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目的:对乡镇卫生院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对症护理干预,随访18个月后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数值控制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乡镇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情况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毕冬青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析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5%,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75%,观察组中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护理工作中的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降低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加强护理风险的管理。
作者:谢小玲;刘力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了解痔疮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需求,并提出护理策略。方法: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本院2014年12月-2016年6月60例痔疮患者对护理的需求,问卷调查的内容涉及到患者性别、年龄、学历、需求等。结果:患者对痔疮疾病涉及到饮食、排便、尿路护理、换药通知、心理护理需求非常高。结论:护理人员应当依据痔疮患者的需求,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史金荣 刊期: 2016年第34期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而逐渐衰老,各项功能呈直线下降,如食欲减退,记忆力和认知功能减退,失眠、视力下降、两耳失聪、头发变白、免疫功能低下等。这些都是老年人正常生理方面的改变,伴随着健康状态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老年人的心理也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变化,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在当今社会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有必要对老年病人做好心理护理。
作者:熊小芳;蒲芋伶;苟勇道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工作在胃癌手术患者治疗之中的整体护理效果,以此来提高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和标准,随机选取在2013年-11月-01日——2016年-11月-01日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胃癌患者50例,将其作为我们本次临床实践研究的主要分析对象。将其分成两组,采取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成功概率。结果:第一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例数是12例(40%),第二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例数是24例(80%)。患者的护理程度满意度也不同,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比较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在胃癌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比较强,还能够提升患者对胃癌的认知效果,减少住院的时间,以此来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苏秀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38例,分别给予股骨重建髓内钉固定、钢板内固定、空心螺钉内固定、重建髓内钉等手术治疗方式,观察本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8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1.3±6.9)个月,平均愈合时间(20.3±7.1)周,其中有1例患者骨折在术后1年仍未愈合,给予再次植骨,在手术24周后骨折愈合,无1例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情况。结论: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损伤程度选择合适手术方法以及固定材料,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能够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和质量。
作者:许照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住院就诊老年病人182例,并按照随机数表,均分为研究组及参考组。各组病患均为91例,所有病患均运用一般护理干预,而在以上基础上,研究组联合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护理干预内容包含安全防护、心理护理、环境护理等多个方面,后统计各组老年病患住院期间的跌倒次数以及跌倒损伤情况,计算跌倒率,展开组间对比。结果根据研究结果统计对比可知,研究组91例病患中,跌倒总次数为8次,跌倒损伤包含4例无任何损伤,2例轻微擦伤;1例软组织挫伤,1例骨折,总体跌倒率为为8.79%;参考组91例病患中,跌倒总次数为36次,跌倒损伤包含12例无任何损伤,11例轻微擦伤;7例软组织挫伤,6例骨折,总体跌倒率为为39.56%。且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比以往基础护理干预,运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对老年病患住院跌倒问题进行控制,同时降低他们因为跌倒受到的二次损伤,因而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李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特选取2016年3月—2016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人,对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循证护理的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行推广。
作者:陈小春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减少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02例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综合组与常规组,每组各51例,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综合组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通过对比发现,综合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地减少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新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4例,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划分为参照组32例与研究组32例。参照组32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32例患者行舒适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缓解率及护理舒适率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舒适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焦虑缓解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干预措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能够对患者的焦虑缓解率和护理舒适率进行提升,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曾小燕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在门诊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静脉输液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记录两组患儿平均穿刺次数以及舒适程度评分,并比较治疗依从性以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穿刺次数、Wong-Baker评分及FLAC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以及患儿家长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门诊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有效降低平均穿刺次数,提高患儿治疗的舒适度和依从性,提升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颖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卫生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方案,以为日后卫生管理、改革提供帮助。方法:通过对相应数据的整合,借助智能化工具设计相应图、表等,交由技术人员实现。结果:根据自行生成需要的图、表,可为各个部门决策工作、总结撰写等提供帮助。结论:卫生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并实施可为行政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便利,值得应用。
作者:杨兴琴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对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入院的26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30例患者,对治疗组的患者采取前列安栓进行治疗,而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采取前列安栓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82%,而对照组在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后,总有效率只有43%,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结果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患者在经过前列安栓的治疗后慢性前列腺炎的病情缓解效果较好,说明前列安栓是治疗前列腺炎的良药,建议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作者:朱化隆;南晓刚;郭振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社区护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现在高职学生存在特点,根据当前的社区护理教学面临的问题。探索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注重社区护理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改变学生就业学习模式,以解决现阶段我国社区护理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促进社区护理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寻俭敏;任英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住院的心内科患者在医院发生感染的原因和防止发生医院感染针对措施。方法:以同一时间住院的心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在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和住院期间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此批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数据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从中找出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解决和预防措施。结果:住院的心内科患者在医院发生感染的原因如下:有着较长的住院时间,患者的年龄较大,患者进出医院房门次数过与频繁,本身患者的心功能低下,主治护理医师的任职资历较低,有较少的临床护理经验,护理不到位,对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次数多,造成患者的本身免疫力开始降低。在住院的心内科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应当注意以上造成住院的心内科患者在医院发生感染的因素。及时解决和采取预防措施,基本的加强护理服务意识,严把病患的护理工作,使病患房间时刻保持干净、整洁,有较好的休息环境,加强病患运动意识,多锻炼,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促近病患康复,从而减少病患住院时间,终降低住院的心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
作者:周萍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对舒血宁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展开观察。方法择选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所收治的6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应用复方丹参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应用舒血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与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3.33%,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给予舒血宁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病情,加快疾病痊愈康复。
作者:孙培丽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到2016年4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1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GQOL-74评分和低血糖复发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低血糖的复发率为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78%,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实施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低血糖的复发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小磊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对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从我院所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80例患者血液标本参与研究,根据所采集的血液标本进行采集时间、送检时间、溶血标本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其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根据研究结果,生化检验结果会受到血液采集时机、送检时间以及溶血标本因素的影响。结论:在对患者进行生化检验时,为了减小生化检验的偏差,提高准确性,应当加强对血液标本采集的控制,防止不合格血液样品出现。
作者:卢淑兰;焦冠勇;刘斌;安彦敏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4月至我院就诊的64例老年慢阻肺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均占据32例,其中常规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躯体功能与心理功能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慢阻肺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张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慢性肾衰竭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慢性肾衰竭疾病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26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正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肾衰竭透析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慢性肾衰竭疾病透析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慢性肾衰竭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梁凯铭 刊期: 2016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