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础护理单在泌尿外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刘海娟

关键词:优质护理, 基础护理评估单, 护理质量, 泌尿外科
摘要:目的:基础护理单应优质护理而生。我科根据本科室工作特点,结合相关资料,制定专科基础护理单;全科进行培训,熟悉基础护理执行单的使用。通过实践,得出以下结论:合理的使用基础护理评估执行单,可以规范基础护理的落实并改善其现状,提高病人满意度,同时提升护理质量。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降低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降低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中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的作用。方法:本院于2014年7月1日在降低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中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别选择2014年1月~2014年6月、2015年1月~2015年6月在本院中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各70例,观察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后,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应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后,可有效的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何琦琦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并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共1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手术治疗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风,并采用ADL评分法评定预后的好坏。结果出血量在30ml以上、术前GCS评分在5分以下、开颅手术、手术时机超过72个小时以及术后并发症较多的患者往往预后较差,均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受出血量、GCS 评分、手术方式、手术时机以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尽量选择微创手术,并做好并发症的预防作为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措施。

    作者:钱晨霞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以我院2007年1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小儿患者例数为128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均分为静脉留置针组和传统穿刺组,静脉留置针组运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法,传统穿刺组运用传统静脉穿刺法,对比两组小儿患者反复扎针的比例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结果:在反复扎针的比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家长满意率等方面,静脉留置针组小儿患者均明显优于传统静脉穿刺组小儿患者,两组之间结果的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是临床输液的主要给药途径,其有助于降低小儿患者反复扎针的次数,降低小儿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值得大力应用和推广的给药手段。

    作者:陈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胃管双固定法在长期留置鼻胃管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胃管双固定法预防胃管滑脱的效果。方法将73例脑血管疾病伴有吞咽困难病人按入院日期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8例),两组病人均按常规方法置入胃管,对照组使用传统的胃管固定方法(德国鼻胃管包装自带的粘贴),观察组在传统固定方法的同时再用寸带环绕对胃管进行双固定。结果使用粘贴及寸带环绕双固定胃管的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率降低及心理压力、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胃管双固定法可有效降低胃管滑脱率,减轻病人心理压力,有效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全丽芳;朱丽娟;叶益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门诊注射室患儿皮试观察的护理工作体会

    目的:探讨门诊注射室患儿皮试护理工作。方法:通过对患儿皮试后安全隐患增加因素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增强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对提升门诊注射室患儿皮试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作用。结论:门诊注射室患儿皮试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护理工作,从护理人员态度、合理排班,提高护理工作针对性,能够提高患儿皮试安全性。

    作者:王璇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西充县大病医疗保险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策略研究

    目的:通过对西充县大病医疗保险的应用现状研究,提出进一步完善大病医疗保险的政策建议和发展措施。方法:选取西充县城乡居民为对象,采用他填式问卷的调查方式进行调查,了解西充县大病医疗保险的应用现状。结果:掌握西充县大病医疗保险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一定的发展策略。

    作者:刘敏;聂欢;张娟;杨金;佘逸云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浅谈我国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的:财务管理工作是我国公立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财务制度与企业财务管理要求日益走向统一,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是我国公立医院今后高效服务和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总结了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分析解决问题的对策。

    作者:孟肖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食管癌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食管癌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围手术期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行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体重、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以及淋巴细胞计数等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6.6%,对照组是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围手术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预防各种并发症,可推广。

    作者:王艳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急救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目的:探讨医院急救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方法分析医院急救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急救设备完好率100%,护士损伤考核合格率100%,提高了各级护士的专业素质,提升了护理质量。结论加强急救设备管理,能保证抢救工作有序进行,让患者和医护人员双方都有安全感,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立了高素质的急诊护理队伍,优化了急救环境,提升了护理质量,杜绝了护理隐患的发生。

    作者:陈婷婷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方面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有脑中风后遗症的患者100人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正常的治疗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脑中风后遗症改善明显,患者康复速度和整体康复水平都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效果明显,值得应用。

    作者:毛宪杰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探讨剖腹产手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措施

    目的:本次对剖腹产手术中大出血的原因以及治疗措施进行探讨,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1月收治剖腹产手术中大出血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抢救中的病例记录。结果:患者术中出血的原因: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子宫下段伤口撕裂、凝血功能衰退,其中术中出血主要是子宫收缩乏力造成。结论:根据患者出血因素的不同,在术中对绕圈间断以及外“8”字缝合包扎合理利用,在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进行结扎以及利用宫腔纱条进行填塞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止血。

    作者:刘燕;谷前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真菌性阴道炎患者139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69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7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护理依从率(97.1%)高于对照组(62.3%),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琼英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循证护理在肝癌介入化疗护理中的应用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肝癌介入化疗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70名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数字随机法的方式将患者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n=35例),在两组患者全部进行介入化疗的基础上,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实验组给予循证护理。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明显低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8.4±0.7)分,明显优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1.4±1.3)分,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肝癌介入化疗护理中的应用疗效较好,能够对患者产生积极的作用,降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对于促进医院甚至整个护理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值得考虑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张亚西;易祎;董梦婷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胆结石通过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胆结石通过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胆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观察组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长上,观察组各项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5%,对照组为1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结石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手术更快恢复。

    作者:季利东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综合性护理对小儿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性护理对小儿肺炎治疗效果的临床影响。方法:在我院2013至2014年所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平均住院时间(9.8±4.1)天,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62.5%,平均住院时间(13.5±5.3)天,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肺炎患儿采用综合性护理,有助于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陈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益气养阴补肾汤治疗气阴两虚型便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补肾汤对气阴两虚型便秘患者症状的影响。方法:将气阴两虚型便秘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4例给于中药益气养阴补肾汤治疗,对照组42例给于口服乳果糖治疗,两组均以3周为一个疗程。结果:益气养阴补肾汤对气阴两虚型便秘治疗总有效率高度优于西药乳果糖。结论:益气养阴补肾汤对气阴两虚型便秘有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安全无不良反应。

    作者:胡玉芝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目的: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重视消毒供应室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再生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结果:为临床科室提供了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使供应室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探讨对老年慢性心衰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的作用以及相关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对老年慢性心衰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的作用以及相关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进行老年慢性心衰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该研究对象,遵照随机年7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心率恢复时间、水肿消退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数据之间的差距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护理过程中,有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英;王小琴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中药口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门诊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各50例,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给予脂必妥治疗,观察组采用口服中药汤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G、TC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中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较好,对于TG、TCH的改善作用较好,值得临床加以推荐使用。

    作者:邓一刀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奥曲肽和洛赛克合并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奥曲肽和洛赛克合并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60例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经随机抽签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通过常规疗法、洛赛克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之上,给予奥曲肽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0%,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3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采取奥曲肽联合洛赛克治疗,临床疗效确切,且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情况,值得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程艳艳;宋翠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