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军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月应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治疗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痊愈24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4.7%,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闫凌云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究循征护理模式在胎膜早破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住院孕妇中发生胎膜早破12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足月胎膜早破10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20例,将所有孕妇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孕妇实施循征护理模式,对两组孕妇自然分娩情况、产程、产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各产程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观察组产后无一例发生感染及新生儿窒息,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胎膜早破孕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征护理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可显著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降低产后感染的发生率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赢得更多孕产妇的满意。
作者:付建红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分析在手术室管理应用细节护理的对策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8例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细节护理,并对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促进手术室管理不断得到规范和完善。
作者:殷月霞;卢亚莉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分析造口患者行规范化护理管理的价值;方法:通过随机方式将60例造口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30例实验组患者则采用规范化护理管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造口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邹燕蕾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对比腰椎间盘突出症单用针灸理疗与针灸理疗联合康复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治疗护理方法的区别命名为对照组(单用针灸理疗)与观察组(针灸理疗联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实施治疗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针灸理疗、康复护理两种方法实施干预,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评分,应该全方位推广应用。
作者:沈晓华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对妊娠糖尿病患者采用饮食控制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公共卫生科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80例,依据治疗模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40)采用单纯饮食控制,观察组(n=40)基于对照组加用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改善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 血糖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餐后2h 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饮食控制应用于妊娠糖尿病患者中临床作用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沈亚林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实施环节管理提高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通过门诊输液室的医院感染预防措施,提高门诊输液的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患者的数据,所有的数据都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回归分析,总结了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对相应的措施进行了讨论。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发生12例,感染率为0.013%,其中接受门诊输液148,375例患者中,34名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0.023%。18万例门诊输液患者中,8例患者在医院发生了感染的情况,感染率为0.004%。这两部分患者的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为42例感染患者做的单因素分析得出的数据,结果表明,年龄、疾病类型、患病的部位、输液室情况,患者输液护士的经验,输血、输液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相关因素的门诊输液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由多个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输液时间,患病部位,输液护士经验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采用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曾萍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护理干预模式对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和标准,随机选取在2015年09月01日——2016年09月01日来我院消化内科开展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我们此次临床实践研究的主要分析对象。将其进行分组,采取不同的干预模式,一组采用一般的模式,一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状况。结果:护理干预模式对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善状况比较明显,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比较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发生概率是70.0%,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发生概率为10.0%。结论:护理干预模式对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作用比较明显,能够较好的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发生概率,值得推广和运用。
作者:徐灵娟;花晓燕;李莉;冯晓红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外科手术中运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外科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随机性抽样的100例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采用舒适护理,而后分析两种不同护理处理下的患者手术反馈效果差异。结果: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4%,对照组为28%,两组护理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情况上,观察组为86%,对照组为56%,两组护理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外科手术中运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有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
作者:王明霞;张娟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究电视腹腔镜在妇科急腹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行常规开腹手术的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行电视腹腔镜手术的4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组间对比疗效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上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开腹手术,电视腹腔镜术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郭贝西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利用一系列的模式和先进的技术,以此开发出 CCSD 的无菌物品质量的追溯系统,这种模式可以全面控制消毒供应中心的各类手术器械,可以实现无菌化物品的质量追溯方向,以此来信息化管理。方法:来源根据是消毒供应中心,其实际工作过程中的需求,自制设定的计算机体系,进行物品追溯,此系统可应用于临床。结果:通过了在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的的长时间观察和应用,该软件程序显示出了十分良好的特点,如:稳定性、可操作性等,在此过程中达到了不错的效果。结论:质量追溯系统的实施应用,实现了 CCDS 无菌类物品的质量追溯,可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大大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效率。
作者:王婉群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利用微信群与脑梗塞患者进行出院后延续护理的沟通,探讨后期延续护理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将70例本院脑梗塞出院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采用建立微信群沟通的方式,对照组采用每周电话随访沟通的模式。观察2组患者对于脑梗塞疾病的相关知识的认识度及微信群护患沟通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脑梗塞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对微信群沟通模式满意。结论微信群沟通模式有效激发患者对脑梗塞疾病的相关知识的掌握,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后期延续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为进一步增进护患关系,提供满意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黄海彦;王爱娟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比较肝炎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防治的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4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及同时期内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两组中男性患者人数居多;酒精性肝硬化组的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肝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肝炎后肝硬化组,而在脾大、黄疸及腹水方面无明显差异;肝炎后肝硬化组的肝肾综合征及原发性肝癌发生几率明显高于酒精性肝硬化组,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肝炎后肝硬化组患者的谷氨酰转移酶(GG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均低于酒精肝硬化组,两组白球比(A/G)、总胆红素(TBIL)无明显差异。结论:总结肝炎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表现特征,能够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海滨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析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除2例患者出现眩晕、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的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时,再给予针对性护理,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控制患者的血压,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骆亚玲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讨论术中自体血回输在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将32例外科手术出血量超过600 ml 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采用自体血液回输(N=19),另一组:非自体血液回输组(N=13)记录回输的血量、并发症,对术后第7天的血常规进行观察。结果:二组术中平均每人自体血回输600 ml,无输血反应及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压结及血小板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术中自体血回输安全,且能有效补充失血量,同时明显减少同种异体血的输入,说明自体血液回输安全、方便、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耿息凤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对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对在 ICU 接受救治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在 ICU 接受救治的患者8例,采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对其在救治期间实施护理,总结分析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患者住院治疗总时间。结果患者接受临床治疗总时间达到(6.58±1.94)d;患者家属对 ICU 救治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水平达到87.5%。结论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对在 ICU 接受救治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蒋蕾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米非司酮单药物治疗,而治疗组则给予米非司酮联合中药内服的治疗措施。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子宫肌瘤,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措施,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疾病症状,显著改善预后情况,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提高了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影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收治的3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未采取微生物检验,观察组患者采用微生物检验,观察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感染程度。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感染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对于感染控制的临床作用明显,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有效减轻患者感染程度,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薇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观察口灵联合自制漱口水交替含漱对鼻腔 NK/T 细胞淋巴瘤放疗所致的口腔黏膜炎的预防效果观察。方法收集我科40例鼻腔 NK/T细胞淋巴瘤放疗的患者,放疗第一日便遵医嘱行口灵与自制漱口水交替含漱直到放疗结束后2周。漱口水的配置方法,首先,配置漱口水必须严格无菌操作,自配漱口水为碳酸氢钠250ml+甘露醇250ml+Vc2g+利多卡因20mg+VB1212mg,要求甘露醇不能出现结晶,同时该漱口水3天内有效,逾期未使用的药品将视为过期药物不能继续含漱。结果口灵联合自制漱口水能显著延缓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时间,减少2级和3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口腔疼痛。结论口灵联合自制的漱口水疗效确切,减轻患者的疼痛,增加患者的舒适度,简便经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颜泽娅;范贤燕;李俊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善宁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收集近几年我院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基础治疗为保肝、洛赛克抑酸、维生素 K1、止血及输血等。两组首次善宁0.lmg+5%GS 20ml 静推(5分钟内),随后研究组给予善宁50ug/h静脉滴注,对照组善宁25ug/h 静脉滴注,两组均15μg/h 维次治疗。对比(1)两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疗效。(2)两组不同止血方式的12小时止血率及48小时再出血率。结果:(1)两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疗效分别为94.4%、88.8%,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不同止血方式的12小时止血率及48小时再出血率分别为(54.4%、1.1%)、(34.4%、4.4%),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善宁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优于常规剂量善宁,止血率高。
作者:吴振兴 刊期: 2016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