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婧
目的:黄褐斑是临床上常见而难治的色素障碍性疾病。其发病因病机尚不明确。传统医学认为黄褐斑与肝、脾、肾、血瘀等有关,笔者从肝、脾论治黄褐斑往往可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何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通过相关研究探讨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尿结石患者的认知及预防治疗的影响,为临床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2例尿结石患者,将这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对尿结石的认知状况及预防治疗行为状况作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尿结石的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及尿结石预防治疗行为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尿结石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知识认知水平及参与预防治疗的积极性,对尿结石患者护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彭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71.5%,低于实验组的95.9%;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6.5%,高于实验组的6.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合得知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护理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护理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露萍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对感染科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创建过程中患者护理满意度水平的影响。方法:择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到我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患者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2例,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人文关怀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23%)显著优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6.19%),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科创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过程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适宜在临床中予以推广运用。
作者:梁福秀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幼儿园传染病的预防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某幼儿园1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在2014年9月~2015年12月期间,对照组进行常规感染控制,观察组进行全面性的传染病预防管理,对两组管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传染病发生率为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结论:对幼儿园进行全面性传染病预防管理能够降低传染病发生率,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卉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究对急诊护士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造成影响的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以自身小儿静脉穿刺操作经验为参考,归纳出对急诊护士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造成影响的因素,并总结出一些护理对策。结果和结论在小儿因素、护士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急诊护士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护士需要不断提高静脉穿刺技术,及时总结导致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摆正心态,做到各项操作的有序进行,以不断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作者:刘惠芬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62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62例,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退热时间、肢体抖动改善时间、呕吐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96.8%高于对照组85.5%,两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小儿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夏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了解食管癌患者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现状及探讨十三五健康规划对食管癌患者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省南充市某三甲医院2016年1月—5月期间200例食管癌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对象医疗费用的主要支付方式及探讨十三五建设中医保制度改革实施后食管癌患者支付方式的变化及影响。[结果]食管癌患者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占72.3%,城镇职工医疗保险11.8%,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1.8%,全自费2.6%,全公费占0.5%,其他占1%。[结论]食管癌患者的医保覆盖率高达96.9%,其中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为主(72.3%);与全国往年医保覆盖率相比,略有上升趋势。
作者:周小琴;谢兴述;李淼;汪淼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卫生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方案,以为日后卫生管理、改革提供帮助。方法:通过对相应数据的整合,借助智能化工具设计相应图、表等,交由技术人员实现。结果:根据自行生成需要的图、表,可为各个部门决策工作、总结撰写等提供帮助。结论:卫生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并实施可为行政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便利,值得应用。
作者:杨兴琴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类特殊的支气管哮喘特殊类型,其临床表现以咳嗽为主,多数患者为慢性或反复性咳嗽,且气道高反应性特征明显,但气促、喘息等症状较少,因而临床较容易误诊为普通咳嗽、慢性咽炎等呼吸道疾病,西医治疗效果不够理想。我国中医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病因病机分析较为透彻,积累了大量治疗资料,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疗法也多种多样,其中尤以加味小柴胡汤受推崇。故文章针对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进展进行了综述研究。
作者:朱嘉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紫杉醇顺铂联合化疗用于卵巢癌所致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6例卵巢癌患者为观察组,采用紫杉醇顺铂联合化疗,另选取45例卵巢癌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与观察组同样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较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卵巢癌患者在进行紫杉醇顺铂联合化疗后实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且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较为明显,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赖凤萍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生化检验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5年12月因肝硬化疾病于我院就诊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纳入同期健康体检54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两组生化检验,并对比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直接胆红素、r-谷氨酰转肽酶、丙氨酸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较高,白蛋白、胆碱酯酶和总蛋白较低,有显著差异( 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化检验对肝硬化疾病诊断有很大价值,通过指标差异可判断病情,建议推广。
作者:冯实;刘小东;焦冠勇;邓玉凯;安彦敏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为了能够促进我国临床医学专业的发展,笔者将对当前临床医学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影响临床医学发展的因素,并为临床医学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今后的有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张洁菡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肝病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其具体措施。结论:对肝病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结果:个性化护理的核心是以患者为本,强调将促进患者健康为护理中心,关注患者的身心需求,这是一种社会进步而引发的护理方式的改革。
作者:陈黎娇;李茹;张妮;王晓婷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频发。这不仅是医患之间的问题,更是全社会的问题。医患关系紧张影响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公共卫生建设、社会文明建设,不断加深着社会公民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误解。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医患关系研究进展,从医患关系的性质与定义、医患关系发展、现状与成因、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说明改善医患关系现状,重构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意义。
作者:叶俊兵;陈倩;谭信韬;刘颖;陆鹏宇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检验的对照组(40例)和采用生化检验的观察组(40例),对比并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的方法,诊断有效率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砚峰;刘敬文;绪平;朱伟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胃镜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法,该方法在消化道疾病诊断、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检查过程中如果缺乏有效的护理,将会引起患者的紧张、恐惧、焦虑等不适,影响检查的顺利进行。舒适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它从社会、生理、心理等角度护理,能让患者保持佳的状态接受检查。本文将以舒适护理为起点,分析舒适护理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为患者在胃镜检查时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张晴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不同超声方式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病理诊断下良性病灶68个,恶性病灶32个。均实施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以及常规超声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观察诊断符合率。结果两种诊断方式下,TI-RADS分级均多为3级,其次为4级;对照组3级与4级占比分别为36%、24%;观察组3级与4级占比分别为48%、29%。结论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可良好鉴别良性及恶性结节,具有诊断推广价值。
作者:吴垠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渐提升,人们对于我国的医疗卫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肠杆菌自1885年被Escherich发现以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被当做是肠道内的正常菌群组成成分之一,而且一度认为大肠杆菌是非致病菌。但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病原性,尤其对婴儿和幼畜,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因此,对大肠杆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得出了大肠杆菌的致病性种类。笔者在对大肠杆菌进行检验的时候,发现现有的检验方法有很多,其中常见的方法为一次离心法、二次离心法、离心一滤膜法、离心一双重滤膜法,这些方法的使用和检测效果各不相同。笔者从大肠杆菌的危害和所导致的疾病入手,对大肠杆菌检验的重要性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并针对四种检验方法进行了逐一分析,得出四种方法的优缺点。针对各种方法对大肠杆菌进行检验和分析后的结论正确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性的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作者:丁风琴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采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患者,按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和早搏次数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6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3.17%,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观察组也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比较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不良反应方面的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动,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清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