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夏莹
目的:探讨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治疗影响。方法:研究来自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150例牙体牙髓根管治疗患者,依据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分为欠充组、超充组、适充组各50例,分析不同填充后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欠充组82%、超充组78%、适充组98%,各组与适充组相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率上,欠充组24%、超充组40%、适充组8%,各组与适充组相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治疗影响较大,其中适充在治疗疗效与疼痛情况上要优于超充与欠充等操作,适用于临床广泛运用。
作者:郭慧华;王秀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检验的对照组(40例)和采用生化检验的观察组(40例),对比并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的方法,诊断有效率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砚峰;刘敬文;绪平;朱伟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类特殊的支气管哮喘特殊类型,其临床表现以咳嗽为主,多数患者为慢性或反复性咳嗽,且气道高反应性特征明显,但气促、喘息等症状较少,因而临床较容易误诊为普通咳嗽、慢性咽炎等呼吸道疾病,西医治疗效果不够理想。我国中医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病因病机分析较为透彻,积累了大量治疗资料,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疗法也多种多样,其中尤以加味小柴胡汤受推崇。故文章针对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进展进行了综述研究。
作者:朱嘉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26例乙肝患者的临床乙肝五项检验结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检验的乙肝患者26例参与研究,选择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实施乙肝五项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表面抗原阳性率88.46%,表面抗体阳性率为50%,e抗原阳性率为15.38%, e 抗体阳性率为26.92%,核心抗体阳性率为61.54%。结论:临床诊断乙肝时,必须对乙肝五项血清学指标进行综合考虑,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合理诊断。
作者:仁青措姆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在儿科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60例,采用细节护理管理,比较两种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护理差错、并发症、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96.7%高于对照组81.7%,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何霞丽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通过实验与调查去了解在医疗活动中所伴随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并且研究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从而提高医院在护理服务方面的工作质量,从而达到医院的医疗实际需求。方法我院从2014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的全年中,共计调取了31名有过护理不安全体验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对照组。再由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2日共计31名有过护理不安全体验的患者作为实验组,但后者相交于前者均得到了本院新制定的护理管理对策的下的医疗补偿。结果护理不安全因素主要来自工作态度、医嘱文书执行不当、以及护理岗位管理混乱和护士业务能力不足这四大方面(见表1、2)。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问题处理反馈见表3。结论同时我院在2104年全年存在着31起由于护理不安全因素而导致的护患纠纷。而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后实验组的31起案例则花费了近一年半的时间才采样完成。说明了由于措施的执行很大的程度上预防了由护理不安全因素产生的纠纷。对比患者德满意程度可知,采取正确的护理管理对策和护理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将会极大的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
作者:雷蕾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硝苯地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6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具有良好协同性,可提高治疗效果,保障良好妊娠结局。
作者:王慧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随着医学研究深入,慢传输型便秘的治疗方法不断变化,种类多样,主要有西药疗法、中药内服、生物反馈等,其中中西医治疗为主线,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研究及文献内容,对慢传输型便秘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简单汇报。
作者:李峰;杜海洋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中药房实施中药质量规范管理后的625例中药治疗患者(实验组),与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未实施中药质量规范管理的625例中药治疗患者(对照组),观察分析实施前后中药房的药物调剂准确性、调换率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等。结果:通过分析后显示,药物调剂准确性及患者满意度对比,实验组均明显提高(p<0.05),且实验组药品调换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房管理中应用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具有显著的管理效果。
作者:孟全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开展个体化延续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方式能够积极改善其生存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瑜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全人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78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全人护理干预措施,比较观察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全人护理应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
作者:梅燕;王贤勇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脑梗塞活血化浊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14例脑梗塞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摸球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之中57例患者,参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活血化浊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与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0%(53/57)、71.9%(41/57),两组间经对比,观察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浊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效果显著,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和全面普及。
作者:于海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住院就诊老年病人182例,并按照随机数表,均分为研究组及参考组。各组病患均为91例,所有病患均运用一般护理干预,而在以上基础上,研究组联合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护理干预内容包含安全防护、心理护理、环境护理等多个方面,后统计各组老年病患住院期间的跌倒次数以及跌倒损伤情况,计算跌倒率,展开组间对比。结果根据研究结果统计对比可知,研究组91例病患中,跌倒总次数为8次,跌倒损伤包含4例无任何损伤,2例轻微擦伤;1例软组织挫伤,1例骨折,总体跌倒率为为8.79%;参考组91例病患中,跌倒总次数为36次,跌倒损伤包含12例无任何损伤,11例轻微擦伤;7例软组织挫伤,6例骨折,总体跌倒率为为39.56%。且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比以往基础护理干预,运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对老年病患住院跌倒问题进行控制,同时降低他们因为跌倒受到的二次损伤,因而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李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自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退伍军人共216例,采用牵引、理疗、中药外敷、针灸等综合治疗。临床上治疗配合精心的护理治疗从而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李贤龙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特定时间收治的骨科患者共104例,时间段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52例研究组予优质护理服务,52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心理学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的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心理学各项指标值均得到一定的改善,但研究组患者的 SAS评分以及 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后,二者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SF-36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调节骨科患者的焦虑情绪,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亚美;郑树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对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入院的26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30例患者,对治疗组的患者采取前列安栓进行治疗,而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采取前列安栓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82%,而对照组在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后,总有效率只有43%,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结果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患者在经过前列安栓的治疗后慢性前列腺炎的病情缓解效果较好,说明前列安栓是治疗前列腺炎的良药,建议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作者:朱化隆;南晓刚;郭振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究内蒙古200例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给予患儿阳光照射治疗,观察组给予患儿维生素 D 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观察组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的差距,P>0.05,统计学意义不显著。结论采用维生素D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具有较大的意义,可促进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作者:郑丽杰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活血化瘀中药制剂的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接收的66例使用活血化瘀中药制剂产生的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析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其发生原因。结果:66例不良反应患者的发生因素主要是:血栓通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香丹注射液以及舒血宁注射液,发生率分别为:37.9%、21.1%、15.2%、13.6%、12.1%;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有皮肤瘙痒、丘疹、皮肤充血、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所占比例分别为:24.2%、16.7%、12.1%、16.7%、15.2%、15.2%。结论:关于中药制剂,国家应加强对生产厂家中药制剂工艺,特别提纯工艺审核,提高标准。在对患者用药时应合理应对,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肖洪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评价神经内科护理中康复护理对脑卒患者的效果。方法把98例脑卒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以随机的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49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9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康复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护理疗效及护理前后CSS、ADL评分情况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理疗效(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77.55%),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在CSS、ADL评分方面,护理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CSS、ADL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卒患者,在神经内科护理中采取康复护理效果显著,能够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改善患者卒中状态及生活质量;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杨樱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对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进行相关的探讨与研究,为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将本院在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婴幼儿腹泻患者共计30例作为研究资料,对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检测的结果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结果经过相关的检查,由菌痢造成的腹泻的患儿占17.3%,因为轮状病毒感染造成的腹泻的患儿占79.8%,因为别的原因造成的腹泄的患儿占2.8%。将男女患者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的情况进行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不足6个月的婴幼儿和6个月—3岁的患儿,与3—6岁的患儿,他们之间进行轮状病毒阳性率的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造成婴幼儿发生腹泻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在6个月—3岁的婴幼儿中比较多发,我们要及时、有效的进行相关的病原微生物的检验,以便及时进行治疗。
作者:顾科萍 刊期: 2016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