到对入院的精神病病人制定和采取何种管理方法和模式,同时要确保每个病人的安全,这一点也是护理人员和病人家属关心的部分。通过对实际工作中发生的问题和现象的研究和讨论我们总结出几点医院精神科室的护士必须具备的相关安全护理常识,提防病人可能出现的所有心理及生理问题,在无法避免事件发生的情况下,以病人的安全为第一位。精神科室的安全护理在整个医院的管理体系中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并且将会影响医院的综合收益,由于在精神科病区中的病人会表现出异常的行为和有障碍的精神情况,并可能伴随着十分危险的行为,例如自伤和伤人等。

    作者:何丽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护理干预在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总结护理干预在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实验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5年6月期间收治行全胃切除术治疗的胃癌患者,总计80例。按照护理干预方案不同,将80例胃癌患者分为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参照组以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实验组40例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患者加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护理中应广泛应用。

    作者:李秀英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常规超声与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对比

    目的:研究不同超声方式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病理诊断下良性病灶68个,恶性病灶32个。均实施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以及常规超声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观察诊断符合率。结果两种诊断方式下,TI-RADS分级均多为3级,其次为4级;对照组3级与4级占比分别为36%、24%;观察组3级与4级占比分别为48%、29%。结论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可良好鉴别良性及恶性结节,具有诊断推广价值。

    作者:吴垠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痔疮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需求特点及对策分析

    目的:了解痔疮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需求,并提出护理策略。方法: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本院2014年12月-2016年6月60例痔疮患者对护理的需求,问卷调查的内容涉及到患者性别、年龄、学历、需求等。结果:患者对痔疮疾病涉及到饮食、排便、尿路护理、换药通知、心理护理需求非常高。结论:护理人员应当依据痔疮患者的需求,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史金荣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护理实习生心理现状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护理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及时发现护理实习生的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以便他们圆满完成实习任务,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方法: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护理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实习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和恐怖,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占27.34%。其次来自农村家庭的护理实习生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因子得分均高于城市家庭出身的护理实习生。结论:护理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心理问题突出,而农村家庭出生的护理实习生其心理健康问题尤为显著,急需干预。

    作者:洪春燕;杨周果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门诊护理投诉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调查门诊护理投诉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护理质量改进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到的100例护理投诉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借用统计学软件归纳分析这些护理投诉事件出现的原因,并根据原因研究出切实可行的对策。结果: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造成门诊护理投诉事件的主要原因有护理人员因素(62%)、病人因素(21%)、社会因素(8%)、医院管理因素(9%)等。结论:门诊护理投诉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针对性的进行护理质量改进,有利于提升门诊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理投诉发生。

    作者:王静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与护理

    目的:探析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方法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相关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30例,所有患者在妊娠的各个时期均采用药物治疗,由于护理的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各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不同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各组间的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应用药物治疗,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不仅改善了妊娠结局,而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谢福莲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特定时间收治的骨科患者共104例,时间段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52例研究组予优质护理服务,52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心理学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的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心理学各项指标值均得到一定的改善,但研究组患者的 SAS评分以及 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后,二者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SF-36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调节骨科患者的焦虑情绪,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亚美;郑树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