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目的:对优质护理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疼痛及焦虑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方法:以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一年间所接收的颌面外科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SAS评分及术后疼痛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A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及术后3天两组患者SAS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围术期焦虑情绪及疼痛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金洋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对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护理干预对策进行分析总结。方法:搜集本院危重病房2013年1月-2016年2月诊治32例血液透析病患,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终的护理效果。结果:1)实验组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病率为6.25%显著低于参照组18.75%,整体并发症发生率25%显著低于参照组50%,整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参照组,Χ2=25.38、19.97,t=2.41,P<0.05;2)实验组病患的焦虑程度62.5%(10/16)明显高于参照组25%(4/16),Χ2=19.97,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控制的效果十分满意,能够大大降低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王艳奎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析急性腹痛的病因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收治疗的急性腹痛88例患者的急诊治疗情况,分析急性腹痛患者的病因类型,确诊后采取相应治疗措施。结果急性腹痛病因主要包括外伤性腹痛、梗阻性腹痛、出血性腹痛及炎症性腹痛等,本研究中这些类型腹痛占比分别为1.14%、28.41%、23.86%、46.59%。经治疗,88例患者中显效37例,有效50例,仅有1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高达98.86%。结论:临床上急诊治疗急性腹痛首先需要确诊腹痛原因类型,并根据确诊情况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急诊救治效果突出。
作者:何启蓉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藏红花提取物对致敏小鼠血液中内皮素(ET-1)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8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治疗组。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并雾化,哮喘组以卵清蛋白(OVA)溶液腹腔注射并雾化激发哮喘,治疗组以OVA溶液腹腔注射,每次用OVA溶液激发之前1小时以藏红花提取液腹腔注射。结果:哮喘组小鼠血清中 ET 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小鼠血清中 ET-1含量较哮喘组小鼠明显降低(p<0.05)。结论:藏红花提取液可以降低致敏哮喘小鼠血液内ET的含量。
作者:白志余;邢阿光;许洁;庞桂芬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作为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炎症,多发于围机械通气期,为了降低其发生率,本文从宿主、病原菌角度出发,探讨了VA P的高危因素,并综述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效率与质量。
作者:唐俊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补肾汤对气阴两虚型便秘患者症状的影响。方法:将气阴两虚型便秘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4例给于中药益气养阴补肾汤治疗,对照组42例给于口服乳果糖治疗,两组均以3周为一个疗程。结果:益气养阴补肾汤对气阴两虚型便秘治疗总有效率高度优于西药乳果糖。结论:益气养阴补肾汤对气阴两虚型便秘有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安全无不良反应。
作者:胡玉芝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1]。而糖尿病自我保养有利于降低糖尿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此次三下乡活动中,我队以问卷调查方式从多个方面调查了安岳县龙台镇居民对糖尿病自我保养的认知程度,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居民对此认知程度较高。
作者:王培;周玉莲;向倚弦;梁若愚;吴煜豪;何嘉尧;王朝兴;潘玉枫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影响以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健康体检者的化验单60份,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n=30),所有健康体检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实验组为血清标本发生溶血,而对照组为血清标本未发生溶血,比较两组血液标本生化检验的指标。结果:对照组中的清蛋白和总胆红素、钾、葡萄糖都明显高于实验组,而谷草激酶和直接胆红素则低于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医护人员在对健康体验装进行体检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同时,对血液标本的采集和运送工作以及检验工作等要认真仔细,不能出现任何疏忽,以此来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备性。
作者:帕丽旦·马木提;买尔哈巴·米日哈迪力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真菌性阴道炎患者139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69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7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护理依从率(97.1%)高于对照组(62.3%),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琼英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本文分析评价社区全科医师对临床疾病诊疗控制的效果。将本社区128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由社区普通医师负责临床诊疗控制工作,观察组64例由社区全科医师负责临床诊疗控制工作,进一步对2组患者诊疗控制效果进行对比评价。通过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诊疗控制前,2组患者焦虑症状( SAS)评分无明显差异( P>0.05);诊疗控制后,2组 S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 SA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对诊疗控制服务的满意度(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67.19%)( P<0.05)。说明了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全科医师诊疗控制服务有显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及心理状态,提高服药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莺莺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运用新型与传统溶血素的效果差异。方法:研究来自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进行的40例血常规检验案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型溶血素,观察组采用新型溶血素,而后做WBC、PLT、RBC、Hb的检测,分析对比两组结果差异。结果:在Hb的检测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其他指标上,两组的差异不明显。结论:在血常规的WBC、PLT、RBC检验上,新型的溶血素可以达到检测的准确性,但是在Hb的检测上其结果存在一定稍高,整体来说新型的溶血素应用在血常规检测上具有可靠性。
作者:王世全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有脑中风后遗症的患者100人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正常的治疗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脑中风后遗症改善明显,患者康复速度和整体康复水平都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效果明显,值得应用。
作者:毛宪杰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与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在健康状况、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五项生存质量评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6.67%,观察组达到96.67%;各项数据组间对比差异显著。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有利于老年患者提升自身血压控制状况,方便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血压波动情况并予以护理干预,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何永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总结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近一年收治的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住院费用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是非常有效的,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赢得患者家属的满意,同时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值得在医院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宏波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对门诊注射输液室护理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选取不同时期我院门诊注射输液室进行输液的患者共20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影响护理满意度的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两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影响门诊注射输液室护理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诸葛婷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表现为便血。一般来说,病变位置越低、出血量越大、出血速度越快,便血颜色越鲜红;反之,病变部位高、出血量少、速度慢、在肠道停留时间长,大便也可呈黑色。血量多、粪质少、血与粪便均匀混合者,说明消化道出血位置较高。鉴于此,本文对急诊下消化道大出血诊断与治疗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作者:杜蕊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对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对其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100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基础护理模式与加强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差异性以及对护理满意度差异性。结果 VAS疼痛评分方面,对照组评分为(65.52±5.73)分,观察组为(42.27±5.19)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满意度为80%,观察组达到96%,各项对比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加强护理干预可对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明显减轻疼痛程度,改善其心理状态,提升对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倪红燕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通过对妇产科护理中的常见风险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从我院抽取妇产科患者200例,时间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将抽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实验组患者进行风险防范措施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不采用风险防范措施护理,并以此分析妇产科护理中的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医疗失误发生率、投诉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妇产科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其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护理人员应该制定相应的合理科学防范措施,进而降低患者出现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郝爱玲;蒋芸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是一种微创诊治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具有操作方便,患者无需卧床,痛苦小,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少,住院期间术后不需要停用肝素抗凝治疗等诸多优点。在心内科的疾病治疗中该技术应用的较多,要想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本研究对300例行该技术的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并总结出了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王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研究白血病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白血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护理前心理状态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应用心理护理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具有很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潘肖肖 刊期: 2016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