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与老年病人沟通的技巧

王萍

关键词:护士, 老年病人, 沟通, 技巧
摘要:目的:护士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技巧对老年病人进行护理,可以更好地满足老年患者的沟通需求,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木村病1例

    目的:木村病又称嗜酸粒细胞性淋巴肉芽肿,本次研究的患者为47岁的男性患者,主要临床特征为双侧腹股沟肿物,而右腹股沟肿物经病理检查示:淋巴细胞增生,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其检查结果符合木村病诊断.

    作者:徐耀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随访研究

    目的:为了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的作用及有效性.方法:我们采取了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来进行研究.结论:心理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妇科肿瘤患者的负面心理倾向以及减轻化疗药物所引起的系列副作用,能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实践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途径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于我院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后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同时选择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前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共80例为研究对象,统计在进行手术室优质护理前后,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以及医师、护士的方面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相比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手术室,给以优质护理对于提升医院的护理水平和患者的满意度具有明显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娇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研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到2016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疑似51例结节性甲状腺合并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施临床诊断,并将检查的结果与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评价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确诊率.结果: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中,恶性结节性患者14例,恶性结节数量为31个,良性结节患者37例,良性结节数量为71个;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恶性结节性患者16例,恶性结节数量为36个,良性结节患者35例,良性结节数量为68个.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2.16%,差异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临床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比较突出,能够有效检查出患者的疾病类型,临床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有助于提升诊断的准确度.

    作者:谢怀益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健康教育在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的应用分析.方法:对照组产妇选自我科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接收的剖宫产产妇60例,实验组产妇选自我科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接收的剖宫产产妇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口头宣教,实验组则实施较为规范化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教育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后,实验组的母乳喂养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71.7%),且喂养知识、喂养技巧知晓率、护理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较,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剖宫产产妇,有利于增加产妇对母乳喂养相知知识的了解,提高喂养技巧,进而提高母乳喂养依从性,促进护患和谐.

    作者:陈丹丹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护理干预在全麻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全麻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开展的全麻气管插管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护理干预护理模式护理,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中配合能力 、舒适感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配合能力 、舒适感 、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全麻气管插管中的护理应用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患者术中配合能力 、舒适感 、保证手术顺利完成,提高满意度,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作者:曹小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路径对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9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组为常规组与对照组个45例,常规组按照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对照组按照规定的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对照组健康教育打表率、对护理满意度等优于常规组.结论在高血压病患者中实施临床路径可使患者全面、系统、有效地掌握健康知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磊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患者抑郁症状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110例,应用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强心理护理干预,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抑郁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HAMD(7.16±2.46)明显优于对照组(9.5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55%)高于对照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疾病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其抑郁症状.

    作者:刘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医护合作策略在ICU镇痛和镇静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一种科学的镇痛、镇静管理方法,以确保ICU镇痛、镇静治疗的安全实施.方法2015.5~2016.5月间采用医护合作策略,包括医护共同参与培训、共同决策实施方法、采用标准化沟通方式及共同讨论差错隐患等,对镇痛、镇静治疗进行安全管理,比较应用该策略前后的效果.结果应用医护合作管理策略后,医生、护士合作状况平均得分及程序化镇痛、镇静治疗的落实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镇痛、镇静不足导致气管插管和气切套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镇静过度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合作策略在镇痛、镇静安全管理中具有优势作用,ICU护士在实施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作者:杨瑜萍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观察一次性根管治疗法与多次根管治疗法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一次性根管疗法与多次根管疗法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给予一次性根管疗法;对照组给予多次根管疗法.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1年的治疗成功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年的治疗成功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疗法治疗隐裂性牙髓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治愈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慧;徐玮;赵琳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与地塞米松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与地塞米松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方法:将56例急性喉炎小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氧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超声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可迅速缓解急性喉炎患儿症状,缩短住院时间,疗效优于雾化吸入地塞米松.

    作者:田新花;王建忠;汪潇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医院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库房管理探究专题报告

    目的:探究医院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库房管理.方法:本次研究针对我院中药饮片小包装的库房管理,通过在库房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应用计算机技术,提高管理业务员的综合素质,便于在医院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库房实施规范化管理.结果:医院小包装中药饮片库房管理逐渐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加强了库房的管理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医院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库房管理实施规范化、科学化后提高了中药饮片的质量,使得患者用药更为安全,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同时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增加了经济效益.

    作者:袁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高血压病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研究

    目的:探究中医养生保健疗法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的主要应用,选择一种对于降低高血压病发病率的有效的方法.方法:以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高血压病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中医组采用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进行治疗,西医组使用西药进行治疗,对比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的有效率和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一段疗程的治疗之后,中医组和西医组的两组患者的病情治疗后相比于治疗前都有明显的改善.中医组的患者的病情更加稳定,不良反应较少,且患者的身体状况的得到了很好的调节,治疗后生活健康指数评分,中医组显著高于西医组,对比具体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对于治疗高血压病有显著的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患者的不良反映较少,身体出现的应激反应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振国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酵素及其保健价值评价指标

    解释了酵素的名称、定义、读音、特性、判断条件、作用、区分,确定了SOD是酵素具有保健价值的评价指标和应该达到的SOD指标下限,可供从事酵素生产行业的相关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参考.

    作者:罗忠廉;赖泽华;程琳;曾文武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目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其中血栓脱落可导致肺、心及闹栓塞,由此促使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及死亡率显著提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身心健康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威胁.所以,采取怎样的治疗方法,来有效防止下肢骨折术后的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分别从术前常规检查、术中注意事项、术后预防用药及术后功能锻炼等几个方面研究论述了下肢骨折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赵丽萍;字烨;李连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78例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方法:将我院产科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接收的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78例作为分析对象,按照产妇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39例,实施人性化护理,分析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对护理满意度94.9%高于对照组76.9%,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采用人性化护理,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产妇的恢复,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林雪莹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的产前观察及护理

    目的: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产前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32例进行优化的产前护理,措施病情观察、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和健康指导,观察护理效果.结果132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5.45%,其中显效86例(65.15%),有效40例(30.3%),无效6例(4.55%).结论妊高征患者实施科学的、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控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的血压,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徐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护士与老年病人沟通的技巧

    目的:护士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技巧对老年病人进行护理,可以更好地满足老年患者的沟通需求,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作者:王萍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一例PICC穿刺后前臂肿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PICC(即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经肘前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引入中国,被广泛应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儿童及老年患者输液等领域,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等优点[1].PICC的长期使用也存在诸多并发症,如静脉炎、导管堵塞、感染、血栓和肢体肿胀等[2],但穿刺后发生不明原因的前臂肿胀罕有报道.我院妇科自2015年开始在B超监测下行PICC穿刺的患者共935例,其中一例穿刺后发生不明原因的前臂肿胀,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安帆;田亚林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百草枯中毒的治疗进展以及血液灌流对于百草枯中毒的应用

    目的:百草枯中毒无特效的解毒剂,PQ中毒的治疗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现有的治疗主要以早期迅速清除毒物,后期则以对症处理为主.对于百草枯的早期治疗来说,血液灌流是为有效清除体内百草枯的方法.本文就近年来关于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立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