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感染因素分析

杨立斌;王磊

关键词:口腔颌面, 外科手术, 感染, 病原菌分布, 感染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感染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60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调查960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对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患者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感染的单因素分析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情况。结果:960例患者手术治疗,术后感染患者64例,占比6.7%;检出病原菌株10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2株,占比57.4%,革兰阳性菌30株,占比27.8%,真菌16例,占比14.8%,革兰阴性菌为主要病原菌;术后感染的单因素为年龄、性别、手术时间、伤口异物、抗菌药物使用;多因素为年龄、手术时间、伤口异物、抗菌药物使用。结论: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种类较多,在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尽量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降低术后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康复护理对预防脑血管意外瘫痪的作用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预防脑血管意外瘫痪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10例脑血管意外瘫痪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定情况、康复训练前后生活能力评定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定、康复训练前后生活能力评定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定、康复训练前后生活能力评定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预防脑血管意外瘫痪的作用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肢体活动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钱霞云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讨分析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104例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配合组(n=52)与一般组(n=52),一般组实行一般护理,配合组实行护理配合,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对比发现,配合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一般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一般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过程较为复杂,对护理的要求较高,护理配合的加强可有效地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新晶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对比研究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健康体检者100例,体检时间在2015年9月-2016年7月间;根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平分为A组、B组各50例;其中A组实施末梢血检测,B组接受静脉血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效果。结果:①血常规检查情况:B组常规指标(除中间细胞)较A组显著减低(P<0.05)。②不同时间血常规检查结果:在3h、6h的血常规指标(除血小板)较即刻指标显著升高(P<0.05)。结论:静脉血检查较末梢血检查的效果更为确切,且可反复检验,但是因血液标本常受外部因素影响,应及时在3h内予以检测。

    作者:张瑜珺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硝苯地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6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具有良好协同性,可提高治疗效果,保障良好妊娠结局。

    作者:王慧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骨科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短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目的: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由于其操作简便,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壁。留置针的使用,其优点是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的发生率,同时保证合理用药的时间,而且很大程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且能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抢救。目前护理界已经提出了钢针零容忍的理念,使得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大大降低了静脉输液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蒋惠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脑室外引流+持续腰大池引流在脑室出血中的运用

    目的:探究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在脑室出血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脑室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脑室外引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持续腰大池引流,对比两组术后脑室出血清除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的脑室出血清除时间和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效果显著,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周春来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门诊护理投诉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调查门诊护理投诉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护理质量改进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到的100例护理投诉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借用统计学软件归纳分析这些护理投诉事件出现的原因,并根据原因研究出切实可行的对策。结果: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造成门诊护理投诉事件的主要原因有护理人员因素(62%)、病人因素(21%)、社会因素(8%)、医院管理因素(9%)等。结论:门诊护理投诉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针对性的进行护理质量改进,有利于提升门诊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理投诉发生。

    作者:王静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舒适护理对前列腺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心理状况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心理状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前列腺癌术8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前列腺癌腹腔镜根治术,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症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患者舒适护理模式。结果:对照组患者的 SAS评分量表的评分为65±1.9,观察组为分55±3.8,两组患者数据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在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身上可以应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干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得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不舒适感均有所改善。

    作者:曾健文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强化护理干预降低IC 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强化护理干预降低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ICU进行气管插管的患者一共有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强化护理干预的,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病人的非计划性拔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 ICU 气管插管的患者采取强化护理干预,可以使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几率明显降低,使病人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钟蕾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对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三年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不同组别,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患者满意率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满意率为67.6%,观察组的满意率为89.4%,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其优势明显,患者对其满意率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宇桂;胡英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目的:通过实验与调查去了解在医疗活动中所伴随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并且研究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从而提高医院在护理服务方面的工作质量,从而达到医院的医疗实际需求。方法我院从2014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的全年中,共计调取了31名有过护理不安全体验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对照组。再由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2日共计31名有过护理不安全体验的患者作为实验组,但后者相交于前者均得到了本院新制定的护理管理对策的下的医疗补偿。结果护理不安全因素主要来自工作态度、医嘱文书执行不当、以及护理岗位管理混乱和护士业务能力不足这四大方面(见表1、2)。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问题处理反馈见表3。结论同时我院在2104年全年存在着31起由于护理不安全因素而导致的护患纠纷。而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后实验组的31起案例则花费了近一年半的时间才采样完成。说明了由于措施的执行很大的程度上预防了由护理不安全因素产生的纠纷。对比患者德满意程度可知,采取正确的护理管理对策和护理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将会极大的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

    作者:雷蕾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防治内蒙古200例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内蒙古200例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给予患儿阳光照射治疗,观察组给予患儿维生素 D 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观察组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的差距,P>0.05,统计学意义不显著。结论采用维生素D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具有较大的意义,可促进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作者:郑丽杰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年轻恒牙感染根管牙髓血管再生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年轻恒牙感染根管牙髓血管再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来自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期间的恒牙感染年轻患者80例,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根尖诱导形成术治疗,观察组运用牙髓血管再生术治疗,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疗效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疼痛程度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轻恒牙感染根管牙髓血管再生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治疗效果与舒适度更好。

    作者:王磊;杨立斌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遮背手术衣系带缝制改革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遮背手术衣系带缝制改革后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遮背手术衣系带缝制分2种,对照组为传统手术衣系带缝制方法,即颈部、背部、腰部的两侧都采用带子的缝制方法。实验组为手术衣系带改革一组,即颈部、背部、腰部分别将手术衣的左侧系带改革为环形的系带,右侧对应部位系带较传统系带缩短的制作方法。将2组手术衣选用100件,用于手术使用及使用后常规清洗。观察2组手术衣从实践中使用的可操作性及手术衣的使用寿命。结果从实践的可操作性上比较,改革后手术衣和传统手术衣没有太明显的优势,但是通过对照比较,改革后的手术衣因为一侧改为环形系带,另一侧带子也因系带缩短,这样在洗涤过程中带子较少发生缠绕,故较少发生传统手术衣洗涤时因系带缠绕,而造成的手术衣系带处破损影响手术衣的使用寿命。结论遮背手术衣本次缝制改革方法,减少手术衣的系带部位因洗涤造成的破损,增加了手术衣的使用寿命,从而节约了手术的成本,故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会敏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来我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8例,并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行中医骨伤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53%,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1.18%。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另外,实验组患者的主观积分、客观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中医骨伤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罗荣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探讨。方法选取我院门诊输液室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干预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0.00%,投诉率为23.33%,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投诉率为3.33%,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投诉率,适合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雪致;陈爱珍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个体化术前谈话在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个体化术前谈话在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在肝胆外科手术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谈话模版进行术前谈话;实验组:针对患者情况采用个体化手术方案同意书进行术前谈话。调查并比较两组术后满意度调查和术后纠纷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对疾病认知情况和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术后纠纷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术前谈话有助于提患方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满意度。

    作者:周美红;崔恒官;吴伟新;朱亚英;项薇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7月到2016年6月期间诊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中抽取104例,按随机抽签方式分组,优质组(n=52)在围术期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n=52)则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优质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是5.77%,平均住院时间是(5.11±1.40)d;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是19.23%,平均住院时间是(7.32±1.49) d;2组指标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满意,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促使其早期痊愈。

    作者:谢锌锦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活血化瘀中药制剂的临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分析活血化瘀中药制剂的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接收的66例使用活血化瘀中药制剂产生的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析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其发生原因。结果:66例不良反应患者的发生因素主要是:血栓通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香丹注射液以及舒血宁注射液,发生率分别为:37.9%、21.1%、15.2%、13.6%、12.1%;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有皮肤瘙痒、丘疹、皮肤充血、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所占比例分别为:24.2%、16.7%、12.1%、16.7%、15.2%、15.2%。结论:关于中药制剂,国家应加强对生产厂家中药制剂工艺,特别提纯工艺审核,提高标准。在对患者用药时应合理应对,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肖洪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感染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感染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60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调查960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对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患者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感染的单因素分析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情况。结果:960例患者手术治疗,术后感染患者64例,占比6.7%;检出病原菌株10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2株,占比57.4%,革兰阳性菌30株,占比27.8%,真菌16例,占比14.8%,革兰阴性菌为主要病原菌;术后感染的单因素为年龄、性别、手术时间、伤口异物、抗菌药物使用;多因素为年龄、手术时间、伤口异物、抗菌药物使用。结论: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种类较多,在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尽量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降低术后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杨立斌;王磊 刊期: 2016年第34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