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启蓉
目的:进一步探索胫骨平台骨折择期手术治疗时机。方法:根据张力性水疱出现时间,按照骨折分型选择切口和内固定方式。结果:总体优良率为95.8%。结论:这样的治疗方式,近期效果确切。
作者:谢全贵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与治疗组(40),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5.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对照组为25.00%,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永军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对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对其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100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基础护理模式与加强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差异性以及对护理满意度差异性。结果 VAS疼痛评分方面,对照组评分为(65.52±5.73)分,观察组为(42.27±5.19)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满意度为80%,观察组达到96%,各项对比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加强护理干预可对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明显减轻疼痛程度,改善其心理状态,提升对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倪红燕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6年使用中药注射剂的300例患者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出现不良反应的共34例,比例为11.3%,比例大的为皮肤损害共16例,比例为47.1%。结论:中药注射剂在心脑血管方面作用突出,但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应加强对其不良反应的监测。
作者:李瑞瑞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对耳鼻喉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耳鼻喉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心率(70.2±9.89)、收缩压(111.1±16.8)、舒张压(68.4±15.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心率(86.4±15.4)、收缩压(122.9±15.8)、舒张压(76.0±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耳鼻喉术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还能够有效的改善预后情况,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官蕾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对比用药咨询门诊开设前后用药咨询的情况,分析咨询门诊有无开设的必要。方法比较2015、2016年第二季度,用药咨询的情况,分析其差异性。结果用药咨询的人次,平均咨询的时间都有显著增加。结论开设用药咨询门诊有必要。
作者:严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以微波法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医院2014.1-2016.1所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共计8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以微波治疗发来开展治疗,对照组以激光治疗法进行治疗,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实验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87.9%,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6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治疗法用于慢性宫颈炎临床治疗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医学中值得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陈会如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的中医辨证分型与疗效预后的关系,使中医临床人员更清楚的认识此病,并且实现进一步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的治疗提供一种参考。选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80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患者,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治疗组的对患者进行辩证,在基础治疗的上加以处方汤药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基本治疗,诊断为搪尿病周围血管病患者进行临床上的总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针对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进行给予中药治疗,总结愈后的效果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患者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的并发症非常多,病情也是十分凶险,患者的愈后差,后发展为致残的几率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被严重影响。应用中药进行治疗效果明确能加快疮面的愈合。针对中药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值得临床的深入探讨与研究。
作者:王霞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胸外科护理风险因素及解决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胸外科手术并发生护理风险的患者51例,找出风险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结果:主要的风险因素为:对管道进行的护理不到位、制度没有落实到位、进行护理的工作人员经验不足或者责任心不够强以及患者自身的原因。结论:应该对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进行培训、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对引流管的护理进行加强、核心制度落实要加强以及护士长要加强监控来降低护理的风险。
作者:姜霞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探讨乳腺超声在妇女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意义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来我院体检中心检查的妇女188例,分析其检测的相关资料和结果。结果:本组研究对象行B超检查中发现有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别的乳腺疾病,包括乳腺增生113人(60.1%),乳腺囊肿29人(15.4),其他乳腺异常15人(7.9%),无乳腺疾病31人(16.4%)。结论:乳腺超声对妇女健康检测有十分显著的诊断价值,能够早期发现各类乳腺疾病,这位各类乳腺疾病的早期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临床依据,所以,乳腺超声应用与妇女健康体检中乳腺疾病的检查具有显著地临床意义,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景晓娜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本文结合近年来我院治疗的24例严重心血管外伤患者临床诊治情况,对抢救体会进行总结。
作者:楼景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同时行鼻中隔矫正术慢性鼻窦炎280例患者疗效。方法: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及Messerklinger进路开放鼻窦并清除鼻腔鼻窦病灶组织,与传统中隔矫正相比较优点是保留无偏曲的中隔软骨,咬除条状骨嵴和棘突。对高位后段偏曲的中隔给与矫正,尽可能使鼻道窦口复合体宽大,以利于鼻腔窦口引流。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80例术后随访至少半年以上,头痛症状全部消失;鼻塞改善276例(占98.56%);脓涕症状改善278例(占99.26%);鼻窦窦口粘连4例(占1.43%);鼻息肉复发6例(占2.14%);鼻腔干燥症状明显3例(占1.05%);鼻中隔穿孔4例(占1.43%)。结论:鼻窦炎伴有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内窥镜下行中隔矫正术或是鼻窦手术治疗可以提高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的疗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的好,治疗的安全性高。
作者:马东;王娜;王德华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评价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160例骨科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指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5%、2.5%,VS72.5%、28.75%,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科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指引,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控制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师玉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运用个体化护理后的血压与并发症情况。方法:研究本中心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个体化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与并发症情况差异。结果:在血压护理前后改善幅度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各项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运用个体化护理后的血压显著控制降低,并发症减少,疾病控制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杨丽;杨倩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焦虑症患者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后睡眠质量影响。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焦虑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 PSQI睡眠质量指数与 SAS焦虑评分上,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症患者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睡眠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郁文静;徐静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索舒适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2月间在我院重症监护室的新生儿100例,采用随机偶数奇数法将其分成观察组(n=50例)与对照组(n=5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给予对照组患儿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给予观察组患儿护理。结果;观察粗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的新生儿采用舒适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效果。
作者:李翠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究创伤性骨科病房中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82例骨科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0例,给予疼痛护理,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疼痛度与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术后不同护理方法疼痛度,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疼痛缓解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护理可缓解疼痛,改善不良情绪,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晋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对围术期高血压病人采取的麻醉用药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5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患者在经过了围手术期麻醉用药及处理后的血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55例患者在麻醉用药2min内血压都有所下降,并在15分钟内血压下降到手术开始前的水平值,所有患者均没有出现有关高血压的并发症状。结论: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出现血压的升高是一定出现的情况,医护人员一定要做好术前充分准备和术中的严密观察,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和减少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屈明全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地特胰岛素和阿卡波糖对老年糖尿病患者FPG和2hP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8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地特胰岛素和阿卡波糖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和阿卡波糖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PG和2hPG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FPG和2hPG水平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为20.4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地特胰岛素和阿卡波糖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孟凡彩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通过对西充县大病医疗保险的应用现状研究,提出进一步完善大病医疗保险的政策建议和发展措施。方法:选取西充县城乡居民为对象,采用他填式问卷的调查方式进行调查,了解西充县大病医疗保险的应用现状。结果:掌握西充县大病医疗保险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一定的发展策略。
作者:刘敏;聂欢;张娟;杨金;佘逸云 刊期: 2016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