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治疗影响分析

郭慧华;王秀娟

关键词:根管填充程度, 牙体牙髓,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治疗影响。方法:研究来自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150例牙体牙髓根管治疗患者,依据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分为欠充组、超充组、适充组各50例,分析不同填充后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欠充组82%、超充组78%、适充组98%,各组与适充组相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率上,欠充组24%、超充组40%、适充组8%,各组与适充组相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治疗影响较大,其中适充在治疗疗效与疼痛情况上要优于超充与欠充等操作,适用于临床广泛运用。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在慢性肾衰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慢性肾衰竭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慢性肾衰竭疾病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26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正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肾衰竭透析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慢性肾衰竭疾病透析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慢性肾衰竭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梁凯铭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脊髓损伤病人的病房延伸指导对康复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患者实施病房延伸指导对其康复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30例脊髓损伤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对照组的15例患者实施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的15例患者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以及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所好转,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实施病房延伸训练不但能够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度,增加其掌握康复知识的程度,同时还能缓解家庭以及整个社会的负担,只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项静静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在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补阳还五汤加减合并西医药物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时间段内收治的78例患有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为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作西药组与联合组,西药组患者单纯接受西医常用药物治疗,联合组则需要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对两组实验对象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分析。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双方这一数据接受组间比对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处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与西药合并应用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蕊新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综合护理在尿路结石患者术后预防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尿路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尿路结石患者74例,患者均在我院行手术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75.7%和91.9%,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6%和5.4%,两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路结石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对护理满意度也可得到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晓丽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晚期老年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与实施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晚期老年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方案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晚期老年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临终关怀护理方案。针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其家属满意度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能够坦然接受自身的病情,并且心理状况相对稳定化,家属满意度也相对较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终关怀护理能够有效稳定晚期老年癌症患者的情绪,使之保持一个相对较好的心理状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生活质量,使得患者能够相对愉快的度过后一段时光,家属得到精神安慰,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婧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人性化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病房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探索人性化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病房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产科收治的13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划分成试验组以及对比组,每组各65例。对比组的产妇和新生儿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婴儿床就安置在产妇床旁,所有新生儿的护理工作都在产妇的床旁完成,产妇及家属学习并参与整个护理过程。调查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母婴知识掌握情况及产妇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母婴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的母婴床旁护理可以使产妇更深入、全面的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母婴知识,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同时该方法也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有利于提升医院在患者心中的形象,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李红玥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从我院所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80例患者血液标本参与研究,根据所采集的血液标本进行采集时间、送检时间、溶血标本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其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根据研究结果,生化检验结果会受到血液采集时机、送检时间以及溶血标本因素的影响。结论:在对患者进行生化检验时,为了减小生化检验的偏差,提高准确性,应当加强对血液标本采集的控制,防止不合格血液样品出现。

    作者:卢淑兰;焦冠勇;刘斌;安彦敏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分析与对策

    目的:研究并分析住院的心内科患者在医院发生感染的原因和防止发生医院感染针对措施。方法:以同一时间住院的心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在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和住院期间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此批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数据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从中找出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解决和预防措施。结果:住院的心内科患者在医院发生感染的原因如下:有着较长的住院时间,患者的年龄较大,患者进出医院房门次数过与频繁,本身患者的心功能低下,主治护理医师的任职资历较低,有较少的临床护理经验,护理不到位,对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次数多,造成患者的本身免疫力开始降低。在住院的心内科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应当注意以上造成住院的心内科患者在医院发生感染的因素。及时解决和采取预防措施,基本的加强护理服务意识,严把病患的护理工作,使病患房间时刻保持干净、整洁,有较好的休息环境,加强病患运动意识,多锻炼,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促近病患康复,从而减少病患住院时间,终降低住院的心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

    作者:周萍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人文关怀护理在感染科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对感染科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创建过程中患者护理满意度水平的影响。方法:择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到我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患者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2例,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人文关怀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23%)显著优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6.19%),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科创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过程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适宜在临床中予以推广运用。

    作者:梁福秀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疗效体会

    目的:研究采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患者,按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和早搏次数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6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3.17%,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观察组也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比较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不良反应方面的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动,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清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程为平教授头部“个”字透刺法治疗特发性震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头部“个”字透刺法治疗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疗效,探索新方法。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给以头部“个”字透刺法,对照组予口服药物。根据治疗前后震颤等临床症状、体征,依照震颤评分量表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震颤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P<0.05)。结论:头部“个”字透刺法治疗特发性震颤是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孙刚源;肖丙龙;程为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分析

    目的:分析生化检验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5年12月因肝硬化疾病于我院就诊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纳入同期健康体检54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两组生化检验,并对比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直接胆红素、r-谷氨酰转肽酶、丙氨酸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较高,白蛋白、胆碱酯酶和总蛋白较低,有显著差异( 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化检验对肝硬化疾病诊断有很大价值,通过指标差异可判断病情,建议推广。

    作者:冯实;刘小东;焦冠勇;邓玉凯;安彦敏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衰竭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人性化优质护理在呼吸衰竭护理中的运用情况进行探究。方法抽取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本院所接收的呼吸衰竭患者90例作为观察的对象,按就诊单双数顺序法分成观察组与参照组,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在此基础之上,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人性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其满意度。结果就护理有效率而言,观察组患者(93.3%)明显比参照组患者(77.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8%)也高于参照组(82.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衰竭患者采取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显著,且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赵巧芬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延续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质量。结果实验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延续护理有利于提高其出院后的生存质量。

    作者:周春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循证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特选取2016年3月—2016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人,对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循证护理的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行推广。

    作者:陈小春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加强乡镇卫生院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目的: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更是医院全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医院建设的基础,必须引起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而实际工作中,我们在谈到医院管理时,首先想到的却是医疗质量和行政管理,而思想政治工作却往往被忽视。随着知识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医院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种新背景下,要求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医院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走在时代的前沿,从而促进医院持续快速全面发展。

    作者:杨斌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分析

    目的:通过相关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从而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将这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效果要好于对照组,其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途径在对老年髋部骨折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也提升了临床护理满意度,是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护理的理想选择,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刘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危重症患者心理干预与护理

    目的:减轻或解除危重患者的异常心理反应,促进术后疾病的恢复,提高手术成功率。本文通过对40例术后患者存在的不同程度的焦虑,烦躁,抑郁,绝望等异常心理反应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以及对患者家属的心理辅导,逐步使术后患者异常心理反应得到减轻或解除。

    作者:高俊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核磁共振成像在出血性脑梗死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42例脑梗死样病变患者42例,分别对其进行CT扫描与核磁共振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核磁共振在23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检出率为87.0%,在19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中的检出率为89.5%,均明显好于 CT 扫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发生意识障碍加重、偏瘫、眩晕或共济失调加剧,头痛加剧,应尽早结合病情行核磁共振检查,可以有效避免漏诊、误诊的情况。

    作者:刘大丰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肺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4月至我院就诊的64例老年慢阻肺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均占据32例,其中常规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躯体功能与心理功能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慢阻肺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张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