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艳明;王银庄
目的:研究个体化术前谈话在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在肝胆外科手术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谈话模版进行术前谈话;实验组:针对患者情况采用个体化手术方案同意书进行术前谈话。调查并比较两组术后满意度调查和术后纠纷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对疾病认知情况和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术后纠纷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术前谈话有助于提患方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满意度。
作者:周美红;崔恒官;吴伟新;朱亚英;项薇 刊期: 2016年第34期
随着新科技手段及方法在医疗临床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了提升骨科护理质量,骨科护理中也引入了许多人性化及先进的护理服务及理念,然而患者却缺乏对其正确认知,认为这是医院大程度牟取经济利益的手段,从而在观念上和实际行为上不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从而增大了护理风险。患者的消极情绪,骨科患者因长期患病卧床等,容易导致焦虑、恐惧及抑郁等不良等消极情绪,加之片面的认为当前医疗技术如此发达,他们的疾病能够很快很好的治愈,而现实情况中,一旦出现短期疗效不佳或治疗过程中出现其他并发症或后遗症的情况时,患者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误差,产生消极情绪,而不积极的治疗护理态度在骨科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中会产生不良效果,提高护理风险。
作者:张晓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子宫瘢痕妊娠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的护理配合。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21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予以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同时在治疗前后予以患者相应护理措施。结果通过优质护理,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清宫术后无阴道大量流血、彩超检查无异常回声。患者对我院优质护理满意度100%。经半年的随访中,无复发病例。结论在子宫瘢痕妊娠行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中应用科学全面的优质护理配合,能够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金香花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对无痛分娩后发生产后尿潴留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42例无痛分娩后发生产后尿潴留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一组患者在其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干预(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结果得知,研究组患者总依从率达到了90.48%,对比对照组(61.90%)明显更高,P<0.05;护理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对无痛分娩后发生产后尿潴留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李琼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临床舒适护理对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治疗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接收的7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实验组(临床舒适护理),各3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小儿经临床舒适护理干预后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82.9%,二者比较,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儿实施临床舒适护理,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
作者:刘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消毒供应中心要适应医院的发展趋势,必须要有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护理队伍。该中心不但承担全院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等物品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储存、发放,而且是院内感染的控制者。因此,护士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及应有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满足现代化医院的发展需求。
作者:汪永红;吴惠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骨科医疗新技术的发展对骨科护理的影响。方法:采用160例骨折病人,把它们分别设置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设置80例观察组,设置80例为对照组。在对照组中我们使用一般的普通钢板和石膏来对骨折部位固定,观察组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来对病人治疗,检验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的护理成效。结果:160例骨折病人全部康复,按照 Cassebaum 肘关节功能判定标准来看,观察组无论是从病人的生活状态还是质量,各个方面均要高于对照组,有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这几年以来我国引进了一些新的骨科医疗技术,使用这种技术让骨科护理的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
作者:刘潇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究ICU综合症-急诊搭桥患者精神障碍的心理状态,同时探究有效的护理方法和对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针对我院40例ICU综合症-急诊搭桥患者,精神障碍的心理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针对性进行护理,总结并探讨护理的效果;4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3月到2016年6月间收治。结果:本次40例患者在ICU的平均住院时间为6.211.06天,后转至普通病房住院21.053.25天后顺利出院。结论:ICU综合症-急诊搭桥患者精神障碍的心理影响因素较多,我们应该耐心对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恢复。
作者:陈瑞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系统化的整体护理是医学发展的产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往的单纯的护理观念已经落后于社会的需求,一些新的护理理念比如护理程序、护理查房、护理质量控制、护理诊断正在我们的护理发展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探讨给予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2015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名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简单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应用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则在观察组患者的基础上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应用内固定结合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实验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明显优于观察组患者,二者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会明显的缩短,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会大大降低,增强患者的骨密度,减轻患者的身体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郭振华;南晓刚;朱化隆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生化检验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5年12月因肝硬化疾病于我院就诊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纳入同期健康体检54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两组生化检验,并对比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直接胆红素、r-谷氨酰转肽酶、丙氨酸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较高,白蛋白、胆碱酯酶和总蛋白较低,有显著差异( 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化检验对肝硬化疾病诊断有很大价值,通过指标差异可判断病情,建议推广。
作者:冯实;刘小东;焦冠勇;邓玉凯;安彦敏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更是医院全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医院建设的基础,必须引起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而实际工作中,我们在谈到医院管理时,首先想到的却是医疗质量和行政管理,而思想政治工作却往往被忽视。随着知识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医院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种新背景下,要求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医院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走在时代的前沿,从而促进医院持续快速全面发展。
作者:杨斌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细节化服务在门诊输液室中应用的效果。方法:研究分析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160例门诊输液室患者,依据不同护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细节化服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患者疼痛感、焦虑等评分上,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8.75%,对照组为72.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化服务在门诊输液室中应用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疼痛感与焦虑不适,提升护理满意度,适用于临床广泛运用。
作者:龙誉婧;笪斐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黄褐斑是临床上常见而难治的色素障碍性疾病。其发病因病机尚不明确。传统医学认为黄褐斑与肝、脾、肾、血瘀等有关,笔者从肝、脾论治黄褐斑往往可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何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随着护理学科的迅速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士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1]。作为护士,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1自身素质1.1政治素质热爱护理专业,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加强专业思想教育,高度的责任心,爱岗敬业,积极主动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作者:王春;汪永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烧伤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伤病,烧伤是因为多种外界因素所导致的由皮肤表面逐渐至里的一种人体损伤。大面积烧伤属于较为严重的烧伤情况,其极容易导致患者休克,所以其临床护理环节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作者自我经验,针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的临床护理提出一些可行的想法。
作者:罗小琼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头部“个”字透刺法治疗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疗效,探索新方法。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给以头部“个”字透刺法,对照组予口服药物。根据治疗前后震颤等临床症状、体征,依照震颤评分量表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震颤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P<0.05)。结论:头部“个”字透刺法治疗特发性震颤是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孙刚源;肖丙龙;程为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科收治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依据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知识知晓率、治疗配合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颇为显著,能够增强护理工作的针对性,提高护理效率与护理安全性,保障患者获得满意的预后。
作者:刘恩丽;陈玲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总结分析保胆取石术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以90例保胆取石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结果:90例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均顺利康复出院,护理期间没有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满意度为100.0%。结论:做好保胆取石术临床护理工作,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服务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晓青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析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5%,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75%,观察组中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护理工作中的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降低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加强护理风险的管理。
作者:谢小玲;刘力平 刊期: 2016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