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舒适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曾小燕

关键词:舒适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4例,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划分为参照组32例与研究组32例。参照组32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32例患者行舒适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缓解率及护理舒适率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舒适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焦虑缓解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干预措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能够对患者的焦虑缓解率和护理舒适率进行提升,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疗效体会

    目的:研究采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患者,按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和早搏次数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6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3.17%,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观察组也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比较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不良反应方面的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动,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清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到2016年4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1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GQOL-74评分和低血糖复发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低血糖的复发率为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78%,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实施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低血糖的复发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小磊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研究

    目的:对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入院的26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30例患者,对治疗组的患者采取前列安栓进行治疗,而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采取前列安栓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82%,而对照组在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后,总有效率只有43%,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结果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患者在经过前列安栓的治疗后慢性前列腺炎的病情缓解效果较好,说明前列安栓是治疗前列腺炎的良药,建议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作者:朱化隆;南晓刚;郭振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骨科医疗新技术的发展对骨科护理的影响

    目的:研究骨科医疗新技术的发展对骨科护理的影响。方法:采用160例骨折病人,把它们分别设置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设置80例观察组,设置80例为对照组。在对照组中我们使用一般的普通钢板和石膏来对骨折部位固定,观察组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来对病人治疗,检验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的护理成效。结果:160例骨折病人全部康复,按照 Cassebaum 肘关节功能判定标准来看,观察组无论是从病人的生活状态还是质量,各个方面均要高于对照组,有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这几年以来我国引进了一些新的骨科医疗技术,使用这种技术让骨科护理的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

    作者:刘潇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18例小儿哮喘持续状态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持续状态的有效护理。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持续哮喘的患儿1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实施的有效性。结果:所有患儿经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快速、全面、有效的护理能够改善小儿哮喘的持续状态,促进小儿的康复。

    作者:陈静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临床护理干预在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舒适护理对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治疗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接收的7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实验组(临床舒适护理),各3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小儿经临床舒适护理干预后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82.9%,二者比较,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儿实施临床舒适护理,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

    作者:刘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牙髓摘除术治疗妊娠期牙髓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牙髓摘除术治疗妊娠期牙髓炎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妊娠期牙髓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观察78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并记录,分析78例妊娠期牙髓炎患者临床症状情况、疼痛评分情况、疗效情况。结果:78例妊娠期牙髓炎患者治疗前后相比,各项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好转,患者的进食咀嚼未受到影响,共有22例患者产生敏感和咬合不适症状,4例患者出现根尖阴影/瘘管症状;治疗前,患者疼痛评分为(6.02±1.77)分,治疗后,疼痛评分为(0.53±0.71)分,患者经过治疗后,疼痛得到明显缓解,两者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50例,占比64.1%,有效率24例,占比30.8%,好转4例,占比5.1%,治疗后,100%好转。结论:牙髓摘除术治疗妊娠期牙髓炎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了疼痛感,提高了治疗效果,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王秀娟;郭慧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个体化术前谈话在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个体化术前谈话在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在肝胆外科手术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谈话模版进行术前谈话;实验组:针对患者情况采用个体化手术方案同意书进行术前谈话。调查并比较两组术后满意度调查和术后纠纷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对疾病认知情况和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术后纠纷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术前谈话有助于提患方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满意度。

    作者:周美红;崔恒官;吴伟新;朱亚英;项薇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肠道菌群失调对结直肠癌发生的影响研究

    目的: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并探索肠道菌群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依据细菌基因序列,设计较具代表性的五种细菌的特异性引物,并收集结直肠癌患者的粪便标本三十份及正常对照组标本三十份。提取细菌基因组的 DNA,并且应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细菌的数量,得出结论然后进行研究。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粪便中细菌的数量为双歧杆菌属:9.15±0.73比4.42±0.39,乳酸杆菌属:7.35±0.27比5.26±0.02,结直肠癌组的数量明显减少(P<0.05);大肠杆菌:4.58±0.22比5.72±0.37,粪肠球菌:4.85±0.14比10.50±0.20,屎肠球菌:5.13±0.33比5.64±0.06,结直肠癌组的数量明显增多(P<0.05)。结论:通过对比对照组,结直肠癌患者粪便中数量减少的菌群有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增多的菌群有大肠杆菌,粪肠球菌以及屎肠球菌,由此可以看出肠道菌群的失调对结直肠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江涛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整体护理在护理学发展中的意义

    目的:系统化的整体护理是医学发展的产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往的单纯的护理观念已经落后于社会的需求,一些新的护理理念比如护理程序、护理查房、护理质量控制、护理诊断正在我们的护理发展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观察不同部位的牙体缺损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不同部位的牙体缺损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73例不同部位的牙体缺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差异分为不同的组别,包括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传统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方式进行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出现变色、磨损和充填体脱落的患者有2例,不良反应率为5.4%,对照组出现上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4例,不良反应率为11.1%,11.1%>5.4%,治疗组的治疗优势更为明显,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部位的牙体缺损患者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方式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患者对其满意率比较高。

    作者:欧琳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晚期老年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与实施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晚期老年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方案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晚期老年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临终关怀护理方案。针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其家属满意度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能够坦然接受自身的病情,并且心理状况相对稳定化,家属满意度也相对较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终关怀护理能够有效稳定晚期老年癌症患者的情绪,使之保持一个相对较好的心理状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生活质量,使得患者能够相对愉快的度过后一段时光,家属得到精神安慰,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婧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浅谈骨科护理人文关怀的感受

    随着新科技手段及方法在医疗临床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了提升骨科护理质量,骨科护理中也引入了许多人性化及先进的护理服务及理念,然而患者却缺乏对其正确认知,认为这是医院大程度牟取经济利益的手段,从而在观念上和实际行为上不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从而增大了护理风险。患者的消极情绪,骨科患者因长期患病卧床等,容易导致焦虑、恐惧及抑郁等不良等消极情绪,加之片面的认为当前医疗技术如此发达,他们的疾病能够很快很好的治愈,而现实情况中,一旦出现短期疗效不佳或治疗过程中出现其他并发症或后遗症的情况时,患者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误差,产生消极情绪,而不积极的治疗护理态度在骨科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中会产生不良效果,提高护理风险。

    作者:张晓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目的:通过实验与调查去了解在医疗活动中所伴随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并且研究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从而提高医院在护理服务方面的工作质量,从而达到医院的医疗实际需求。方法我院从2014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的全年中,共计调取了31名有过护理不安全体验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对照组。再由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2日共计31名有过护理不安全体验的患者作为实验组,但后者相交于前者均得到了本院新制定的护理管理对策的下的医疗补偿。结果护理不安全因素主要来自工作态度、医嘱文书执行不当、以及护理岗位管理混乱和护士业务能力不足这四大方面(见表1、2)。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问题处理反馈见表3。结论同时我院在2104年全年存在着31起由于护理不安全因素而导致的护患纠纷。而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后实验组的31起案例则花费了近一年半的时间才采样完成。说明了由于措施的执行很大的程度上预防了由护理不安全因素产生的纠纷。对比患者德满意程度可知,采取正确的护理管理对策和护理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将会极大的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

    作者:雷蕾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瘢痕子宫妊娠无痛流产米索前列醇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妊娠无痛流产米索前列醇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8例瘢痕子宫妊娠无痛流产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参比组各39例。参比组直接行无痛人工流产;实验组患者配合应用米索前列醇。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阴道出血时间以及术后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出血量低于参比组、丙泊酚使用量少于参比组,且手术时间和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均短于参比组,对比组间差异结果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较小,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妊娠无痛流产配合米索前列醇能够较好的提高安全性,减少子宫损伤,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鲍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强化护理干预降低IC 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强化护理干预降低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ICU进行气管插管的患者一共有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强化护理干预的,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病人的非计划性拔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 ICU 气管插管的患者采取强化护理干预,可以使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几率明显降低,使病人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钟蕾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月间于我院门诊体检的70例正常人为研究对象,每人抽取10ml的血液作为样本,对所有血液标本进行溶血处理后与正常血清同时进行临床生化检验,观察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受检血液样本的部分生化指标在溶血前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较大,因此应当在采血过程中尽量避免溶血出现,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李砚峰;赵增翔;刘斌;朱伟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异位妊娠通过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通过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的效果。方法:研究分析来自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7月间进行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均采用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诊断,分析诊断的准确率情况。结果:在胚芽形成、子宫假孕囊、血管搏动、盆腔积液与附件包块等声像图结果上,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显著高于单纯腹部超声诊出率,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符合率上,联合组为98.75%,腹部超声为75%,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通过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可以提升诊断的准确率,有效将病情做全面掌握。

    作者:苗英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加强乡镇卫生院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目的: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更是医院全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医院建设的基础,必须引起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而实际工作中,我们在谈到医院管理时,首先想到的却是医疗质量和行政管理,而思想政治工作却往往被忽视。随着知识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医院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种新背景下,要求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医院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走在时代的前沿,从而促进医院持续快速全面发展。

    作者:杨斌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其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诊治的200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0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100例患者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74.0%,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护理操作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金晓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