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下病(湿热下注型)的临床研究

范丽梅

关键词:重度带下病,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摘要:目的:为求一种更好的中西医结合(紫香解毒膏)治疗重度带下病(湿热下注型)即西医称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复发少、治愈快的方法。方法:将我院妇科确诊为重度带下病(湿热下注型)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者200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患者的瘙痒、疼痛症状及抓痕糜烂粘膜充血水肿体征的观察对比,以计分形式进而得出结论。结果:采用紫香解毒膏(中西医结合)治疗组(924例)为91%的治愈率,7%的有效率,共98%的总有效率;而单纯西医组(912例患者)为40%的治愈率,31%的有效率,共71%的总有效率。结论:采用紫香解毒膏治疗重度带下病(湿热下注型)是一种少复发、治愈快、无副作用且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上具有极强的推广价值。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夜间蜈蚣咬伤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对夜间蜈蚣咬伤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6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20例凌晨零点到五点被蜈蚣咬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其采取的治疗方法、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后果,20例患者均获痊愈。结论通过心理干预、音乐疗法、伤口处理、解毒、消炎等护理措施,有助于缓解患者内心恐惧,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胡慧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在本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共12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精细化管理,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并对照分析两组脑梗塞患者的健康情况。结果经过分析,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达到93.3%,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只有70%,而且观察组在护理期间意外事件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脑梗塞患者的精细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以及意外情况,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金燕舞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影响及预防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影响以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健康体检者的化验单60份,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n=30),所有健康体检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实验组为血清标本发生溶血,而对照组为血清标本未发生溶血,比较两组血液标本生化检验的指标。结果:对照组中的清蛋白和总胆红素、钾、葡萄糖都明显高于实验组,而谷草激酶和直接胆红素则低于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医护人员在对健康体验装进行体检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同时,对血液标本的采集和运送工作以及检验工作等要认真仔细,不能出现任何疏忽,以此来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备性。

    作者:帕丽旦·马木提;买尔哈巴·米日哈迪力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食管癌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食管癌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围手术期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行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体重、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以及淋巴细胞计数等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6.6%,对照组是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围手术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预防各种并发症,可推广。

    作者:王艳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余庆县麻风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麻风病在我国已有两千余年的流行历史。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成为引起畸、残的一大原因,曾长期被视为不治之症。多年来,麻风病防治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为限期达基本消灭的疾病之一。为找余庆县域内的麻风病流行规律,制订出科学的防治对策,将麻风病控制在消灭状态。本文将1950-2015年来余庆县麻风流行状况作相应分析。

    作者:李永高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康复护理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卒中患者吞咽困难采取的康复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神经科于2006年6月至2009年11月期间收治的30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采取康复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30例脑卒中后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上述康复护理及训练,12例轻度吞咽困难患者痊愈,16例中度吞咽困难患者痊愈12例,明显好转4例,2例重度明显好转1例,好转1例。进一步证实了及时正确的康复护理训练队脑卒中后吞咽功能恢复的意义重大。结论对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进食状态,使患者的营养需求得到保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秀琴;康秀玲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药学与社会人类的关系

    目的:随着现代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与社会医疗保障系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药物和国家预算,立法与执法管理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术进步产生相互影响。

    作者:杨秀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冠心病(CAD)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冠心病的患病率和致死率逐年升高,并且呈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冠心病的早期确诊和规范化治疗,对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心电图(ECG)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古老而又简便的方法,具有无创、重复性好、易被患者接受、经济等优点。但由于体表12导联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较低,假阴性及假阳性发生率较高,在冠心病诊断中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而冠状动脉造影(CAG)弥补了这种不足,目前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作者:李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安岳县龙台镇城镇居民对糖尿病自我保养的认知程度

    目的: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1]。而糖尿病自我保养有利于降低糖尿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此次三下乡活动中,我队以问卷调查方式从多个方面调查了安岳县龙台镇居民对糖尿病自我保养的认知程度,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居民对此认知程度较高。

    作者:王培;周玉莲;向倚弦;梁若愚;吴煜豪;何嘉尧;王朝兴;潘玉枫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通过分析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的观察以及其对血清 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来探究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在临床上的价值,进一步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然后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一个对照组和一个观察组,对对照组仅仅进行基础治疗,在对观察组进行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外加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的观察以及在治疗前后的7天疗程的血清 CRP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血清 CRP水平有明显的变化(P<0.05),7天时观察组血清 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对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很好的疗效且能有效地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改善患者机体机能。

    作者:蒋存礼;黄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循证护理在肝癌介入化疗护理中的应用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肝癌介入化疗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70名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数字随机法的方式将患者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n=35例),在两组患者全部进行介入化疗的基础上,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实验组给予循证护理。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明显低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8.4±0.7)分,明显优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1.4±1.3)分,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肝癌介入化疗护理中的应用疗效较好,能够对患者产生积极的作用,降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对于促进医院甚至整个护理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值得考虑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张亚西;易祎;董梦婷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品管圈”活动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的失败率

    目的:探讨品管圈实践在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主题评审,品管圈圈员采取头脑风暴法,对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率中存在的问题各抒己见,对动静脉穿刺进行现状调查,后总结分析、解决对策、终落实到实际护理工作中。通过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600例次情况分析。结果:通过头脑风暴讨论分析,将影响患者内瘘穿刺失败率的因素分为护士操作技术不规范;患者血管因素;心理因素;健康教育四方面的原因。根据四方面开展针对性改善措施。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共统计分析65例次,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共统计分析19例,失败率由原来的10.8%降至3.2%(P﹤0.05),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情况明显减少。结论:品管圈实践的开展有助于降低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率。

    作者:蒲晓华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肾内科疾病临床效果

    目的:在肾内科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期间所收治的48例肾内科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为24例。在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均行常规疗法,在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加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疗法,将两组患者行不同疗法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行不同疗法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内科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疗法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杨英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舒适护理在骨牵引病人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骨牵引病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骨牵引病人120例,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为9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牵引病人采取舒适的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彩霞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对我科收治的4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4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治疗是比不可少的。

    作者:苏海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产后全面护理的初步探讨

    目的:本文总结了孕妇产后伤口的护理及产后的护理,包括饮食、休息、哺乳、起居、洗浴、睡眠、运动的基本注意事项。这些基本知识对于产妇、医护人员及家属有指导意义。

    作者:彭冬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健康干预研究

    目的:消化内科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及新兴的纳米技术在消化病领域不断交叉与渗透,消化疾病谱也会随之改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

    作者:吴志华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与治疗组(40),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5.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对照组为25.00%,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永军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已婚男性生殖健康服务现状调查及需求探讨

    目的:现如今,生殖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更好的保护人们的生殖健康,社会开展了各项生殖健康服务,生殖健康服务指的是运用各种方法或技术服务来帮助人们学会预防并解决各种生殖健康方面的问题。但与女性生殖健康相比,男性生殖健康问题受到的关注还不够。本文对已婚男性生殖健康服务现状及服务需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作者:李美环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中药口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门诊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各50例,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给予脂必妥治疗,观察组采用口服中药汤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G、TC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中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较好,对于TG、TCH的改善作用较好,值得临床加以推荐使用。

    作者:邓一刀 刊期: 2016年第25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