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杰
目的:消化内科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及新兴的纳米技术在消化病领域不断交叉与渗透,消化疾病谱也会随之改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
作者:吴志华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蛔虫病是常见肠道寄生虫病,发病以小儿为多见,常影响小儿的肠道功能及生长发育,可伴有许多并发症,积极有效的治疗尤其重要。祖国传统医学在诊断和治疗方面都有很多优势,而现代医学也有有效的诊断治疗方法。
作者:郝瑞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中药调配过程中影响临床效果的因素,以提高调配质量,满足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对某医院近两年出现的24例中药调配质量问题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出现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在24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有:中药质量问题3例,炮制品炮制不到位5例,中药剂量问题4例,处方脚注执行问题3例,中药品种混淆3例,向患者发药未交代清楚2例,处方错误4例。结论分析中药调配过程中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得出,应加强中药调配的管理,在调配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根据医院实际制定出标准化的中药调配流程,从而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刘晶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为求一种更好的中西医结合(紫香解毒膏)治疗重度带下病(湿热下注型)即西医称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复发少、治愈快的方法。方法:将我院妇科确诊为重度带下病(湿热下注型)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者200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患者的瘙痒、疼痛症状及抓痕糜烂粘膜充血水肿体征的观察对比,以计分形式进而得出结论。结果:采用紫香解毒膏(中西医结合)治疗组(924例)为91%的治愈率,7%的有效率,共98%的总有效率;而单纯西医组(912例患者)为40%的治愈率,31%的有效率,共71%的总有效率。结论:采用紫香解毒膏治疗重度带下病(湿热下注型)是一种少复发、治愈快、无副作用且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上具有极强的推广价值。
作者:范丽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本文总结了孕妇产后伤口的护理及产后的护理,包括饮食、休息、哺乳、起居、洗浴、睡眠、运动的基本注意事项。这些基本知识对于产妇、医护人员及家属有指导意义。
作者:彭冬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本文对血压的分类、测量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总结,并总结出了血压测量的护理措施,以及时发现患者血压异常情况。
作者:吴宏祖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本院哮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在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中,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干预前的依从性,但是实验组的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哮喘患者而言,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以显著强化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胥琴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究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6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患者住院的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实行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77%,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4.19%,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45%、51.61%,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存在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罗彥捷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干预组(舒适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差异显著( P<0.05);干预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2%、76.2%,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辅以舒适护理,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改善其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水银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在肾内科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期间所收治的48例肾内科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为24例。在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均行常规疗法,在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加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疗法,将两组患者行不同疗法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行不同疗法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内科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疗法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杨英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对我科收治的4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4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治疗是比不可少的。
作者:苏海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数字技术在口腔修复临床中可以用于活动义齿修复、全口义齿修复和颌面赝复体的制作。数字技术正在逐渐改变着传统口腔修复学临床操作模式和修复体制作方式,推动口腔修复治疗向着更加精确、简便、高效、高仿真和有效恢复生理功能的方向发展。
作者:刘锐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研究白血病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白血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护理前心理状态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应用心理护理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具有很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潘肖肖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比较CT与B超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资料,根据诊断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均进行CT检查,观察组患者均进行B超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及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CT检查单纯性急性阑尾炎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符合率为90.9%,要高于B超检查的68.2%,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其它分型急性阑尾炎检出符合率方面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检查单纯性急性阑尾炎的符合率及灵敏度要高于B超检查,其它分型急性阑尾炎检出符合率方面差异不明显,两者具有同样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姚晨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哮喘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疾病,经过长期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可临床控制。提高相关知识,降低或控制发病率极为重要,而健康宣教是预防和控制哮喘的基础和前提。
作者:金全金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是一种微创诊治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具有操作方便,患者无需卧床,痛苦小,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少,住院期间术后不需要停用肝素抗凝治疗等诸多优点。在心内科的疾病治疗中该技术应用的较多,要想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本研究对300例行该技术的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并总结出了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王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对不同脉压时冠心病发病率变化进行分析。方法:对84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冠心病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吸烟、酗酒及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暴露比例上来看,冠心病组的比例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脉压<50mmHg,50~80mmHg,≥80mmHg组间比较经方差分析, DBP、SBP差异明显,P<0.05,MBP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随着PP值增大,DBP降低,SBP增大;冠心病发生率随着PP值增大而增加,经卡方检验P<0.05。结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随着PP值增大,DBP降低,SBP增大,冠心病发生率明显增加,PP值和冠心病发生率之间呈正相关。
作者:唐明;唐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骨科截肢患者心理护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科室2014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不同原因所致需要截肢患者10例,在医院住院期间对其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在术后功能恢复期间积极适应义肢,加强锻炼。结论,对于骨科截肢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正确认识现实,重拾生活自信,对功能恢复期及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晓晨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胃癌手术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选择不同,将其分为人性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患者40例,对比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人性化护理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护理满意度较高,相比于常规护理组,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胃癌手术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大程度满足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需求,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邢素丽;王焕军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探讨乳腺超声在妇女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意义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来我院体检中心检查的妇女188例,分析其检测的相关资料和结果。结果:本组研究对象行B超检查中发现有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别的乳腺疾病,包括乳腺增生113人(60.1%),乳腺囊肿29人(15.4),其他乳腺异常15人(7.9%),无乳腺疾病31人(16.4%)。结论:乳腺超声对妇女健康检测有十分显著的诊断价值,能够早期发现各类乳腺疾病,这位各类乳腺疾病的早期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临床依据,所以,乳腺超声应用与妇女健康体检中乳腺疾病的检查具有显著地临床意义,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景晓娜 刊期: 2016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